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天子的信任,对他而言,依旧至关重要。 对所">

第 1198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会不遗余力的想尽一切办法攻仵和抹黑自己的前任。

倘若前任没死的话,那,这种攻仵和抹黑,还要再增加十倍的力度。

历代以来,许多皇帝宠臣,一旦离开皇帝,要不三个月。就要被人揭发各种黑幕,然后死的惨不忍睹,就是因此。

义纵虽然自诩自己不是靠马屁发家。也非靠裙带关系。

马邑之战后,事实证明,他是有资格有能力,当得起骠骑将军这个职位的<="l">。

但,天子的信任,对他而言,依旧至关重要。

对所有武将来说,他们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取信于皇帝。

历史上。多少名将,就是因为无法得到自己君王的信任。而功亏一篑,甚至兵败身死?

数都数不清楚啊!

刘彻看了看义纵的模样。在心里笑了笑。

他抬头打量这个小树林。

老实说,一开始,他来此只是想静静而已。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渐渐成为了习惯。

然后,又从习惯变成了伪装。

随着做皇帝的时间不断增加,刘彻现在,已经深深的明白,皇帝需要伪装来欺骗自己的大臣的这个道理。

正如同他当年所见的自己的老爹的做法那样。

一个出色的皇帝,应该让大臣们在平时,完全捉摸不透皇帝的想法。

但在同时,皇帝又必须旗帜鲜明的告诉臣子和天下,他的执政思路与底线何在。

这两者之间的度,想要把握好,就需要不断的积累经验。

好在刘彻运气不错。

他老爹给他留下了周亚夫、郅都和晁错这样的忠臣。

上台之初,还争取到了申屠嘉为首的保守派的支持。

所以,有了很大的空间来运作和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慢慢的为自己编织起一个个或真或假,半真半假的伪装人格。

让大臣们在捉摸不透的同时,还能确定很多事情。

这很重要。

尤其是对于皇帝统治天下,尤为关键。

刘彻将视线收回来,对义纵问道:“卿在云中将近一岁,可有云中郡郡守之人选向朕推荐?”

义纵打赢了马邑之战。

在成王败寇的中国,他肯定不会只会是一个云中郡郡守了。

所以,原先的计划,只能是作废。

但魏尚却很可能撑不下去了。

刘彻觉得,这个事情,还是要尽速解决比较好。

不然,魏尚要是死在云中郡郡守的位置上。

那刘家和汉室的脸,就要丢光了!

偌大一个中国,连一个能接任魏尚职务的合适人选都找不到?

刘彻与汉室,还有什么脸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但事实,有时候却真是这样让人尴尬<="l">。

云中郡郡守,这个位置,说高,其实也就是一个********。

而老刘家像云中这样规模的郡,还有好几十个。

它又不是雒阳或者晋阳这样的高级别都市,可以破格用九卿镇压。

所以,实际上,云中郡守的职位将大部分有能力够资格的大臣将军排除在外――刘彻总不能派郅都过去坐镇吧?

而其他年轻一代的大臣。

将心里话,让他们去云中担任郡守,刘彻还真放心不下!

云中,直面匈奴在河套的主力,在以前承担着汉家对匈奴最主要的警戒和警备工作,云中又因为是与匈奴共享河套。所以,很多防线,其实根本不在长城保护之内。过了云中城向北,胡汉混杂。情况非常复杂。

一般人恐怕去了也驾驭不了这样复杂的情况。

正是因为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刘彻才不得不把自己小舅子派过去当接班人。

目的就是要让义纵借他这个皇帝姐夫的虎皮来镇住局势。

现在,好不容易,义纵魏尚手底下练出来了。

但马邑一战的辉煌大胜,却使得义纵不再可能成为云中郡守……

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这样。

计划从来赶不上变化。

没有办法了,刘彻只好跟义纵打听打听,看看他能不能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

义纵闻言,沉思片刻。也感到棘手。

云中的情况,没有亲自去过的人,根本不知道当地到底复杂到了什么程度。

汉匈数十年的大战,造成了云中城以北的广大地区,有些名义上是汉朝土地,但实际上,对面的匈奴牧民,常常会过来放牧。

有些,则名义上是匈奴的地盘,但汉军也并不介意过去观光旅游。顺便画画地图,观察一下塞外风光。

一般而言,类似这些举动。只要不过分,太过深入。

无论是云中郡还是对面的匈奴休屠和昆邪部族,都会装作没看见。

道理很简单。

大家都不是傻子。

不会为了小事,去闹个不可开交,也更不可能因为,今天你家跑了一支骑兵来我家,我就要跟你开战,也不可能因为,你们家跑了几只羊到我家来吃草。我就要干你老母。

而且,这样的局势。也有利于云中跟匈奴的那几个部族眉来眼去,私底下干些不会被长安和单于庭喜欢的事情。

譬如<="l">。云中拿了汉室产的金属器皿,丝绸什么的,跟昆邪、休屠、东胡,换点战马牲畜皮毛,补贴补贴家用。

甚至于偷偷摸摸的卖点武器装备过去。

毕竟,云中太穷了。

在今上即位以前,常年都没有足够的军费拨款,而且云中本地的产出和赋税收入,也没有几个钱。

而云中的特殊位置,又使得它无法节流。

于是,就只能想尽办法开源了。

魏尚在义纵去了以后,就跟他坦白了很多事情。

义纵在仔细观察和视察了以后,也对此表示理解。

毕竟,你不可能指望一个总户口不过两三万的郡,能维持得了那么庞大的一支军队。

上面拨款,又只有那么一点,不想点办法,找点钱的话,军队就要饿死了。

况且,云中的情况,不仅仅只是这么简单。

云中郡还要维护和管理,汉家过去二三十年,在匈奴内部埋下和拉拢的数十个贵族和十几个亲近汉室的部族。

这些人里,有东胡王卢家,也有着昆邪、休屠甚至是四大氏族的旁支贵族。

这些人,有部分是真的心向汉室。

但绝大多数,却只是为了钱和利益。

给钱,他们就办事,不给钱不办事。

甚至有人给了钱,也不办事。

毫不夸张的说,在云中郡这样一个复杂的地方。

一般的是非观和善恶观以及主流舆论的评价,全部失效。

很多时候,不了解内情的人,根本无法判断,云中郡的做法,究竟是对是错。

但事实是――二三十年来,在魏尚的努力和顽强固守之下,云中稳如磐石。

从未有任何匈奴军队攻陷过它。

它成为汉室屹立在长城的一颗钉子,牢牢的钉在匈奴南下的咽喉,迫使匈奴人,即使破关南侵,也得在屁股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