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松锦之战(1 / 1)

绝世姑爷:回到明朝大杀四方 沧海狂龙 1795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276章 松锦之战

  皇太极意在长期围困锦州,势在必克。洪承畴主张徐徐逼近锦州,步步立营,且战且守,勿轻浪战。

  但兵部尚书陈新甲促战,在崇祯皇帝也希望持重的情况下,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方针。

  洪承畴只好仓促出战,与清兵你来我往各有胜负。

  这一打,就打了五个月。

  一转眼到崇祯十四年八月,皇太极得知围锦州的清兵在洪承畴和困守锦州的祖大寿两面夹击下,渐渐不敌,形势危急,皇太极不顾鼻子出血,便亲率阿济格、豪格大军从盛京赶来赴援,经六日急行军,部队到达松山、杏山之间的戚家堡,清军得知自皇帝亲征,士气大振。

  皇太极登山岗观看明军阵势,见洪承畴的阵势布置严整,感叹说:“人们都说洪承畴善于用兵,果然是这样的,我们的兵将一定要小心”。

  他看了很久,苦苦思索,见明军是“重兵集结在前,但是后队的疏漏很大”,便想出了破敌之法,对诸将说:“洪承畴的兵阵\'有前权而无后守\',可以攻破了。”

  他根据明军首尾不相顾的弱点,定下掘壕围困断敌粮道之法,壕深八尺,上广一丈二尺,下极狭窄,仅可容趾,马不能渡,人不能登,有掉落的,没有容纳脚的地方,不能再次上来。

  在二十日这一天里,清兵拼命掘壕,从锦州西面往南,穿越松山、杏山之间的通道,一直到海口,连掘三道大壕,将明军包围起来,切断了其与后方的一切联系和粮饷供应。

  二十一日,洪承畴统兵进攻,双方激战,明军未能闯壕。

  洪承畴与清兵决战于松山、锦州地区,皇太极秘令阿济格突袭塔山,趁潮落时夺取明军囤积在笔架山的粮草十二堆。

  此时,论兵力,双方人数相当,明军火器超过清兵,本可以决一雌雄,尤其是又已被清兵断绝了后路,只有拼死厮杀,方能死中求生,正是处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遇,照说这八大总兵官应当督兵奋战了。

  可是,十几年来的连战连败,朝廷腐朽无能,调度无方,有功不赏,有过不罚,各级将领早已丧失斗志。

  又由于崇祯帝不顾实情一味催促,洪承畴被迫放弃了“且战且守”的“持久之策”,率兵匆匆赶来,此时仅有三天军粮,眼看粮道断绝,将士大为恐慌,多有逃跑之心。

  在此危急时刻,久经征战的洪承畴召集诸将会议,提出决战突围方针。

  他说:“诸将当各自催促本部力战破敌,我们应迅速执行这一方法,解围就在此一举。”

  但诸将胆怯,不愿死战,主张逃回宁远。

  力主速战、昏庸无能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之亲信监军张若麒也反对决战,希望撤回宁远,这进一步让将士斗志涣散。

  洪承畴无可奈何,只好下令于明日突围,说:“以往诸位将领都说要誓死报效国家,如今正好有机会。虽粮尽被围,也应该明确告知诸位兵士:守是死,战也是死,如果奋力一战或许能够死中求生。我智术短浅决意孤注一掷,明天望诸位能够竭尽全力。”

  他分遣八总兵为左右路,准备于明日死战突围。

  皇太极于交战之后料定,明兵缺粮,夜里一定会逃跑,分遣王公将领进入汛地,阻截明兵。

  部署在明军的南面,济尔哈朗军攻锦州外城,截断松、杏间明军的联系,切断明军粮道,断绝洪承畴归路。

  二十一日,大同总兵王朴一回营便率本部人马首先趁夜突围逃跑,结果各处兵马在混乱中逃跑,骑兵和步兵相互践踏,黑夜中,明兵大乱,死伤无数,不能分辨是哪路兵马。

  总兵吴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总兵马科、李辅明等奔入塔山。

  洪承畴等人突围未成,困守松山城(锦州松山区松山镇),几次组织突围,皆告失败,不久明朝的粮饷断绝,城中粮食短缺。松山副将夏承德遣人密约降清,以为内应。

  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总兵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被杀,洪承畴、祖大乐兵败被俘至盛京,而吴三桂、王朴、唐通、马科、李辅明、白广恩等人逃了,其中吴三桂逃回了宁远,唐通逃回了密云,总兵杨国柱早前就战死了。

  三月八日,祖大寿率部献城归降,清兵占领锦州。

  吴三桂因为洪承畴昔日的赞赏和也曾小有战功,此次战败而逃,没被贬,反而被加提督,松锦大战之后,大明现存的第一将洪承畴和昔日袁崇焕手下的猛将祖大寿被俘,王朴、唐通、白广恩等之辈不堪重用。

  也就是说老一辈的良将差不多没了,同一辈的,也没有什么人比他更优秀的。

  于是,吴三桂,这个靠着父亲原锦州总兵吴襄和舅舅祖大寿的门荫,逐渐当上总兵官的官二代,才真正走到了前台,受到朝廷和崇祯的重视,随后便天下闻名,当然他的能力也是很出众的。

  至少在松锦之战中,他有过相比于其他总兵来说相对出色的表现,深得洪承畴的赞赏。

  但是他在大战中逃跑还是多为人诟病。只不过,崇祯朝已然青黄不接,没有什么人用了,崇祯不用他还能用谁,正如矮子里面挑高个。

  唐通被贬,但依然镇守密云。

  四月,清军又攻克塔山、杏山,并毁二城。至此,松锦决战以清军胜利告终,此战歼灭明军五万余人。

  在降服松山、锦州后,清军占领了除宁远外的明朝关外全部城镇。

  经此战,明军更加地元气大伤,再也没有能力与清军抗衡。

  也就在这个时候,在山东围剿李自成的傅宗龙、高斗光与李自成打了两年的仗,结果是明军大败,高斗光逃跑,傅宗龙宁死不降,壮烈牺牲。

  崇祯十五年,五月,李自成克济南,杀德王,李自成在济南称新顺王。

  从崇祯十四年三月到崇祯十五年五月,一年多的时间,好像都没有华国和天龙军的事,整个华国都在休生养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