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35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于赐予鸣镝。

那是老上单于曾经号令万族的象征。

也是唯一没有被老上单于带入坟墓的珍贵之物。

匈奴制度,鸣镝一响,万军景从。

而单于的鸣镝一响,很多士兵都会条件反射的抄起武器,杀向那个鸣镝所指之人。

虽然老上单于已经驾崩十几年,但虎死余威在。

兰陀辛可不敢赌博。

所以,他只带了自己最忠心的骑兵来此。

“兰氏是想跟须卜氏开战吗?”母阏氏抬眼看了一眼兰陀辛和他的士兵:“杀了我,须卜氏必不会罢休!”

她站起身来,望着兰陀辛,骄傲的说道:“我可是须卜氏的居次,我的侄女也嫁给了军臣单于,生下了于单!你杀了我,于单一定会为我报仇的!”

在匈奴,除挛鞮氏外,其余三大氏族世代与单于通婚。

“须卜氏族会理解我的苦衷的……”兰陀辛缓缓的说道:“不敢瞒母阏氏,在来之前,右大将已经知道了奴才的意思……”

现在的匈奴右大将,既是须卜氏族的当代族长。

同时也是单于的小舅子兼任于单的舅舅。

母阏氏深深的看了一眼兰陀辛,说道:“那你动手吧……于单,一定会为我报仇的!”

兰陀辛有些意外,母阏氏居然没有拿出她最后的杀手锏。

但无论如何,他知道,自己今天必须动手。

他站起身来,拍拍手掌,有奴才立刻就端来了一壶美酒。

兰陀辛让人将之送到母阏氏面前,说道:“请母阏氏上路……”

这是兰陀辛从汉朝人那里学来的。

最高层的斗争,再怎么激烈,也不能流血。

不然,矛盾必然会激化。

过去,匈奴的内讧之所以每次都需要流血千里,就是因为,人人都知道,一旦失败,不仅仅自己要死无全尸,自己的部族和亲戚,也要死光光。

当兰陀辛走出大帐时,母阏氏已经断气了。

兰陀辛让人用一层席子,包裹着母阏氏的尸首,抬着走出大帐,对着满城的贵族说道:“卑鄙的右谷蠡王亦石,派遣刺客,刺杀了伟大的母阏氏,还残忍的杀死了呼衍氏族的老族长,这个贼子的暴行,必定不会被天神和先祖所喜悦!”

“我,兰氏的兰陀辛,发誓一定要为母阏氏和呼衍氏族的老族长,讨回公道!”

无疑这是一个非常拙劣,非常稚嫩的谎言和借口。

但,这对匈奴来说,却无疑是跨出了一大步。

想当年,冒顿单于弑杀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然后,毫不犹豫的承认了自己的行为。

这直接导致了匈奴立刻内讧,属于头曼单于的部族,扯旗反抗,然后在须卜氏族和呼衍氏族的拥护下,冒顿单于夷灭了所有反抗者。

自那以后直至今天,匈奴内部的政变和流血,都是很直接的行为。

军臣单于当年血洗右贤王,就是如此。

杀了就是杀了。

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这也是引弓之民的常态:只有失败者才需要借口,胜利者不需要理由。

但兰陀辛既然已经决意推动汉化运动。

那么,汉朝的一切,都需要学习。

包括政治运作手段和政治制度。

最终,达到让匈奴变成一个与汉人并驾齐驱的强国。

从而达到救亡图存,拯救匈奴失败的命运的目的。

为此,兰陀辛自然是不惮于去做任何事情的。

………………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高阙城头的呼衍当屠,看到了在远方的汉军营寨之前,有无数人在活动。

“汉朝人在干什么?”呼衍当屠疑惑不解的腹诽着。

在他的视角里,汉朝人在距离高阙城大约两三百步的远的空地上,制造着某种他前所未见的巨型装置。

虽然那种装置才刚刚开始建造,但仅仅是从其基座上看,就已经足够吓人了!

那是一个至少有着两三匹马那么大的巨型木桩,而且,因为是刚刚开始开工,一旦建成,其大小可能远超现在的规模。

呼衍当屠的心里顿时警钟大响。

“汉朝人难道有从哪个距离就可以摧毁高阙的武器?”他想着,随即,他摇头否定了这个可笑的念头。

开什么玩笑?

在那个距离上,怎么可能有东西能具备威胁高阙这样的坚城的武器?(~^~)

...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一千一百零七节 王师之心

元德六年冬十月己卯日(十四日)。

义纵统帅的汉军主力,开始从宜梁启程,前往鸿鹄塞,与程不识所部汇合。

在宜梁,义纵和他统帅的汉军主力,停留了足足六七天。

在这六七天的时间里,义纵和他的军队,就做了一件事情:收降纳俘。

这个事情,说难也不难。

汉军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去动手。

那些被抛弃的匈奴部族以及宜梁附近的部族,都会自动自觉的拖家带口,跪到汉军的营垒前,请求伟大的天朝王师接受他们的臣服。

但说简单,也不简单。

甚至可以说非常麻烦。

前来归降的部族数量众多。

总数甚至接近了十万左右!

如此庞大的臣服部落群,还带来了更多的牲畜。

而且,因为河间地是匈奴人用来安置其待产妇女和婴儿的所在。

所以,妇孺的数量,占了大半。

绝大部分的小孩子,年纪都在四岁以下。

他们稚嫩,他们脆弱,他们亟需保护。

作为胜利者,汉军无法不顾及这些妇孺。

要知道,哪怕是匈奴人,也不会在战胜后肆意杀戮和虐待妇孺。

何况是自诩文明的汉军?

更何况,汉军也需要拉拢人心,收复民心。

游牧部族的民心也是民心。

作为王师,即使不能让夷狄‘箪食壶浆’,再怎么样,也不能将投奔和投诚者弃之不顾吧?

好在,河阴之战结束后,郅都所部的主力,虽然撤退到了长城之内修整。

但,却将忠勇军留了下来。

正是有了这支故匈奴人组成的汉军别部,让义纵的压力减轻了许多。

在忠勇军的帮助下,汉军在宜梁建立起了一个巨大的安置地。

将投诚归降的妇孺、部族、牲畜都安置在哪里。

即使如此,也足足花费了义纵所部七天的时间。

不过,这些努力和付出,是值得的。

作为汉家的顶级贵族和将军,义纵不仅仅要从军事上考虑问题,还要从政治上考虑战争。

“临行前,陛辞之日,陛下曾经嘱托于我:夫战,攻心为上……”义纵骑在马上回想着过去数日的经历,不禁有所感叹:“如今看来,真乃圣言!”

虽然在宜梁,汉军花了足足七天时间来收拢归降的匈奴部众,为他们建设御寒的营寨,统一安置孕妇,建立专属于儿童的保育帐。

看上去,严重拖慢了汉军的战略。

但实则不然,汉军用七天时间,加上忠勇军的配合和努力,将那十余万归降的匈奴人的心彻底收复了。

现在,他们已经不是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