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秀庄的质问(1 / 1)

绝世姑爷:回到明朝大杀四方 沧海狂龙 1778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278章 秀庄的质问

  秀庄和郭子龙的定亲之前只有皇室宗室及范文程等寥寥几人知道而已,秀庄此时情急之下暴了出来,顿时令满朝文武错愕不已。

  秀庄俏脸一红,但也不后悔说出来,反正他们迟早会知道的,立即大喝一声令众臣安静下来,她继续对阿巴泰穷追猛打,“皇伯,秀庄需要你一个解释。”

  阿巴泰脸色很难看,这丫头太没大没小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质问他,他一个大将军,还是皇帝的七哥,颜面往哪搁?

  但秀庄是公主之尊,而他连郡王都不是,论地位,秀庄也远在他之上,而且此女还是皇帝最疼爱的女儿,他只好看向龙椅上的皇太极,用目光向他求助,再如此质问下去,他也挡不住啊!

  皇太极心里明白,秀庄自己爆出来了,也就瞒不住了,也不需要瞒了,“罢了,事已至此,秀庄你再责怪也无用,不过是个误会而已,你就代朕给那小子去封信解释一下,还是一家人嘛,哪有解不开的误会。”

  “是,父皇。”秀庄道,父皇那句还是一家人,令她内心很高兴。

  “退朝吧,文程,你随朕来。”

  退朝后,范文程就跟着皇太极来到他的御书房。

  皇太极背着手望着窗外,眉头紧锁。

  范文程道:“陛下,可是有烦心事。”

  “嗯,一个是郭子龙,一个是洪承畴,先说郭子龙吧,眼看着他已经做大,他占有陕西、河南、山西及云贵川六省及湖广大部,一年前他就有八十万军队。

  而如今,他拥兵百万,崇祯早已不是他的对手,恐怕与我大清都能分庭抗礼了,文程,以你看,如何应对郭子龙?”

  说到郭子龙,皇太极是很后悔的,当初他还弱小的时候,他没有将郭子龙看在眼里,只道用他制衡明廷。

  合作和制衡策略也没有错,问题是,郭子龙如今的实力已远远超出制衡的范畴,皇太极做梦也没有想到,此人成长如此之快,这才两年时间吧?简直是不可置信。

  说到底,他是低估了郭子龙,高看了大明。

  皇太极身为一代雄主,文才武略,当属大清之最,就算放到数千年历史长河当中,他也是一代雄主,然,他唯独做错了一件事,那就是眼睁睁地看着郭子龙做大了。

  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范文程看出了皇太极的后悔之意,心里在说,我早就并多次提议攻打郭子龙,你一会说不到时候,一会说要收为己用,一会又要收他为驸马,一会说合作,现在呢?你干嘛要后悔呢。

  作为臣子,他自然不能指责天子,而皇太极又何尝不是明知有错却不能承认呢,他是天子,错的也是对的。

  崇祯也是天子,他倒是不断地下罪己诏,结果呢,越承认错误,越走下坡路。

  一旦天子认错,文武百官就会不断地质疑天子,一旦天子受到质疑,还如何统驭天下?

  皇太极并不是一个有错不认之人,然身在其位,他是不允许承认错误的。

  范文程咳了一声,“陛下,以文程之见,郭子龙虽号称百万之众,但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如若我大清出兵,定可一举灭郭子龙,而大明如今已不足为惧,我军定可先灭郭子龙,再灭明朝。”

  皇太极也无数次想要攻打郭子龙,但真要出兵,他的顾虑又特别多。

  就比如现在吧,你去打郭子龙,崇祯会不会抄你后路?

  还有已臣服的蒙古人会不会趁机作乱?

  蒙古人从来没有真正地臣服过,他们只是没有机会而已,还有李自成会不会也给你来一下。

  大清的铁骑虽然是天下无敌,但猛虎架不住群狼,他觉得自己老了,年轻的时候,哪有这么多的顾虑。

  而如今要打郭子龙还不一定打得过,这不阿巴泰不就败了吗?

  更为头痛的是,一旦攻打了郭子龙,那么就将郭子龙彻底地推到了大清的对立面,再来一次松锦之战的话,他的敌人就不单是明军,还有天龙军。

  光对付一个洪承畴,大清就已经精锐尽出,多尔衮、济尔哈朗、豪格、阿巴泰、多铎、阿济格等数名大将上阵,就连皇太极也御驾亲征。

  那次大战,大清就出兵十一万,满人人口本来就少,军队则更少,八旗兵全部加起来也就二十来万。

  可以说,满人不可敌的神话,先被袁崇焕破了,后被洪承畴所破,刚刚又被郭子龙所破。

  大清也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人少兵少物产少,动不动就要饿肚子,所以得隔一段时间就南下劫掠,身边的喀尔喀蒙古只是臣服并没有完全统治,随时都可能会跳出来作乱,后方还有个强大的罗斯国。

  可以想见,如果郭子龙和崇祯联手,大清绝对不是对手。

  这么说来,他之前稳一个打一个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他根本没有做错。

  皇太极经过短暂的彷徨后,这位雄主又找回了自我,他毅然决定,还是与郭子龙交好的为好,他当前要做的还是要集中兵力灭明。

  “好了,你不要说了,郭子龙是我大清未来的女婿,朕已决定依然与其交好。说说洪承畴吧,他还在绝食吗?”

  “是的,从被抓后一直不肯进食,还是臣派人强行灌下去的,不然早饿死了。”

  听到洪承畴如此忠贞,皇太极心情特别复杂,一方面深感其忠诚,另一方面这么好的将才不能为己用,他深为惋惜,同时因为他的忠贞,皇太极对其更加地欣赏和喜欢。

  他亲自见过洪承畴的战阵,也亲自与他打过仗,对洪承畴的军事才能深为赞赏和佩服,皇太极曾说过“洪承畴不是败在朕的手里,也不是败在大清的手里,而是败在他的猪队友手里。”

  有一个不懂军事的皇帝瞎指挥,有一个昏聩无能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和一个不会打仗的监军张若麒瞎添乱,还有一群怕死只想跑的将领及十数万怕死不敢打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