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9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多个,有着七千多经常训练的骑兵。

而当屠阕,就是跟着呼衍当屠从当初一直走到今天的奴隶。

是他最值得信任和最好的战友。

所以,呼衍当屠对此人的态度,也就非常亲密。

“我的径路(匈奴语宝刀、利箭之意),我命令你,立刻带领我忠诚的当屠氏族万骑,马上前往南方,抢占在鸿鹄塞西北方向的那个河湾和附近的山丘,保障高阙和梓岭之间的通道畅顺!”呼衍当屠亲密的拍着对方的肩膀,道:“无论如何,必须守住那里!”

呼衍当屠虽然没读过兵书,更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军事。

但他的经验何等老道!

在汉军出云中后,他立刻就想到了,汉朝还可以从上郡出兵,切断高阙和梓岭之间的联系。

虽然,从上郡出兵,要比从云中出兵更困难,耗费更大。

但,呼衍当屠,可不想自己派去梓岭的军队,被人捅了菊花!

“遵命!主人!”当屠阕二话不说,立刻跪下来领受命令。

送走当屠阕后,呼衍当屠立刻就大声的命令自己的亲卫,立刻召集所有部族的王侯贵族和氏族的万骑长。

汉朝人即来,他当然不会傻傻的守在高阙,眼睁睁的看着汉朝军队,拔掉匈奴在高阙前的那一个个钉子。

这是很伤士气的!

而且,龟缩在坚城内的匈奴骑兵跟步兵有什么区别?

呼衍当屠可是知道,汉朝人是筑城的专家。

他们修建起了坚固的城市要塞,就是脚下这座高阙要塞,也是汉朝的祖先所建。

既然汉朝能建立这样的要塞,那就说明,他们有把握攻陷这样一座要塞。

困守孤城,只是坐以待毙。

况且……

呼衍当屠抬起头来,咬着牙齿,很不服气的说道:“汉朝人,就让我呼衍当屠来称一下你们的斤两!”

汉朝人在马邑,一战打垮了匈奴的精气神,让许多幕南部族闻汉色变。

甚至幕北部族都如惊弓之鸟。

若此番汉军大举入侵,他手握十几个万骑,却只能龟缩在高阙城里。

那以后,谁还敢与汉朝野战?

那个部族还敢面对的汉朝的攻击?

连冬天都只能龟速?

那夏秋两季,还不得见人就跑?

这在呼衍当屠看来,这是比战败还可怕的事情。

战败还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但这样的龟速,却只能带来毁灭和灭亡!(~^~)

------------

第一千零四十一节 河阴之战 1

夜,也已经很深了。

但,增山关的军事会议,却依然在召开。

这一天一夜下来,郅都与他的部将们,商讨了无数个方案,但最终都被否决。

否决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一个致命的威胁,却是造成这些方案流产的元凶。

那就是:假如河阴被匈奴人重兵控制住,那么,居高临下的匈奴骑兵,完全可以站在高处,尽量的向汉军射击。

而低地的汉军,只能通过仰射与之对抗。

这太吃亏了。

更麻烦的是,汉军是由低地向高地进军。

等于是要一边爬山,一边与匈奴人战斗。

但也不是没有什么成绩。

至少,全军军官都已经将此次出征的目的以及战略任务,了解的非常清楚,更是将河阴附近的地形和地理,记得仔仔细细。

毕竟,整整一天,大家一起蹲在地图面前,把河阴的已知地形地貌都拿出来掰碎了,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寻找突破口。

无数个脑洞散,无数个方案提出。

等于,自己亲身巡视了一次河阴及其周围地形。

另外,就是大家至少取得一个共同点。

“欲扔阴,必先占河阴之南之无名高丘!”郅都指着地图上的河阴南侧的一个地点,对众人说道:“此地,据探子察看,东西长约三百余里,南北宽约百余里,有山陵、沙丘带和平原!”

实际上还不止如此。

此地是典型的高原走向丘陵的地貌。

北高南低,南北两端落差极大。

但却刚好与河阴隔河相望。

汉军若能想办法占据这个无名高地,就等于打通了进军河阴的通道。

但是,很可惜,在今天以前,汉军对此地的重视不够。

当地的道路、山陵走向,都不是太清楚。

而且,此地是匈奴部族的传统牧场。

当地应该有匈奴部族在生活。

汉军必须在被河阴之敌现之前,抢占此地,并且清剿当地的匈奴部族,同时扎下根基。

不然,一旦河阴的敌人现了汉军,那么,汉军就会陷入匈奴骑兵的两面夹击之中。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

如今是冬天,整个高原都蹿萧条,甚至被白雪覆盖。

汉军的任何行动,都可能随时被人觉。

毕竟人家站的高,看的远。

郅都可不敢把宝押在匈奴人****了,不会派遣斥候和游骑兵在高原附近的山坡上和制高点上瞭望上。

他很清楚,自己肩膀上的责任有多重。

整整一万五千多名士兵将官和他们的家庭在指望着自己。

另外,身后还跟着数万民夫。

这就是有数十万人的生死兴衰荣辱,都系于他的决定。

一子错,他自己固然会一死了之。

但那几十万哭泣的父老乡亲和那些嗷嗷待哺呼唤着父亲的孩子何辜?

郅都不能,也不可鲁莽行事。

郅都抬头望着诸将,道:“诸君都来说一说,我军应该如何在匈奴人还未反应过来之前,就抢占此地!”

义纵出塞,河阴是肯定要被匈奴人控制住的。

那样的战略要点,只有傻子才会不去掌握和控制。

所以,对汉军来说,先占河阴,完全不现实。

今天多次推演也证明了这一点。

只有抢占这个无名高地,才有能与河阴之敌一战的把握。

郅都心里是有些想法了。

但他还想听听众人的意见。

一人计短,三人计长,汉军内部的讨论氛围,常会出现奇迹。

就像这个无名高地,之前谁都没有去考虑过。

但是在不断的讨论中,它的作用和战略性立刻凸显出来。

郅都话音一落,棘门军的一位司马就急不可耐的说道:“将军,我军或可以轻骑绕过大河,从其侧面出现,并且立刻抢占此地的中央高地!”

郅都一看地图,就否决了他的提议,曳道:“时间不够了!如要绕行,哪怕是轻骑,起码也要五天”

事实上,假如要绕过河流,从侧面进入该地,汉军何止要五天啊!

人跟马是不可能无休止的运动的。

都需要休息。

而在这样的地形中,绕路两三百里,人跟马恐怕还没攻击,就已经把自己累趴下了。

假如要绕行,起码需要八天以上!

但问题是,郅都所部根本没有八天时间!

那司马闻言,也低下头去,知道自己的想法确实有些幼稚。

但他的这个想法,却启了另外一个人。

这人站到地图的一侧,看着在距离那个无名高地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