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73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15 英文 字 2个月前

很清楚,想要在塞外,建立起中国的秩序和制度。

就少不了资源和人力。

尤其是人力。

没有人,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就像蒙王刘非的蒙国,想要发展起来,并且最终将当地彻底消化,就得移民至少二十万。

没有人,特别是没有青壮,这根本不可能发展起来。

安东的实验,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那些屯垦团的驻地,现在,已经是荒野变阡陌,沼泽成良田。

但非屯垦团之地,大多数的列侯加恩封国,却依然是蛮荒一片,能够被开发起来的很少。

大多数列侯的加恩封国的开发程度,根本无法与屯垦团相比。

许多,甚至就是一个纯粹的资源开采地,而不是一个阡陌连野,炊烟袅袅的聚集地。

而这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青壮,就是劳动力的多寡问题。

很显然,中国未来要继续经营从长城到葱岭的地盘,并最终将之在数十年内变成本土。

就一定要有大量移民走出去。

并且在那些适宜耕作的地区,大量建立屯垦团。

但问题是,刘彻思虑再三,最后他知道,即使他开挂,也休想以国家的力量,将这个事情搞定。

要知道,向安东地区移民一百万的计划,搞到现在,也才不过移民五十万――不到计划的一半。

但国家的力量做不到,不代表私人的力量做不到。

这个世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国家任务,列侯贵族士大夫官僚们,或许会拖拉,或许会磨洋工,甚至于使诈,阳奉阴违。

但自己的事情,却是肯定都会放在心上,尽心尽力的去完成。

若有利可图,那便会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的去做。

举个例子。

当初,高帝刘邦分封功臣为列侯,总共分封了一百三十七位功臣和六个外戚。

到今天,大约还幸存了七十位。

而当初,这些列侯功臣们分封的侯国,大的有户一万户,小的五百多户。

但,今天,当刘彻翻开这些列侯的侯国名录时,就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

在短短五十多年的时间里,这些侯国的人口,就跟坐火箭一样飞升了。

其中,最bug的是萧何当初所封的瓒县。

最开始瓒县的户口总数是八千户。

但到了太宗时期,末代瓒候萧同有罪废为庶民时,其侯国户口在四十余年间,增长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两万六千户。

平均每年户口增长速度是百分之二十五以上!

也难怪后来太宗复瓒候家族,但却死也不肯让萧延续为瓒候,而是将他挪到了筑阳,开启了萧何一系的筑阳候世代。

但即使如此,也无法阻止老萧家的种田天赋,封为筑阳候后数年,末代筑阳候萧则有罪自杀,侯国废除,但,这个侯国的人口却又从不过一万户,增长到了一万六千户,年均增速百分之二十……

是以,萧则gg后,不过两年,刘彻的老爹就又想起了老萧家,这一次复封萧则的叔叔筑阳炀候萧遗的弟弟萧嘉为武阳候。

这分明就是看上了老萧家的种田本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萧家能够一直作死,但一直与国同休,世代有人为列侯。

这不仅仅是人家祖上有阴德,更是人家虽然作死很厉害,但种田本事也同样bug啊!

像是现在的武阳候萧声去年就报告――赖陛下洪福,武阳县户口已万三千五百余……

又是一个年均百分之二十的奇迹……

所以,那些羡慕老萧家的。

有本事,你也去搞个连续几十年户口增速百分之二十!

不!

只需要保持百分之十五!

刘彻也会死都保住这个家族的富贵,他的子孙也会继续如此。

在各个侯国里,最弱是颍阴候国,始封户口五千,到今天还没有过万,只有大约九千户,增长速度尽为年均百分之一。

但颍阴候家族不善于种田,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综合所有高帝功臣,无论是已经gg的(已经gg的只统计其废除侯国时的数字),还是依然存在的。

这些侯国综合起来,其年均户口增加速度是百分之十三以上。

远远高于,汉室自己的郡国户口增加速度。

汉家丞相府和少府统计的户口增加速度,仅为年均百分之九。

这还是刘彻这几年大力鼓励生育的结果――在前些年,户口增加速度大约只有年均百分之八。(户口统计资料来源于《西汉人口地理》)

换句话说,其实,这些列侯们的能耐很大。

至少比官僚们大。

至于列侯们会不会乱报数字来邀功?

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跟后世的企业乱报营业额一般,是要交税的。

口赋、酌金,这都是跟人口直接挂钩的。

成年人一年一百二十钱的口赋,还有每千户贡献酌金四两,这是铁律。

没有人能够逃避。

而列侯们的食邑收入,则不过一户一年两百钱而已(汉律规定:封者食租税,岁率户两百(钱))

换句话说,列侯们的食邑税,是国家从财政里拨给他们的(先收了口赋)。

而这也正是列侯们在自己的封国那么喜欢种田的原因――每多一户,一年多两百钱啊!

像老萧家那样玩,一年增速百分之二十户口,眨眨眼就可以多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这还是合法收入,更不提私底下隐藏的那些外快。

而这,正是刘彻敢于将列侯们放出去的依仗。

就凭这些家伙的种田的本事和能耐。

只要保持在中国的水平,二三十年内,中国就可以消化掉整个河西和西域。

这么赚的事情,就是当了内裤也要上啊!

更别提开这些优惠政策,给好处和利益了。

就是穿上女装,来一场cos,刘彻也愿意!

而列侯贵族士大夫们,听了刘彻的话,纷纷将心放回肚子里。

天子要移封,甚至断绝从此以后的中国分封,转而在塞外重新分封。

讲道理,大家是害怕的。

甚至是抗拒的。

塞外再好,能比的上自己经营日久的老巢?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首先,天子依旧保留了大家伙的中国封国,给予了宽限,时间还很长,足足有二十年!

换句话说,即使外面封国有所阻碍,但也不妨碍大家继续花天酒地,荣华富贵。

其次,在这样的制度保障下,大家伙就有了底气了。

什么底气?

自己的老巢啊!

在场列侯,尤其是那些自高帝以来的老牌列侯们,现在许多人都激动了起来。

论底蕴,谁能与他们相比?

譬如曲城候蛊捷,此人,虽然在列侯圈子里,名声不好,在长安市井里的名声也不咋的。

但,老蛊家却是汉家仅次于老萧家的种田能手。

在过去的五十八年时间里,曲城候家族经历了两代人的治理。

始封之时,曲城县户口仅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