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81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官联袂上书给丞相周亚夫,请求将此书禁绝,至少也要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不然‘凡今以后,强弩沦为技术’。

这不过,周亚夫根本就没有理会这些人的哀嚎。

他甚至将那本列为武苑的藏书,还推荐给了所有武苑学生,说‘凡武人不可不观矣’。

对于这些,郅都都有过耳闻。

他甚至还曾经看过那本,不过他不是弓弩部队出生的,所以,对那书上面举的一个个例子,一条条公式,缺乏敏感。

但此刻,郅都却是很想见识一下,传说中的万矢齐发。

他对韩贞道:“本将曾经听说,天子赞强弩曰:弓弩会数学,神仙也难当!不知道是否如此!”

韩贞得意的昂起头,道:“那是陛下繆赞了……”但眉宇之间的得意之色,却是再也无法掩盖。

“那么,韩校尉,我军之中,有多少位学过,可堪为‘指挥官’的将佐?”郅都问道。

“回禀将军……”韩贞微微欠首,答道:“按照纪要所言:凡一部曲,必有一指挥,指挥者,盖通于算术之贤达也!凡战,指挥先测敌我距离,再伣官测风速,然后算敌之速度……于是万矢齐发,尽覆于敌阵也!”

“末将不才,于算术之道,微有所得,可为指挥!”

“虎贲卫之韩校尉,亦为算术之才,可为指挥!”

“灞上军张司马,颇通算术,可为指挥……”

………………

韩贞一连报出十几个人名,让郅都听了暗暗心惊。

在过去,想要指挥一支人数上千的弓弩部队作战,主将必须在行伍之中,沉珂十数载,积累经验,了解每一种弩机的性能,然后才能在战时有效引导军队瞄准和打击敌人。

即使如此,许多人,哪怕玩了一辈子的弩机,在作战之时,也常常出现箭雨射出去,却没有射到敌人的尴尬。

汉家的弓弩兵,因此一度在高速机动的匈奴骑兵面前,沦为了阻截和迟滞敌人的手段。

再非战国时期,那种战略性的决战兵种。

然而……

现在,不需要再去用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来积累经验了。

强弩军官们,似乎只要数学学的好,反应快,嗓门大,就可以指挥一支上千甚至上万的军队,给与敌人致命打击。

难怪那些老将,那些老臣,为此絮絮叨叨。

换了任何一个人,若遇到这样的情况,恐怕内心也很难平静。

毕竟,自己一辈子辛劳,却抵不过后生晚辈一两年的算术研读。

不过……

郅都很清楚,这是历史的必然。

时代在进步,历史在发展。

新的,更好的东西,替代那些老旧和腐朽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大势。

------------

第一千零六十三节 屠杀 1

“善!”郅都抚掌赞道:“那就请韩校尉及诸君,让这蛮夷荒服之人,见识见识,王师天威罢!”

“敢不效死!”韩贞点点头。

作为一个武将,从踏入军营的那一刻,其实他们就已经变成了一台杀戮机器。

战场,就是武人最好的舞台。

而对于强弩军官们来说,再没有比现在这样更好的舞台了。

韩贞看着那些缓缓走来的匈奴炮灰。

他舔了舔嘴唇。

“如此多的大好首级,正好为我强弩祭旗!”

自秦亡之后,继起的汉家,虽然继承了秦的大部分遗产。

包括了令两千年后的世界都瞠目结舌流水线生产(原始版)、严苛的军法系统,还有曾经让无数人闻之丧胆的军功勋爵制度。

但是,强秦全盛之日,曾经遮天蔽日的弩机之雨,再也无法重现人世了。

毕竟,当年的秦庭,为了培养一支足可靠着弓弩就威震列国的强军,足足花了将百余载光阴来探索

一代代雄主奋发图强,一位位英雄夙兴夜寐,一尊尊战将喋血沙场。

通过无数次旷世的大战,用鲜血和血肉来浇灌,集合法家和墨家大能的智慧,更下了无数心血,苦心设计,才有当年秦庭威震天下的弓弩兵!

自孝公开始,直至始皇帝,秦的弓弩兵,最终发展到人类在青铜时代的极致。

其武器之完美,设计之巧妙,让人瞠目结舌。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秦军本身。

当年,全盛时期的秦庭,任何一支主力军团中随便一个正卒,都可能是曾经远征万里,跟随大将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的百战精英。

这支部队全盛时期,向南,则百越灭,向东则东夷服,向北则——胡人不敢南下牧马,不敢弯弓相对!

正应了那句话——盛极而衰。

秦庭的辉煌与荣誉,随着秦始皇帝驾崩,一去不复返。

为了一己之私,赵高李斯合谋将那个睥睨天下,雄霸四海,近乎无敌的帝国,送葬地狱。

当然,秦二世也确实是一个亘古以来的头号蠢货和败家子。

自秦亡之后,新兴的大汉帝国,于废墟之中创立。

百废待兴,天下疲惫,国力衰退,人口大减。

哪里还玩的起秦人那奢侈的军队?

又如何有资本培养那样一支强兵?

随着自旧秦活过来的老将和老臣纷纷寿终正寝或者死于非命。

秦人曾经为之骄傲的许多荣光,洒满灰尘。

其中就包括了强弩部队。

不然,你以为汉室为何要苦心积虑的打造那昂贵无比,但实战性其实一般的大黄弩?

究其原因,大黄弩其实只是在新时代和新问题面前,强弩官兵的一次自救行为罢了。

没有了王牌,也没有了老k,当然只能出q了。

但今天……

“就让你们再次回忆回忆那被强弩统治的恐怖吧!”韩贞望着越来越近的匈奴军阵,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以及一丝……怜悯……

对武人来说,尤其是任何一位有志于将帅之道的将官们说。

他们其实也有属于自己的浪漫。

正如文人士大夫孜孜以求的寄希望于‘河出图,凤来仪’,二三知己携手游天下,或做而论道,或对酒当歌。

武人也有自己的崇敬。

这就是沙场之上,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而不是如同现在这样的……

“大屠杀啊……”韩贞悠然长叹。

自今上即位以来,汉家的各个军队,那一支不是有着充足的军费,海量的物资?

五大主力且不说它,便是地方郡兵,也是戈矛齐备,甲胄鲜丽,每三日一小训,五日一大训。

至于虎贲卫和羽林卫,更是奇迹一般的无人不练。

海量的训练量,使得各个主力军团的强弩官兵,几乎人人都有过一岁扣动弩机以万次计,开弓以数千次计的高强度训练。

一张张弓,弓弦断裂,一柄柄弩机,零件被磨光了棱角,扣烂了扳机?

甚至,连弩匣都坏了无数。

每年,都有天文数字一般的废旧破损弩机,在少府的高炉中,被重新熔铸。

如此巨大的投入,使得汉家的精锐弓弩兵,拥有了旁人所不能及的强大!

这种强大,不仅仅体现在军容、纪律以及高效的杀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