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五凤山之战
随后,黄锦就被扔进了一座大宅子给软禁了,他的一切随从人员被关进了汉中大牢。
与此同时,陆峰按照国主的指示,派人秘密前往京城和他的老家接回黄锦的家人。
黄锦既然来了,那就由不得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了。
郭少杰如此安排,一来确实是惜才和念及师徒名份;
二来,也是为了救他,待到他和崇祯彻底翻脸时,黄锦恐为崇祯所害。
至于薛国观,在黄锦前来找郭子龙时,已被崇祯下了狱,或许是因五皇子一事遭到皇帝的记恨,又或者是有人密报,说薛国观曾与郭子龙走得近,具体什么原因不得而知,或许这些因素兼而有知。
而黄锦被陆峰软禁则逃过了一劫。
薛国观下台后,东林党人趁机施加影响,崇祯也觉得还是周延儒当首辅时国内情形稳定一些,遂有点想念周延儒,便下诏重新启用周延儒。
周延儒这个二十一岁时连中会元和状元的学霸级人物,后来的大奸臣又要再次入阁为相了。
远在成都的郭少杰自然不知道这些,就在他带领重新洗牌的成都府官员不遗余力地推行新政治理成都时,孙传庭和杨嗣昌的大战开始了。
有不懂军事的崇祯瞎指挥强令和不断催促杨嗣昌增援成都,又有对军事一知半解的杨嗣昌被张献忠戏耍了大半年,无处泄愤,突然冒出个郭子龙和天龙军,那些威名他不信,他信的是郭子龙不过是一介书生。
大半年寸功未立,立功心切,急于建功立业的杨嗣昌,高喊着消灭孙传庭,活捉郭子龙的口号,火速赶往成都。
在前进的路上,孙传庭围追堵截外加引诱,急于立功而且不知成都早已陷落的杨嗣昌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孙传庭所布下的口袋阵。
五凤山,这里是一片森林,在后世这里会成为五凤山森林公园,是简阳县重要的景点,简阳是成都的东大门,这里离成都城也就百里左右。
而如今的五凤山,因为长年砍伐和战乱并没有后世那么茂盛,这个时候不能称之为森林,而是树林,但作为战场,来个火烧也足够了。
某个山头上,孙传庭矗立在山头遥望着下面的树林,心中感叹不已,杨嗣昌害死了他的好兄弟卢象升,又协同高起潜,在皇帝面前进谗言,害得他蒙冤入狱,新仇旧恨今儿个该好好算算了。
更令他感叹的是,他的女婿郭子龙实乃当世奇才,他在成都运筹帷幄,选定了五凤山如此有利的地形,准备火烧五凤山,杨嗣昌上当了,这一次怕是要重演睢州之战的辉煌了,杨嗣昌插翅难飞。
自从参加天龙军以来,孙传庭连战连捷,战绩早已盖过他昔日的辉煌,一方面,有一个兵神一般的领导,另一方面,这支部队实在太能打仗了,有这样的明君,有这样的能战之兵,何愁得不到天下。
这个时候,孙传庭才发现参加天龙军是何等的英明,这还多亏了他的夫人和爱女。不然,孙传庭一代将才可能只能老死狱中。
杨嗣昌率领十万之众进了树林,这才陡然想起睢州之战,那一战,郭子龙以三万民工火烧李岩红娘子五万兵将。当时,杨嗣昌就吓出一身冷汗。
“孙传庭若用火攻,我命休矣。”杨嗣昌本来身体就有病,这么一吓,当时就吓得咳出了几口血。
随军而来的长子杨坦之大惊失色,忙扶住他,“父亲,您没事吧?”
孙传庭推开了他,“别管我,命令部队撤,快撤。”
杨坦之心知情形危急,急忙扯开嗓门大喊,“督师有令,后军变前军,撤,快撤。”
全军急忙调头往来时的入口奔去。
但还没有到达入口,就听轰隆隆巨响声传来。
“怎么回事?”
四川巡抚邵捷春,参军廖大亨,还有总兵官猛如虎都跑到杨嗣昌的跟前询问情况。
杨嗣昌哪知道怎么回事,他有种特别不好的预感,听声音是炸药,莫不会是孙传庭把入口给炸塌了吧?
入口本来就是狭窄难行的山路,一旦塌了,后果不堪设想,“来人,快去看看。”
本来是殿后的总兵官李国奇,现在成了撤退先锋,他最先了解到情况,骑着一匹快马奔来,“督师不好了,入口两旁的山头被炸了,中间的山路被山石堆得有两人那么高。”
“什么?”
杨嗣昌大惊失色,从马上摔了下来,还好杨坦之眼明手快,将他给扶住了,“父亲。”
这个时候,杨嗣昌只想哭,原来杨嗣昌和郭子龙一样是个老阴逼,将他给阴了,殊不知这本就是郭子龙的主意。
“完了,天要亡我啊!”
杨嗣昌脸色惨白,人也摇摇欲坠,但是他不能倒,他一倒全军就完了,在儿子的搀扶下,杨嗣昌强撑着,思考着接下来怎么办。
入口被炸了,后面肯定也有重兵把守,从入口处突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道路条件也不允许了。
那么只剩下分散突围了,他不相信孙传庭能将整个五凤山都围了,五凤山数万平方公里,可不是睢州的那个小树林。
想烧死十万人,杨嗣昌认为在这里不可能。
“突围吧,分散突围,跑出几个算几个。”听着诸将献计献策,杨嗣昌力排众议叹了一口气道。
杨嗣昌作出这样的决定是相当无奈的。
因为他太了解崇祯了,他死了没关系,崇祯必定会追封极高的荣誉并厚待他的家属,但如果这支部队打光了,他还活着,那么崇祯肯定会宰了他。
之前,被张献忠戏耍了大半年,杨嗣昌还一如既往地当督师,一如既往地深得崇祯的信任,究其原因,就是他带出来的部队并没有受多大的损失。
他要嘛和众将士一起死在战场上,要嘛就看有多少部队能活着出去,留给杨嗣昌的就只有这两条路了。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长子杨坦之,一丝悔意和疼爱从眼角流露了出来,坦之是他的小字,他的大名叫杨山松,取名时,就指望他如青松一般,屹立不倒,青云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