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0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信、公孙贺等人就像磁铁一样不自觉的坐在了一起。

而颜异、宁成、司马相如、主父偃、郑当时等人则十分自觉的坐到另外一边。

阶级就像一条无形的河流,将这十二人分为两派。

刘德站在门口的小窗前,看了看,也没说话。

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政见、学派与理念、利益,会将这些人目前的格局完全打乱,自然而然的分成一个个小山头。

对此,刘德根本不想制止。

内部的良性竞争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上位者,他只需要控制并严禁恶意攻忤与彼此倾轧就够了。

同时他也是想拿着这十二人练练手,看看自己的掌握手腕与能力怎么样。

倘若连这十二个人他都摆不平,他觉得自己就可以洗洗睡了,别想着当什么太子,做什么皇帝了。

“传召吧……”刘德吩咐王道。

“先传谁?”王道问着。

“从第一名开始吧……”刘德挥挥手道。然后他就向前走去,准备着接见。

…………………………………………

颜异在一个宦官引领下,走到一座大殿之前。

“殿下这里面等候着先生……”那宦官帮颜异推开大门,解释道:“奴婢就只能陪您到这里了……”

“有劳了……”颜异微微颔首,然后就迈进大殿之中。

一进殿中,颜异就发觉了,宽敞的大殿之中,空无一人,只有在殿中的上首,坐着一位头戴象征着皇子身份的旒冠的一位少年。

这位少年殿下,大约十六七岁,虽然稚嫩,但精神奕奕,看上去颇有些英姿勃发的味道。

“臣颜异拜见殿下……”颜异连忙一拜。

“先生请起……”刘德起身微微一笑,问道:“颜先生在长安可还习惯?”

“有劳殿下关怀,臣尚还习惯……”颜异再拜道。

“我听说,先生祖上是颜回……”刘德问道:“恭敬忠信这四字,先生家族可还秉持着?”

当年,颜回将要游学,临行前请教孔子,该用什么作为准则来要求自己,孔子就赐了‘恭敬忠信’四字给颜回。这个典故,刘德自然知道。

“回殿下,先师所教,臣家族上上下下,祖祖辈辈,不敢一日或忘!”颜异却是感激的拜道,这可是他从小接受的教育中最让他骄傲之事,亦是他的荣誉。

“如此甚好!”刘德微微笑着,走下坐位,拿着一个官职的令符对颜异拜道:“我汉家向来推崇恭敬忠信之人,我愿拜先生为谒者,还望先生尽力辅佐,提点,查遗补漏!”

说完,刘德就对颜异深深一拜。

这让颜异大为感动,连忙也跪下来对拜道:“殿下快快请起,臣可当不得殿下如此厚望!”

汉家传统,两千石以上,君王必拜之。

将军丞相,更是要郑重其事,登台而拜。

这是因为汉家天子深知两千石以上大臣的重要性,不说九卿,就是一方郡守,那也是掌握着一郡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生计的重责,更不提肩上要担负军国未来,社稷安危的将军丞相了。

只是,刘德如此郑重其事的要拜他颜异这么一个小人物去做一个小小的谒者,这就让颜异生出一种被重视和被关注的感情。

文人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精神粮食。

于是颜异叩首道:“即蒙殿下看重,臣当尽心竭力,不负殿下之望!”

刘德听了,站起身来,将那个代表着谒者身份的官职郑重的交到颜异手中,沉声道:“谒者,威仪也,察我得失,见我遗漏,四时谨慎,君今受印,当谨记谨记!”

“诺!”颜异深深一拜,已是感激的泪流满面,只觉得自己终于遇到明主了,心中一时竟然不知道是个什么感觉:“臣当谨记殿下教诲,必不敢有负所托!”

然后,他就像对待一个价值连城的宝贝一样,轻轻的将那个谒者的令符收进怀中。

“卿下去吧……”刘德用着一种鼓励的眼神看着颜异,道:“汲黯有古代君子的风范,卿先在汲卿身边学习,翌日,我还有重任交托于卿!”

“诺!”颜异深深一拜,然后弓着身子退出大殿。

刘德等颜异一走,却是擦了擦额角的汗。

跟君子说话就这么累!

好在下一个人就好对付了!

“传召宁成吧!”刘德对站在门口的王道吩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宁成应该就很好收买了!rs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一百四十四节 因材施用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小臣宁成拜见殿下……”宁成小心的走到殿中拜道。

“抬起头来……”刘德轻声说道。

宁成小心的抬头,刘德一看,此人确实有虎狼之像,让刘德想起了很久以前他还是个学生的时候见过的一些溜达在他学校外的混混。

都说相由心生,此话虽然离谱,但在宁成身上确实合格的。

在刘德的前世,宁成可谓是威震天下,接过郅都的旗帜,将长安城的公侯教训的服服帖帖,没一个敢造次的。

这说明了他的能力。

但是,跟郅都不同,郅都廉洁奉公,而宁成贪得无厌。

他的贪婪几乎没有止境。

而且胆子大的让人吃惊。

刘德甚至听说过,他居然敢勒索诸侯王!

从本心来说,刘德一点都不喜欢宁成,甚至,可以说讨厌宁成这样的人。

因为宁成这种人,心中没有畏惧之心。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太会喜欢这样的大臣,甚至发现一个就会杀掉一个!

然而,自古成大事者,谁手底下没几个地痞无赖,流氓恶棍呢?

恶人须有恶人磨,有些事情,像颜异这种君子,汲黯这样宽厚的老实人,真的没有办法处理。

就连后世满嘴慈悲的和尚们都知道要培养怒目金刚,身为君王,手底下没几条疯狗,走出去都没脸见人啊!

“卿是南阳人?”刘德翻着宁成的履历问着。

“回殿下是的!”宁成小心翼翼的答道,尽管在来之前,他已经在张汤那里问过了一些刘德的喜好,但,亲身接触过,他不敢不小心。

“南阳好地方啊……”刘德笑着道:“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卿所学的是法家哪一位的典籍?”刘德忽然问道。此时法家分为三个山头,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韩非重法,各有所长。

“回殿下,臣所学,乃是申公之学……”宁成答道。

“哦……”刘德点点头,这就对头了,申不害的学问,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过分强调术的重要性,简单点说,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若有朝一日,某郡宗族横行,两千石不能制,若用卿,卿何以为政?”刘德抛出一个大馅饼诱惑着,表面上是问宁成的处理办法,但实际上却在暗示宁成,将来可以让他当一地郡守。

宁成家族世代为吏,察言观色的本领和揣摩话语的能力,自然是有的。

听了刘德的话,宁成心中大喜。

他想了想,拜道:“若是臣为政,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