第 2069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封驳和拒绝这个命令的底气。

他这个丞相,明年就要下台了。

在这个时候,抓着皇帝的脸抽一巴掌,皇帝可能暂时不会说什么。

但那些皇帝的近臣幸臣,恐怕都会在心里面惦记上这个事情。

老周家可吃过这种亏!

周亚夫更是曾经亲眼见证了自己的父亲是怎么走出廷尉大牢的。

他才没有这么傻呢!

他只是个军人,退休以后,去武苑教教学生,培养几个弟子,他的一生就完美了。

犯不着因为掺和诸子百家文人士大夫之间的撕逼而去跟天子闹别扭。

更何况……

周亚夫心里清楚,晁错和赵禹等法家大臣若是知道了,他这个丞相临到致仕了,还要给他们添堵。

这些家伙心里面,恐怕都会对他有想法。

若是其他事情,关乎国计民生的大是大非,周亚夫兴许还会顶着天子的压力和法家的指责,而实行自己的丞相职责。

但问题是――这个事情,明显就是皇帝要拉偏架。

儒法墨和黄老派之间的问题。

要去打滚,要去撒泼,也轮不到他这个丞相。

当然,周亚夫也不准备站到法家那边。

“阳长史,这个事情呢,吾就拜托长史去与各卿协调了……”周亚夫拍拍阳周肩膀,说道:“希望长史不要辜负陛下与本相的重托,用心做好这个事情……”

阳周闻言,脸色顿时就好看极了。

他苦着一张脸,拜道:“丞相厚爱,周实在愧不敢当……只是此事,仆职实在是不敢担啊……”

开什么玩笑……

将来,丞相周亚夫一旦下台,他这个丞相长史,肯定也得挪窝。

新上任的丞相,必定不会留他这个‘前朝余孽’。

到时候,他指不定就得去那个犄角疙瘩待着。

万一这个新丞相还是黄老派的铁杆,那就更惨了!

说不定,一脚将他踹去蒙国之类的穷乡僻壤,与风沙和雨雪为伴,这辈子都不要指望回长安了。

他阳周还年轻,今年才五十岁不到,可不想这么快就泯然众人。

周亚夫却是笑着对阳周道:“本相已经打算在明年大朝议后上表天子乞骸骨……继任的丞相呢,本相打算推荐御史大夫晁错……”

这七八年来,周亚夫与晁错搭班子,合作不能说愉快,勉勉强强算凑合。

毕竟,晁错那张嘴,实在太臭了!

但,这么久的共事相处下来,哪怕周亚夫不喜欢晁错,却也不得不承认,晁错确实是最适合继任他的丞相之位的人选。

原因很简单――晁错虽然缺点一大把,但他看问题的眼光和办事情的决心,是满朝文武之中最强的。

从国家和天下的长治久安以及稳定方面考虑,周亚夫觉得,晁错是最合适的人选。

至于晁错与他之间的那些矛盾与分歧,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反而不重要了。

春秋时期,解狐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被传为美谈。

周亚夫也想效仿一下先贤。

阳周闻言,却是一楞,若有周亚夫推举,晁错从御史大夫继任丞相,确实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

“可是……御史大夫,并非列侯啊……”阳周问道:“汉家制度,非列侯不得拜相……”

“他会被封侯的……”周亚夫笑着道:“不是八月就是九月,晁错就会被封侯……”

:。:

------------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节 田叔去世

无论朝堂如何波云诡异,考举依然继续进行。

很快,第二轮的考举考试全部完成。

所有的卷宗,全部被封存,然后送去了位于未央宫东侧的新城区。

在这里,上千名来自少府、京兆尹、宗正、太常的学者官员们,已经就绪了。

三人为一组,交叉阅卷、打分。

每完成一份,立刻封存,由专人送去太常衙门,由太常本人监督总计三百余人的统计官员,汇总成绩。

而士子们则迎来一次短暂的休息时间。

在第二轮成绩没有公布之前,他们可以尽情的嬉戏和游玩。

于是,长安城的商品经济和消费市场,立刻大暴。

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内,这些士子及其家人、仆从,消费掉了长安九市之中七成的商品。

他们买走了三十万桶各类酒类,七千多石的肉类,三十二万匹布帛,其中包括了三千匹蜀锦,四千多匹棉布。

此外,瓷器、书籍乃至于豪华马车、各类珠宝玉器,也纷纷脱销。

很显然,有些人根本不是来参加考举的。

他们是打着考举的旗号,来长安买买买的。

长安九市的大小商贾,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

整个考举期间,就是他们一年最幸福的时光。

以至于有人曾经说过:长安九市的买卖,哪怕其他十一个月都是保本,但只需要考举的那一个月,也可以大赚特赚。

这确实是事实。

历年考举,都会制造一批暴富的商人。

有些幸运儿,甚至是莫名其妙就发财了。

就像今年,有个名曰孔仲的齐国小商人,从齐国带了一批渔民在海滩捡到的海螺来长安贩卖。

这些海螺,模样千奇百怪,各种各样,在齐鲁的海岸线上属于掉地上没有人捡的那种。

但,在长安人和其他来长安赶考的士子眼里,这些海螺,却仿佛是新大陆的宝贝。

一下子就火了起来,考举士子几乎人手一个,长安大街小巷里的孩子们,也争相缠着父母,要买一个海螺。

这孔仲带来的数万个海螺,瞬间销售一空,均价达到了五十钱一个。

可谓是瞬间爆炸,一下子就成为了无数人追捧的偶像和传奇。

这些海螺是如此的受欢迎,以至于,它们甚至进入了宫廷,来到了刘彻面前。

宛邑长公主桃桃和还没有封号的橙橙小公举,都爱死了这种她们根本不曾见过的新奇玩具,两个可爱的小公主,天天拿着海螺到处吹。

宫廷内外,随处可见这两位公主殿下吹响海螺的声音。

下面的宦官,见两位小祖宗这么爱这海螺,于是挖空了心思,从市面上淘回了数十个海螺,专供两位公主把玩。

甚至有人已经紧急命令齐国和安东,马上送三百个他们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海螺来长安。

没办法,如今这宫廷里,皇子们人微言轻,甚至被严令不许有任何人故意骄纵和逢迎。

胆敢这么做的宦官,统统都死光了!

唯有公主们可以百无禁忌,做她们想做的任何事情。

宫里的宦官们甚至私底下议论,当今天子,明显就是女儿控。

重女轻男思想严重的很!

但刘彻现在已经没有空去关心和注意,在长安城里走俏的小小海螺了。

他是紧急从甘泉宫回到长安的。

故内史、故中大夫、邯郸六君子之一,太学第一任山长,曾经见证了赵王张耳、张敖兴衰的天下名士田叔已经不行了。

他躺在病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