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3 章(1 / 1)

宋煦 官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含着冷意。

黄履摆了摆手,挥退了他们,看着桌上的空白公文,拿起笔,在扉页上写下了:御史台改革奏议。

朝廷改制,改变的,不止是原本的三省六部以及所谓的三司,慎刑司等奇奇怪怪的机构。御史台,作为最重要的监察机构,也在深入的改革中。

‘置在地方,辖于朝廷,小事裁决,大事转达。无碍各路,专于监察,事无巨细,清政安民……’

黄履神情肃色,边思边写。

政事堂。

黄履在走后没多久,到政事堂‘告状’的人就多了起来。又过了一会儿,各种奇奇怪怪的奏本,也是飞速而来。

章惇,蔡卞的值房在青瓦房,政事堂内的人不得而知他们的态度。

倒是文相公的值房,今日格外的安静。

往日里,文相公的值房是安静的,但来来往往办事的人也不少。可今天,鲜少有人踏足。

没来由,没人知道原因,就好像突然间变得冷清,门可罗雀了。

文峰成从外面回来,看着诡异的安静,不知为何脖子一冷,四顾的走入文彦博敞着门的值房。

文彦博倚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好似听到了文峰成的脚步声,淡淡道:“关门。”

文峰成神色一惊,连忙关好门,快步上前。

文峰成神色凝重,倒是没有惧色。他没犯错,那就不需要太害怕。

只是,什么事情,能让他太爷爷这般生气?

文彦博眼睛没有睁,语气中却难掩愤怒,道:“你的那个大爹爹,入京了。”

文峰成怔了下,继而陪着小心,道:“太爷爷,是我大爹爹做了什么?”

文彦博这次睁开眼,苍老的双眼里,都是愤怒,道:“他刚才出现在大街上,就是那应家人闹事的地方。”

文峰成也是心思通透之人,瞬间身体冰冷。

他看着文彦博,声音都在打颤,道:“太爷爷,我,那些人,是大爹爹招来的?”

文彦博冷笑,道:“他六十多岁的人了,全都活到了狗身上!他以为,他没有出面,章惇,蔡卞等人就查不到他?我都能知道,在这开封城,他能瞒得过谁!?蠢货!”

文峰成身体越发的冰冷,忍不住的向背面看去。

那是一道墙,可在墙的后面,隔着不远,就是青瓦房。

章惇,蔡卞等人知道了,他们现在在想什么?谋算着什么?

文彦博见文峰成少有的不镇定,表情又慢慢恢复平静,强压怒火,道:“不用那么担心。我还没死,你待会儿去找他,将他叫到府里。给我将他关到密室里,没我的允许,这辈子他就别出来了!”

文峰成心头还是阵阵不安,又走近了一点,低声道:“太爷爷,我大爹爹就是因为没官……才被人利用,不如,给他个一官半职,就在老家,不省心的多吗?”

文彦博眼神骤冷,道:“等我死了,你们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我没死之前,文家决不能因为你们而被抄家灭族!”

文峰成脸色大变,哪还敢为文及甫多辩解,慌忙道:“孙儿糊涂,这就去。”

文峰成说着,就快步转身,要去找文及甫了。

第五百七十一章 结束了

在文峰成走出政事堂的时候,文彦博轻叹一声,拿起拐杖,离开政事堂,转向后面的青瓦房。

青瓦房内。

章惇与蔡卞更加的忙碌,纵然再多纷扰,他们此时也算是棋手了。

大宋在他们的棋盘上,有两个巨大的支点,一个是开封府,一个是江南西路。

开封府,他们动手的早,基本上被他们牢牢掌握,而今,江南西路是重中之重,确实没想到,他们在江南西路点的火还没烧起来,‘旧活’已经延生到京城了。

裴寅的桌子,就在二人对面不远处,他低着头,忙碌着属于他的事情。

皇城司的触角遍布京城,文及甫出现在人群中,第一时间就汇报到了政事堂。

裴寅不敢抬头,余光更不敢乱动。

文及甫牵扯入应家人入京,不管是主谋还是协从,都将文家拉了进去。

那么,文彦博在这件事情上,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裴寅不敢多想。

他对面不远处的章惇与蔡卞,仿佛刚才没听见,专心致志的审阅奏本,书写公文。

只是过了不多久,一直坐在椅子上的裴寅,耳朵突然动了下,转头看去。

他看到不远处的文彦博,拄着拐,独自一人,向着青瓦房走来。

裴寅神情变了又变,不知道文彦博的目的,刚要起身。

章惇专注的看着的奏本,手却抬了起来,轻轻压了压。

裴寅立刻会意,无声的坐下。

蔡卞更是无所觉模样,认真的书写着什么。

文彦博拄着拐,慢慢走了进来。

青瓦房,静,静的不太寻常。

文彦博感觉到了,心里又是一叹,拄着拐,迈入青瓦房,在章惇,蔡卞桌子不远处的一张椅子坐下。

他抱着枴,苍老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道:“文及甫出现在街上,是给我去拿药。”

蔡卞放下笔,面无表情,道:“文侍郎六十多岁了,腿脚还能这么利索,孝心可嘉。”

文彦博下巴磕在拐上,道:“科举一事,我可以默认。”

“不够。”章惇语气平静。

文彦博道:“开封府的分地之类,我不持看法。”

“不够。”章惇抬起头,目光如剑的看向文彦博。

文彦博老脸抽搐了一下,淡淡道:“我不会答应你其他事情了。”

蔡卞倚靠在椅子上,神情漠然,道:“文及甫出现在那,确实很巧合。我们没有足够的理由对文家,对你出手。这不符合官家定下的‘团结一致’的铁律。”

裴寅不敢抬头。

三位大佬的对话,貌似平静,没有丝毫的威胁,彼此态度强硬,却好像又留有足够的余地。

裴寅却心头透亮,刀光剑影,暗藏杀机。

文彦博听着蔡卞的话,转头看过去,目光冰冷,道:“你想怎么样?”

蔡卞道:“官家要求朝廷团结一致。”

文彦博面无表情,转向章惇道:“你应该很清楚,有些事情,我可以让步,有些决然不可能。哪怕文家覆灭,我也绝不答应。”

文彦博没有说具体不答应什么事,但显然,他有底线,并且十分坚定的恪守。

章惇剑眉犀利,直接道:“我要朝廷团结一致。还有,京城里不能再乱了。我们的主要精力,要集中在开封府与江南西路。开封府试点已经两年了,正是最关键的时刻。开封府试点,积累了诸多经验教训,要开启另一个试点,就是江南西路。以江南西路为最后的试验,而后推行全国。力争在五年内,初步完成第一目标,就是户丁,田亩等事情上,要有一个结果……”

章惇没有惜字如金,说的很多。

裴寅坐直身体,表情严肃,认真的记录着他们这次谈话。

这些,要封档留存,并报送垂拱殿的。

文彦博慢慢闭着眼,脸角铁青,似有愤恨一闪而过。

蔡卞没有说威胁的话,章惇更没有。

蔡卞面无表情,双眼冷漠的一直注视着文彦博,将他的表情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