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五十里左右的一个被标注为湖泊的地方,忽然问道:“将军,此泽可有详细情报?”
郅都看了看那里,点头道:“有,但是不多,只知道此泽名为虎泽,匈奴人常在此驱赶牲畜饮水”
这人闻言,大喜,道:“若将军能给末将三百人,末将便可将那无名高地,献于将军!”
郅都闻言,看了看那人,道:“李司马有何妙计?”
老实说,郅都其实并不觉得,此人能有什么妙策。
因为他是忠勇军的司马。
忠勇军,忠勇是足够了,但大部分的军官,却都非正规的军将世家。
甚至很多人,压根就没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
在之前,汉家也不会将那些宝贵的军事书籍和著作传授给他们。
因为他们是匈奴人,虽然是归义匈奴人,但,到底还是汉化不深。
直到这次组建忠勇军,这些人出力甚多,表现出了自己的价值,才被接纳。
李哲却是捅了胸膛,满脸通红的看着郅都。
他知道,自己即将迎来自己人生的转折点了。
此番若能建功,那么,自己就可以用此功勋洗净自己血脉和身体的罪孽,成为一个汉军军官,甚至可以得到圣天子的嘉奖!
若如此,那王家酗和他的家人,也必定会乐意看到自己的变化,并且愿意将终生托付给他。
因此,李哲握紧了双拳,激动的道:“末将先前曾听闻,那高地有山陵和沙丘,且占地颇多?”
“然!”郅都点点头:“据情报,那沙丘带和山陵,至少占了一半!”
李哲拱手拜道:“将军,这便对了!”
他道:“将军有所不知,匈奴诸胡,皆以游牧维生,游牧者,水源是最重要的!”他将手按在那个湖泊上:“而那无名高地,南北落差大,北部牧民,自然是去大河饮水,而这南部牧民,必来此湖泊饮水!”
“即便不是,其周围部族牧民也必有来此犬者!”
“所以”他眨巴着眼睛道:“末将只需三百骑,佯装打扮成前往此湖饮水之牧民,然后趁机接近此高地南端的部族”(未完待续。)
------------
第一千零四十一节 河阴之战 2
汉元德六年冬十月乙卯(初二)。
当弥氏族的渠帅当弥骆刚刚醒来,就听到了有马蹄声传来。
“这些本部的老爷就是爱折腾……”当弥骆嘀咕了两声,不情不愿的从穹庐中走出去。
当弥氏族只是一个小氏族。
全族只有二十邑落。
这在匈奴帝国内部是很常见的。
绝大多数氏族,都是这样的小型邑落的聚合体。
甚至有些只有几个邑落就聚合到一起的。
这是因为草原民族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游牧民自古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而且,牲畜群啃食草场的速度非常快。
一个氏族的牧场,常常横跨了数里甚至十数里。
每一个牧民都必须有计划的在草原上放牧,以防止牲畜群将草场啃食太过。
因为古老的智慧和教训,警示着他们。
假如牧场的草场被啃食太过,肯定会被天神所不喜,从而降下神罚,让那些草场永远变成沙丘,甚至大漠!
所以,游牧民自古以来,都用着自己的哲学和思想,选择放牧方式。
匈奴帝国强盛后,一统草原,将这种放牧方式进行了制定化和规则化。
所有的部族,都被划分牧场。
同一个部族的牧民,只许沿着某一条固定的路线迁徙。
右贤王的部族,不许侵犯左贤王的部族的领地。
同样的道理,浑邪部族的牧民,决不能侵犯属于休屠部族的牧场。
而具体到下面的氏族,也各有规划。
当弥氏族的牧场,世世代代都在此地。
这里虽然水草不如大河之边,却也是肥美的很。
而且,一年四季,来自高原的风,将雨水带来此地,滋润着当弥氏族的牧场,让嫩绿的鲜草长满整个草场。
而大河河水千百万年来,不断的向当弥氏族北部的平原冲刷,形成了一块冲击平原。
只是……
当弥骆叹了口气,本来,当弥氏族的日子是不错的。
甚至,在这片草场上生活的其他十几个氏族的日子都很不错。
牧民们辛勤放牧,努力的照顾牲畜,抚养后代。
但是……
不久前,河对岸来了一支本部的万骑。
这使得包括当弥在内的许多氏族,顿时面临灭,这就是命。
认也得认,不认也得认。
单于庭能准许他们留在这个牧场继续生存,就已经是天恩浩荡。
所以,尽管心里很不情愿,但是,当弥骆还是不得不堆满笑脸,做出一副掐媚的模样,迎向马蹄声传来的方向,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跪下来,大声说道:“当弥氏族恭迎伟大的勇士们……”
数百骑骑兵,破开迷雾,出现在当弥骆眼前。
高大神俊的战马,打着响鼻,承载着一个个骑兵。
但是,这些骑兵,却不是当弥骆所熟悉的匈奴本部骑兵。
他们虽然在容貌上和精气神上,与本部骑兵相差无几。
但他们身上披着的红色战袍以及绛黑色的皮甲,还有头,太过奢侈了!
…………………………
李哲骑在马上,带着自己的部曲,缓缓向前。
眼前的那个匈奴老头人,非常乖巧和恭顺的跪在地上。
被惊动的这个匈奴氏族的男女老少也全都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对这样的情况,李哲一点也不意外。
因为一路过来,沿途遇到的七八个氏族,全部都选择了如此。
李哲很满意这些匈奴人的顺从和恭顺。
他扭头看着自己的部曲们,那些曾经的折兰人、白羊人以及匈奴右贤王本部的骑兵们,大声说道:“诸君,我们又解救了一个被稽粥氏残暴统治的氏族,使得他们可以沐浴大汉天子之雨露!”
这些曾经的折兰人、白羊人以及匈奴人,全都振臂高呼起来:“圣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
对于忠勇军的将士们来说,再没有比这次出师所见更能佐证他们脑子被灌输的那些思想的事情。
一路上,所有氏族,不分大小,都是可怜兮兮,衣不遮体。
氏族的婴儿,嚎啕大哭,母亲却再没有奶水可以哺育。
氏族的老人,如风中残烛一般,枯瘦如柴。
氏族的少年们,面黄肌瘦,头发干枯。
这些都是他们被稽粥氏残暴统治的缘故原因!
但也是因为他们有罪孽在身的缘故。
若无罪孽,为何天神要让他们出生在这个残酷的草原上,被那些残忍的贵族们剥削和折磨?
他们若是出生在汉室境内。
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也能吃饱肚子。
所以……
要洗刷罪孽啊!
无数的骑兵,纷纷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许多人都在心里想道:“此次,我一定要立下功勋,来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孽,让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汉朝人,而不是有罪的蛮夷,更让自己的子子孙孙,也能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