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5 章(1 / 1)

宋煦 官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现在的宗室情况,几乎是板上钉钉的未来皇帝。

后宫里有些人不安静,忍不住做些什么,也并不令人意外。

“大赦的事,你怎么看?”

赵煦双手轻抱着权哥,直接点入正题。

孟皇后嘴唇咬了咬,忽然跪了下来,道:“臣妾死不足惜,也不为己。臣请只想给权哥一个体面。”

‘体面’,就是字面意思,人都需要体面,皇家更需要,皇嫡长子必须有!

而作为嫡长子的赵权,母族是‘罪臣’,没有大赦,他将顶着这顶帽子一辈子,还会影响他的将来。

赵煦看着努力翻身的小家伙,点头道:“我能理解你的的想法,你的做法也没什么错。宫外的青云观要年终打醮了,你安排那三个美人都去吧,过年以后再回来。”

赵煦的宫里,只有一后三美人。

孟皇后一怔,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赵煦。

“但高家,孟家,燕王等人不赦。”

赵煦又接着说道。

孟皇后双眼有些红,躬着身,咬着嘴唇没有说话。

她的尴尬境地,将来,要延生到她的儿子,权哥身上了。

这一刻,她有些怨恨,怨恨孟家为什么是‘旧党’,怨恨她为什么入宫,为什么成了皇后,怨恨为什么会有党争。

赵煦对于赵权,心里自然有安排。

他的安排,必然与孟皇后是冲突的,所以他没有与孟皇后解释,道:“这样吧,慕古与章家小姐的事,朕会帮他促成的。”

孟皇后心里又苦又甜,慢慢跪下,道:“臣妾知错。”

赵煦伸手,将她拉起来,坐在床边,擦了擦她脸上的泪,道:“行了,恩恩怨怨,我会了结,不会传给权哥。”

孟皇后抿了抿嘴,嗯了一声。

她心里其实很清楚,厮杀了这么多的年‘新旧’两党,哪里会这么容易结束。

她的儿子,将来肯定还会深陷党争旋涡,尤其是嫡长子这个敏感的位置,会比她艰难一千倍,一万倍!

……

刑部。

刑房内,一大群人议论纷纷。

“我敢说啊,大相公肯定震怒!”

“为什么啊,皇后娘娘只是打死几个宫人,大相公生气也生不到宫里吧?”

“你懂什么啊,现在时机都微妙啊,皇后娘娘来这么一出,一定做给别人看到的,你猜猜,做给谁看,总不能是官家吧?”

“不是官家,就是大相公了……”

“那是自然,我敢说,后面肯定还有事情……”

“什么事情?”

这时一个穿着员外郎官服的中年人走进来,冷声道:“你们是闲着没事,所以开始议论皇后娘娘,大相公,还捎带上官家了吗?”

一群人脸色大变,连忙站起来,躬着身,道:“见过李员外郎。”

李员外郎神情阴沉,道:“再让我听到一次,全部送你们乡下看坟!”

“是。”

一群人吓了一大跳,纷纷逃开。

“朱勔,你站住。”李员外郎叫住了中间一个。

这个人高个白净,生了一副好皮囊。

朱勔有些害怕这个不苟言笑,处事严厉的李员外郎,低头躬身,姿态摆的极低,道:“小人知罪,请员外郎大人不记小人过。”

私底下议论朝野大小事情,几乎是各个衙门公开的日常活动。

李员外郎打量着朱勔,背着手,淡淡道:“你是从开封府下县来的,你之前是开封府人?可曾读过书?”

朱勔之前是在鄢陵县,因为在推动土地丈量上,行事果决,凌厉,得到知县葛临嘉的推举,来到了刑部,任开封府十二个副巡检之一。

朱勔不清楚这李员外郎为什么这么问,小心翼翼的道:“是,小人是开封府人,从鄢陵县上来的。读过一些,识得字,没有功名。”

李员外郎又审视了他一眼,道:“若是刑部派你去江南西路,你可愿意?”

第五百零九章 来了

朱勔神色微惊。

这是贬谪他吗?

江南西路,是在江南腹地,虽然人文翡翠,但着实不繁华!

朱勔慢慢抬起头,陪着笑,道:“员外郎,小人自小父母双亡,家里也没什么人了,还在御街上还有一个铺子,晚上小人将契书……”

“胡闹!”

李员外郎冷哼一声,威严道:“你以为本官是在向你索贿吗?我就问你,江南西路,你去还是不去,不去,就在开封城待着。去,就任洪州府巡检司巡检。你自己考虑吧。”

说完,他一甩袖子,径直走了。

朱勔站在原地愣神。

去洪州府任巡检,品阶肯定是升了。但相对于开封府的副巡检,还是有种流放,明升暗贬的意味。

朱勔想不通,却越发担心,左思右想,急匆匆出了刑部,找人求救去了。

政事堂内。

这里目前只有文彦博的值房在这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政事堂莫名的流动着一丝寒意,以往没有相公在,官吏里来往自有,整天都是声音。

现在,静悄悄的,除了偶尔的脚步声,几乎没有其他声音。

文彦博的值房内,文峰成恭谨的站在文彦博的桌子前,将宫里宫外的事说了。

文彦博双手抱腹,依靠在椅子上,闭着眼,仿佛在假寐。

过了许久,他道:“皇后娘娘也忍不住了。”

文峰成看着文彦博,轻声道:“是。我感觉,好像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文彦博呵笑了一声,依旧闭着眼,道:“‘绍圣新政’将所有人都圈了进去,若不是官家亲政前后清理的太过血腥,现在跳出来的人,不会比神宗朝少。”

赵煦的杖毙,吕大防的下狱死,以及诸多相公,大臣的下狱,着实将大宋朝野那种躁动不安的情绪压住了相当一部分。

文峰成道:“除此之外,户部那边传话来说,要将涉及田亩与税赋的新法送来,请太爷爷审定。”

文彦博闭着眼,道:“章子厚不如王安石,王安石不会用这样直接的手段,徒让人笑话。你拟一道奏本,说一说田亩的弊端,请求朝廷改革。”

文峰成头皮骤紧,‘土地’几乎是整个大宋人的命根子,朝廷要动,必然会是地动山摇!

朝廷真的能控制得住局势吗?历朝历代无不是因为‘土地’二字败亡!

而他的太爷爷,要扛起‘均田法’的大旗,将会是天下人的矛头集中第一人!

这种事,不论成败,他太爷爷以及文家都不会有好下场!

文彦博见文峰成不应声,睁开眼看向他,道:“莫要多想了。夏辽的使臣什么时候到?”

文峰成也不敢多想,连忙道:“他们送来的国书,说是三天后,二十九。”

文彦博神色不动,道:“他们卡的好时机。我以前去过辽国,见过辽帝。我确实是最适合接见的人,他们到了,你先去摸摸底。”

文峰成更加不安了,走近低声道:“太爷爷,官家与大相公等人,对夏辽都有开战的意图,您,打算怎么办?”

文彦博看着他,道:“依照我的本心来。”

文峰成脸色凝重了,道:“这样,会不会令官家厌恶?”

文彦博神色认真起来,道:“你要学会揣摩上面的心思,官家的心思,还有章惇等人的心思。章惇确实在给我挖坑,但官家默许,就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