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卫那边正在探查,是否是被辽国悄悄抓了。”
赵煦只是一思忖,道:“辽国虽然愤怒,却不会失去理智。王存应该无碍,晚些时候提醒我,我要与枢相,许相公谈谈,在北方给辽国施加压力。”
“是。”陈皮认真记下。
赵煦看向宫门外,依旧一片漆黑,但想必各衙门的人已经开始动,准备入宫了。
赵煦看向更远处的南方,自语般的道:“宗泽到了洪州了,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宗泽率领虎畏军抵达江南西路,可以想见,迎接的必然不是万人空巷的迎接,而是如同潮水的反对,攻讦。
他在江南西路,定然寸步难行,能不能撑得住都两说。
毕竟,他前任,贺轶就在死在那里。
陈皮看着赵煦在暗夜灯光下有些隐晦的侧脸,神色不动,轻轻低头。
赵煦自语了一句,便继续走,来到了紫宸殿后的后殿。
这是他以及历代帝王上下朝,中间停顿,休息的地方。
时间还早得很,赵煦就在后殿坐下,让人上茶,便拿过礼部纂修的《神宗实录》。
司马光等人纂修的‘神宗实录’里面充斥着偏执的观点,不够可观,是以赵煦命礼部重修。
即便是重修,赵煦对其中的观点依旧不认可。
这是‘新党’重修的,其中的偏颇,有些地方比‘旧党’还要过。
是以,赵煦之前命翰林院单独编纂。在翰林院的没出来之前,赵煦通过看着一份,可以了解过往,也能看出‘新党’的一些真实想法。
陈皮侍立在一旁,安静无声。
不多久,就听到紫宸殿内有脚步,来来去去,很是忙碌。
赵煦头也不抬,只是偶尔喝口茶。
又过了一阵子,后殿内,开始出现一丝光亮。
陈皮看了眼烛光,继续立着。
而这时,御史台的监察御史,正在宫门口监察入宫的各级官员。
他们要检查这些人的衣着,仪容以及是否深藏利器之类。
经过一番严密检查,他们才被陆续放进宫,在监察御史的引领下,来到大庆殿前。
在这里等候宣召,而后才能进行前进,去往紫宸殿。
这些,都需要卡一个时间,不到时间点,不允许动作。
章惇,章楶,蔡卞,文彦博,李清臣,许将,林希等人站在前面,身着正式官服,纱帽,神情肃然,腰杆尽力挺直。
好长的时间过去,宫里钟声响起。
有黄门急匆匆跑过来,宣了一声,引领他前往紫宸殿。
第五百四十六章 昭告天下
来的朝臣,分做两队,并非是文武,而是以品级来区分。
并且,武臣十分的少,因为他们大部分驻外,同时,朝廷的文官,在以无意般的刻意将武臣排斥在朝廷大政的决策圈外。
一大群人来到了紫宸殿前,他们需要继续等待时间,才能进入紫宸殿内。
黄门站在殿外两侧,还有监察御史,侍御史等分立。
这些都是正常的,令不少人皱眉沉脸的是,有紫衣金腰带的侍卫立在更远处一点,要配环刀,无形的散发着锐气。
一些人无声对视,目露冷意。
在这里的,大部分是‘新党’,但即便是‘新党’,对这个皇城司也是深恶痛绝。因为这个机构不讲规矩,没有人情味,杀戮过重,令人心生忌惮。
皇城司的司卫对于这些目光无所觉,他们是特殊机构,只听命于官家,见官大一级!
一众人对视着,也无心计较这些,立在原地,先是看向还未开门的紫宸殿,而后又是前面的那些大人物。
‘绍圣新政’,不同于‘新法’,里面有着众多哪怕是‘新党’都难以接受的内容,比如‘军改’,比如‘朝廷制度’、‘地方制度’,也比如减税,比如事关诸多祖制。
‘你们也怕不好受吧,哼!’
有人心里,快意的想着。
确实有太多的目光看向章惇,蔡卞等人,揣度着他们的想法。
到了这个时候,‘新旧’两党的大佬们,怕是都激动,忐忑参半吧?
天色逐渐的亮起,又等了好一阵子,紫宸殿的大门,吱呀呀的打开。
众人抬头看去,里面一片幽暗,什么都看不清。
大门虽然推开了,依旧还不是进入的时候。
黄门一直在看着时间,等候着钟声。
后殿,赵煦合上了《神宗实录》,抬头看了眼外面,道:“还有多久?”
陈皮连忙道:“官家,离辰时还有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
赵煦看了看身上的衣服,觉得有些笨重,还有些冷,道:“在殿里放几个碳炉,火旺一些。”
“是。”陈皮答一声,就转身叫过黄门,低声吩咐。
这样苦等,赵煦有些百无聊赖,又把《神宗实录》拿起来看。
作为一本皇帝的盖棺定论之作,里面的用词是十分谨慎,考究,佶屈聱牙,赵煦需要十分认真去看,才能明白其中意思一二。
紫宸殿外。
章惇等人也在等着时间,心里各有所思,计较万般。
今天是一个开始,一个前所未有大变革的开始。
同样,也是最为艰难的开头。
不说今天会不会有人出幺蛾子,单说今天之后,朝野必然炸开,对于‘绍圣新政’的抵制,将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
如那些人所想,章惇,蔡卞等人心头既高兴也忐忑。
他们走在一条,未知前途的路上。
他们的前辈,王安石已折戟沉沙。
文彦博拄着拐,低着头,仿佛在假寐。
苏轼等人,抱着板笏,面无表情。
林希,李清臣,许将等人,则平静如常。
属于中层的曹政,吴居厚等人,相对更为轻松,巨大的压力,还没有落到他们肩头。
更低一级的官员,就更显轻松,不少人还面带笑意。甚至于,有人打着瞌睡,站立在那轻轻打鼾。
咚咚咚
宫里的钟声,突然响起。
沉闷,清脆,有力,在宫里回荡。
童贯快步从里面出来,站在台阶前,高声喊道:“入殿!”
于是,章惇,章楶领头,文武官员,手持板笏,一步一步向前,踏上台阶,迈步入殿。
紫宸殿,真的是非常的小,占不下多少人,在童贯的安排下,才勉强站下,但也有不少人站在门边,十分拥挤。
后殿。
赵煦将一切动静尽收耳内,他坐着没动。
虽然朝臣们到了,按照规矩,他还得再等小半个时辰到辰时,这才能准时上朝。
直到辰时的钟声响起,赵煦这才起身,整理下衣服,从紫宸殿侧门进入。
赵煦一进入,群臣抬手,等赵煦坐下,齐齐而拜。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声音洪亮,在紫宸殿环绕不休,久久不绝。
赵煦坐下后,看了一眼众人,神色威严,肃穆,道:“众卿免礼。”
“谢陛下!”
众臣朗声应着,直起身,放下板笏,目视赵煦。
赵煦坐定,等朝朝臣都起身了,认真的再次看了一遍,沉声道:“宣诏。”
陈皮站在丹陛之上,俯瞰群臣,从身旁黄门举着的盘子里,拿出一道诏书。
这是既定的流程,因为担心有人出幺蛾子。
章惇,章楶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