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17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们一毛钱也没花,但这个家庭却不得不欠他们一大笔钱。

这种种手段,最终的目标,都是逼迫百姓破产。

以至于,刘彻就听说了,有百姓刚刚住进了新居,结果,却不得不马上变卖这套宅院,以此偿还那可怕的高利贷。

而这长安城的改造,却还没有结束!

由此可知,这些官僚和游侠以及商贾都在干什么了吧?

他们在挖墙脚,而且是拼命的在挖!

当然,这些人也不傻。

他们选择的目标,全部是类似于章台街居民这样无权无势,无依无靠的底层百姓。

一般的中产家庭,有着士子或者军人的家庭,他们都不去招惹。

而长安城之中,过一半居民,属于底层的贫民。

在事实上来说,这一半的长安百姓,非但没有从长安城改造之中获益,相反,他们因为这本来可能改变他们生活境遇的政策,而背上更沉重的负担,甚至许多人迎来了灾难!

这让刘彻有些仿佛在看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模样。

越变法,百姓负担越重,民怨更多。

“此外,新居搬迁,也得交乔迁税,住进去要交‘感恩税’,每月还得交摊派的各种杂税……”刘彻一边念着这些名目繁多的所谓例钱、份子钱和各种摊派和加征,心里面的怒火就已经在燃烧了起来。

在事实上来说,这次长安改造,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官僚、商贾和贵族,开始互相勾结。

官僚想要更多的好处,更多的资源。

商人需要利润。

而贵族需要的是那些破产的无依无靠,一无所有的贫民――他们的加恩封国以及未来开拓河套、河西乃至于西域的封国,需要大量的忠厚老实的人口。

这三者一拍既和,各取所需。

为了掩盖这些事情,这些家伙甚至干涉贿赂和收买绣衣卫。

若非刘彻一直连绣衣卫也不相信,采取了各自为政,相互监督的模式,恐怕这一次连绣衣卫都会帮忙隐瞒。

而此事,清楚无误的告诉刘彻――整个长安,特别是内史这个直接面对长安民众的衙门已经烂透了。

不把桌子掀掉,再开一局新游戏,这事情是没办法搞定的。

…………………………

徐威听着自己面前的王公子一一数落这这些事情。

他嘴角带着微笑。

这事情,休说是一个所谓的阳信君公子了。

就是薄氏、窦氏的嫡系,乃至于南皮侯、章武侯到此,也是无可奈何!

参与到这些事情里的人,遍布了整个九卿各衙门,列侯阶级以及富商大贾。

无数人的利益都纠缠在一起,便是丞相亲临,也是抓瞎。

参与者何止千百人?

法不责众!

难道朝廷还敢一次性的将这许多的人统统罢黩?统统治罪?

但,刘彻的话,却激起了围观群众的怒火。

这几个月以来,长安的底层百姓,被官僚、贵族和游侠、商贾,肆意凌辱和鱼肉,无数人敢怒不敢言。

但真的是敢怒不敢言吗?

这却是未必!

只是因为缺乏带头反抗之人罢了!

说起来,之所以展到如今这个地步,长安百姓居然还没有英雄站出来,夜入这些渣渣的府邸,取其项上人头,也与刘彻有关。

安东的淘金潮,几乎将整个关中的大部分胆子大,敢于做事的人都吸引走了。

留下的,不是老实忠厚的勤勉百姓,就是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这些人不是没有人反抗。

但问题在于,他们反抗的方法和方式有问题。

他们最多能想到的不过去是去官府告状。

然而,到了官府,内史官衙之上,那明府一拍惊堂木,第一句话就是:堂下何人,为何状告本官?

而廷尉和御史大夫以及执金吾衙门,却对民事没有管辖权。

他们只是治安和秩序的维护者。

如今,在这些百姓眼中,刘彻这个‘阳信君公子’居然仗义执言,为他们说话和鸣不平。

自然立刻就引了他们的共鸣。

无数人都喊着:“公子,公子,请为我们做主,为我们伸冤,将此事告知朝堂诸公啊!”

在百姓们淳朴的脑子里,自然,如今的朝堂那是君子满堂,正义气息十足。

所有的坏事,都是下面的人做出来的。

朝堂诸公与天子只是被蒙蔽了而已,一旦他们知道了百姓的苦楚,必然拍案而起,青天大老爷,必定秉公执法,为民做主!

刘彻满意的看着这个局面,这正是他需要的局面!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绛服的官员,带着七八个衙役,走进了巷子里,冷着脸看着这个模样,他大声咆哮着:“伸冤?申什么冤?”

“谁再如此诽谤国家官员,休怪我不留情!”

这人一脸嚣张的走了过来,人群看到他,纷纷畏惧的退让。

他拿着一柄棍子,在手里挥舞起来,恐吓道:“如今圣天子在位,海晏河清,天下生平,无有冤案,尔等诽谤国家大政,妄议社稷之策,真以为国法是摆设不成?”

官方的威慑非常强力!

这些日子以来,这个官吏就没少抓百姓。

特别是那些敢于去告状的,统统被他用棍子打了个半死,甚至打死的人也有!

这种事情很常见!

而他也是底气十足,作为这章台街治安的实际管理者,他职位虽然低,不过是内史衙门中的一个四百石。

但他靠山硬啊!

他的叔伯,都是长安的千石,主政一方的巨头。

所以,他压根不需要考举也不需要举荐,直接就可以当官。

这就叫萌举,也是士大夫的福利。

而他到了这章台街后,最开始,真是苦巴巴,日子也不怎么好过。

直到长安城改造,柳市被搬迁到此。

他一下子就达了,那些千万家訾的巨贾,纷纷上门拜访,送来娇妻美妾,金银珠玉。

而且,有好处,带着他一起分享。

几个月下来,他的财富就膨胀了一百倍!

现在,就算有人拿个两千石郡守来跟他换这个四百石的章台街令吏,他也是不肯干的。

他带着衙役们,直接推开门,走进宅院里,看到刘彻和那些被刀剑抵着的游侠,清了清嗓子,他恭身拜道:“章台街令吏成闻拜见贵人……”

然后不等刘彻回礼,他就自顾自的抬起头,问道:“贵人不在戚里纳福,来我章台街所为何事?”

刘彻看着此人的模样,呵呵一笑,道:“贵官来的正好!贵官既然是这章台街的令吏,那么,正好请贵官解释一下,这章台街的种种乱象……”

“解释?”成闻嗤之以鼻,狂妄的说道:“没有解释!贵人还是回戚里享福比较好,不然事情闹大了,恐怕就是阳信君也护不住贵人!”

在其他人眼中,所谓阳信君或许有些威慑力。

但在官宦世家出生的成闻眼里,所谓阳信君?算个p!

若是窦氏或者薄氏子弟,或许他还会给个面子!

区区阳信君家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