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82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上。

更是……

经验啊!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避寒暑,不畏雨雪。

无数的军官将佐,继往开来,挥洒汗水,贡献智慧。

才终于有了今天的汉家弓弩精锐!

韩则走向自己的部曲,他将一个木制的哨子放到嘴里,用力的吹了起来。

“就让天下人见识一下,吾汉家强弩之威势吧!”韩则望着这些年轻的面孔,说道:“五年了,也是时候让世人知道,何谓强大,何谓精锐!”

“诺!”将士们欢呼雀跃,大声高呼:“请校尉下令!”

“作战准备!”韩则微微一笑,挥手命令。

汉家天下,骑兵十数万,步卒却是以百万计!

而弓弩兵,尤其是弩兵,在步卒之中至少占据三成,甚至更多的份额。

此番出塞,有四千来自各个山头抽调而来的百战精英,加入了郅都的军队。

在平时,他们就像一般汉军士卒一样,默默的行军,默默的安营,默默的巡逻,默默的训练,仿佛如同常人一般。

但,只有深入了解过他们的人才知道。

这支军队里,藏龙卧虎!

即使只是一个伍长,也能在瞬间答出基本的加减结果,哪怕是属于‘高等数学’的乘除,也能有所反应。

仅仅是为了教会这些在入伍前,甚至大字不识一个的士兵,韩则和他的部将们就花了无数个日夜。

除此之外,队率司马,都受过特殊训练,有着能判断距离的能力。

当然,更重要的是——每一部的汉军弓弩部队,都有两名伣官作为标配。

这些伣官,都是在上林苑接受了两年以上训练和学习的官员。

然后再配给大军,随军训练和作战,不断打磨和磨砺,锻炼出一双双火眼金睛。

他们别的本事没有。

判断风速,计算风速,却是吃饭的本事。(未完待续。)

------------

第一千零六十三节 屠杀 2

远方,匈奴人的大纛飘扬,气势汹汹。

浑邪部族,休屠部族这两个匈奴幕南的巨无霸,各自驱赶着在视线内密密麻麻,几乎看不到尽头的奴隶。

这些奴隶虽然走的很慢,但终究也还是在走。

他们拥挤在一起,衣衫褴褛的身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不时有走在前面的男子,啪的一声轰然倒地。

但其他人却不管不顾的从他们的身上践踏而过。

任由自己的同胞在地上惨嚎不已。

当然,更多的人,倒下之后,就连惨嚎的力气也没有了。

他们神情麻木的走向死亡。

或许,对他们来说,死亡,或者还是一种解脱。

只有一些混在人群的男人,看着这个场面,心里面滴血一般的疼。

“我们的先祖是何等的荣耀啊……”有人感叹着:“高贵的马其顿和希腊战士,追随着伟大的大帝亚历山大,跨越山和海,征服万国,横推世界!就连波斯帝国,也在尊贵的马其顿人面前屈膝下跪!”

“哪怕是亚历山大大帝驾崩后,存留世界的帝国武士,也依然曾经创造了骄傲和光辉,伟大的塞琉西帝国,曾经君临整个世界,让无数蛮子和王国诚惶诚恐!”

“但如今呢……”

这些贵族看着自己的同胞,看着自己的亲人,泪流满面,心里面更是满是懊悔和痛苦。

然而,除了贵族,再也没有什么人去思念和怀念他们的祖先和荣誉了。

不管是希腊-马其顿征服的后代,还是大宛当地的土著,或者是两者的混血。

绝大部分的奴隶,都已经麻木了,都已经屈服了,都已经认命了。

在极端的痛苦和极端的环境中,宗教的影响,随风潜入夜。

“伟大的阿胡拉,伟大的火神啊,你创造了世界,创造了我们,你是光,你是火,你是世界的真理,万物的主宰!请您显圣,来救救我们吧……”无数人祈祷着,出乎意料的是,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抛弃了原来的希腊神系,转而投向了新兴的琐罗亚斯德教,也就是拜火教!

琐罗亚斯德教在大宛本身就有着根基,甚至有传说,第一代的琐罗亚斯德教的教义,就是诞生于大宛境内。

三五百年来,这个宗教在整个中亚和西亚,慢慢渗透。

并且渐渐的在下层百姓中,成为了主流信仰。

而大宛灭亡后,匈奴人的残暴统治和剥削,加深了战俘们对拜火教的信仰。

毕竟,与希腊众神相比,琐罗亚斯德教有一个显著的不同特点――出现了善恶二元论,出现了善神和恶神的分野,并且强调了善神的拯救。

这与希腊信仰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更是成为了这些大宛人最后的救命稻草。

是啊!

除了神,谁能将他们从这地狱解救呢?

除了指望神,他们还能指望谁?

更别提,匈奴人的统治和信仰以及习俗,简直像透了琐罗亚斯德教宣扬的恶神和恶神统治的国家。

粗鲁、残暴,毫无人性,动辄以人为牺牲祭祀。

以至于,甚至有原本高高在上的贵族和庄园主,也有抛弃希腊信仰,转投琐罗亚德斯教的。

可惜,无论他们信仰的是什么,无论他们的祖先曾经多么强大,拥有多少荣誉。

现在,他们在匈奴人的皮鞭和马刀驱使下,不得不排着队,赤身走在寒风之中,走向未知。

唯有少数的人杰,在思考着怎么摆脱这个困境。

但,匈奴人岂会给他们机会?

一个个凶神恶煞的匈奴骑兵,像驱赶牲畜群一样的将他们驱赶向前。

掉队的人,磨磨蹭蹭的人,统统都是一鞭子,甚至一刀。

就这样,在折磨和杀戮,死亡与鲜血中,他们走到了距离汉军三里多的地方。

几百名已经投靠了匈奴人,甘坐匈奴狗腿子的大宛人,拖着满载着木棒和石头的推车,来到他们的面前,趾高气扬的对着这些战俘们说道:“伟大的主人说了,只要能冲进汉人的营垒,就可以吃饱三天!只要能杀一个汉人,取下他的首级,就可以赐予光荣的匈奴人身份!”

这些也确实是匈奴人的承诺,如假包换的承诺。

若能靠着这些炮灰,就攻破汉军营垒,匈奴人哪里会小气食物,若有能杀死一个汉人的奴隶,这样的勇士,当然可以成为一个匈奴人!

奴隶们默默的上前,接过分给他们的木棒或者石头。

然后,他们抬起头,看到了远方的地平线上,严正以待的汉军军阵。

大宛人,是能工巧匠,而且,他们是来自‘文明世界’的国民。

甚至于,还有人是出生高贵的家族,血统能追溯到塞琉西乃至于亚历山大时期。

作为大国子民,他们当然还是一些见识的。

“传说中的丝国军队吗?”有人想着,然后就看到了一面面迎风飘扬的战旗。

旌旗猎猎,号角嘹亮。

尽管,汉军的营垒,简简单单,不过就是依托着地势建立起来的简易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