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1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措施。

除此之外,一支两百人的军队,在刘彻出宫后一刻钟,从北阙出发,打着巡逻的旗号,实际上是保护的人马。

自从马车上了御道,刘彻就感觉有些兴奋,还有些紧张。

这正常。

换了随便任何人,整整四年,绝大部分时间都宅在一个地方,哪怕这个地方足够大,其实心理也会受到影响。

更别提是皇帝了。

每天都用着相同的腔调说着相同的话。

所有人都在歌功颂德。

大臣们永远用着仰视的目光看着,妃嫔们永远是一副垂怜的模样。

在这样的环境里,其实,皇帝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从某些程度上来说,秦汉帝王酷爱微服,是为了舒缓自己的心理,释放内心的压抑。

“陛下,先去哪里?”负责驾车的剧孟在车外问道。

“去直市吧!”刘彻说道:“朕已经有数年没有见过直市的模样了……”

直市,是他起家的根源,俗套一点,就是龙腾之地。

所有皇帝和君王,都会对自己最初的根据地,有着独特的情感。

刘邦就特别照顾丰沛,尤其是沛县的父老。

太宗皇帝终生都眷顾和眷念着晋阳的山水和人民,在位之时,曾经两回晋阳,与父老畅饮。

到了刘彻这里,也不例外。

思贤苑与长安九市,永远是他心里的类似故乡一样的地方。

是一个精神寄托。

而且,这两个地方,也是两个刘彻观察的标本。

通过观察思贤苑的民生和百姓的日常生活,刘彻能知道现在汉家最高水平的农业技术发展到了哪一步。

而通过对长安九市的观察,刘彻能知道,现在天下工商业,尤其是手工业的发展动向。

思贤苑,这些年,刘彻常常会去,甚至有空就去。

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却多少能弥补一些。

而这长安九市,自他登基后,就一直是通过绣衣卫来观察。

“但愿这些家伙没有太过坑爹……”刘彻在心里想着。

刘彻很清楚,下面的人,永远不会报告全部的真相。

这是任何人,哪怕是神仙,也无法控制的事情。

尤其是这长安九市,利益大的吓死人。

每天的交易量和现金流,多的能养活整个长安甚至整个关中的游侠。

利益动人心,难保不会有人玩花样。

……………………

当刘彻的马车,驶进直市时,入眼的,是一片繁华的市井。

此地,与四年前相比,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四年前,这里只是长安城的编织地,地位在九市中排名倒数,但今天,此地却已经成为了长安城最繁华的一个地方。

因为,这里已经从当初不起眼的柳条制品和其他编织器皿的加工中心,变成了整个长安最大的私营造纸和印刷基地。

原先的柳条编织商人和手工业者,甚至被新兴的印刷和造纸商人,挤到了市场的一个角落里去了。

造纸和印刷,这两个新兴产业,在此地蓬勃发展。

是以,直市在长安人嘴里,已经从过去的‘柳市’变成了今天的纸市。

“陛下,现在,直市共有大小造纸工坊四百余家,印刷店铺百余家,所有长安,甚至关中的书籍和纸张,大半由此供应……”王道在刘彻身边悄声报告着:“少府的考工室,几次想要关闭此地了,但都被丞相驳回……”

刘彻听了点点头,考工室想关闭这里,倒是可以理解。

因为,在三年前,考工室靠着卖纸,岁入千万。

但,直市的商人崛起,并且取代了国营纸张的地位。

直市的商人,以其更廉价和更方便的优势,将考工室的纸张买卖打的节节败退。

而因为少府自己连印刷国家规定的出版任务都忙不过来,民间印刷业务,也全部都被商贾抢光。

这些,绣衣卫都有过报告。

但,这私营的纸张和印刷生产,刘彻从未亲眼见过,也从未听到绣衣卫报告过。

所以,他很好奇。(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九百四十四节 萌芽

马车刚刚停下,立刻就有好几个店铺的伙计围了过来,招揽生意。

“贵人,贵人……”七八张嘴巴在马车外面嚷嚷着,一个个口灿莲花。

“不知道贵人是买纸,还是要印刷?”

“蔽店的纸张,在整个长安以物廉价美著称!”

“蔽店的雕刻师傅,俱是从少府请来的大师,更有少府甲等名匠亲自坐镇,绝对可以满足贵人的一切需求……”

这些嚷嚷声,让刘彻身侧的王道身子有些发抖。

刘彻微微抬眼,看了看王道的模样。

鼻子里哼了一声。

后者立刻就跪下来。

“行了,行了,这些事情回去后再说……”刘彻提着脚尖踹了这个家伙一脚。

对于这样的情况,刘彻早有预计了。

少府卿的事务,庞大而繁琐。

整个机构上上下下,几近数十万的官僚、工匠、宦官、奴婢。

如此庞大的一个机构,自然有人会出去捞外快,做私活。

别说是现在,就是再过两千年,国企的设计师、工程师,偷偷在外面接单,甚至自己开个工作室,也不稀奇。

这种事情,刘彻也懒得管。

反正,少府只要能完成任务。

那他有空的话,在外面接单。

刘彻是管不着也懒得管。

但是……

问题,真的是只有这么一点吗?

刘彻走下马车,抬眼看了看四周。

忠诚可靠的护卫们,已经在刘彻的马车外面,形成了一条人肉保护墙。

那些店铺的伙计,都被隔离在马车的十步之外。

“我想要这种纸一万张……”刘彻从怀里摸出一张洁白而有泽的纸张,问道:“你们谁能提供?”

“价钱,不是问题!”

那张纸,旋即就被一个侍从官递给了众伙计。

这些家伙接过纸张后,仔细看了看。

“贵人……”一个脸上长了颗痣的伙计满脸笑容的讨好道:“此乃御纸啊……”

能被老板委派来招揽生意的,当然都不是什么废物。

至少也是行业内道。

………………………………

一刻钟后,刘彻一行被杨越带到了直市中心的一个店铺前。

刘彻对此地还有些印象。

在记忆里,此地曾经是常年冒着蒸汽,日夜不停的在吞吐着白烟的柳条加工作坊。

但现在,此地却成为了一个纸张和书籍的海洋。

随处都能看到,堆满了店铺内外的纸张和装订好的书籍。

街道两侧,更是停满了马车。

马车上,不是堆满了纸张,就是堆满了雕刻好的木板。

“阁下的作坊不在城内啊……”刘彻一看这个情况就知道了,这些家伙肯定是只在长安城内营业,而生产基地,则可能都在城外。

“贵人好眼力!”杨越笑着逢迎道:“现在,执金吾和卫尉衙门抓得紧,谁还敢在长安城里开造纸作坊?所以,大家将作坊都移到了城外的庄园,甚至移到了鸿固原之外……”

“反正,如今道路便利,左右不过雇人运输而已……”

“哦……”刘彻若有所思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