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吏应声,出去安排。
梁焘与杨畏对视一眼,心神不自觉紧绷。
随着官家的逐渐放权,这位火爆脾气的章相公的獠牙逐渐显露了。
章惇脸上的凌厉之色越来越重,忽然转头看向蔡卞,道:“弹劾的人越来越多了?”
蔡卞放下笔,道:“每天五十本以上,几乎什么事情都有。重点还是改制以及环庆路以及对你我的攻讦。”
章惇哼了一声,道:“我看他们是觉得官家太宽宥,觉得我们忙于政务顾及不到他们,蹬鼻子上脸了!拟定一个名单,我通通送他们去琼州!”
梁焘吓了一跳,连忙道:“章相公,这个……有些不妥吧?”
宋朝以往是不杀士大夫的,下狱的也不多,几乎都是流放。元祐年间,开启了流放岭南的先河,已经算是严厉。而流放到琼州,也就是后世的海南岛,那是最严厉的处置!
如果大规模流放去琼州,朝野非炸锅不可!
蔡卞跟着就道:“不妥!我们要争取支持,不能将所有人都推到对立面,还是要张弛有度。”
章惇仿佛没有听到他们的反对声,道:“外面流传着环庆路失利的消息?再侧面刺激一下,我看看都有谁跳出来,先拿一批做警告!”
蔡卞与杨畏,梁焘对视一眼,皆是沉着脸。
章惇太过强势,与官家的想法最为接近,没有官家出面,他们别说对抗了,就是反对都做不到。
章惇眸光灼烈,杀意时不时闪动。
很多人都说章惇是携着怒恨归朝,确实也是这样,他自己内心清楚。
‘旧党’太过卑劣,突破了以往斗争的默契,大搞诛连,流放,逼死了太多人!
章惇回京的时候就已打定主意,一定要清算‘旧党’,彻底完成变法,令‘旧党’再翻不了身,无法再废除他们的新法!
若不是赵煦一直压着,他早就将动手,大规模流放‘旧党’了。
“章相公,林尚书来了。”文吏出现在门口抬手道。
蔡卞一怔,道:“这么快?”
文吏道:“林尚书本就在入宫的路上,小人迎到了。”
章惇道:“让他进来吧。”
文吏应着,一脸瘦长,漠然,高大的吏部尚书林希随后进来了。
他扫了眼众人,抬手道:“下官见过章相公,蔡相公。”
章惇直接道:“考铨法要尽快,另外,裁减冗余官吏,你做的怎么样了?”
林希面无表情,瞥了眼杨畏等人,直接道:“按照吏部的规划,一府设知府,同知,通判,外加工刑礼等六房,县相仿。依照此改制,全国要裁减一万余人。若是道,路外加军队等,裁减可能超过两万。”
梁焘,杨畏听着面面相窥,他们还是第一次知道吏部有这么大的计划。
要知道,宋朝在册的官吏,在四万人以上,而不在册且由享受朝廷俸禄的,可能要翻倍,甚至翻好几倍。
林希说裁减两万,真实裁减的可能超过五万!
这样大的数字,哪怕朝廷这边强行通过了,地方上决然不会顺畅!
他们甚至是可以想见地方上对付朝廷的各种手段了!
朝廷与地方对峙,依照朝廷现在这种体制,只怕地方越发糜烂不堪,受苦受难的只会是百姓!
章惇听着,倒是微微点头,道:“不错。实话告诉你们,环庆路大胜,夏人已经被赶出环庆路,并且环庆路夺回了数十城寨,而今,宋夏攻守易转了。”
林希,杨畏,梁焘等人还不知道,听着是又惊又喜,他们为此一直担心着,没想到二位相公这么沉得住气,一直瞒着他们!
林希表情向来淡漠,眼神异色之后,就道:“相公要借此做些什么?”
章惇直言不讳,沉声道:“第一,废除三衙,三衙权力分割给兵部与枢密院,完成朝廷改制的最关键一步。第二,章楶任枢密使。第三,对各路军队进行改革,尤其是北方九路。第四,拓展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以及影响力。第五,进一步打击‘不法’之徒。”
林希三人静静听着,面色各异的心里飞速思索。
章惇说的五件事,每一个都不简单,每一个都会令朝野沸腾。
现在的朝野已经是如同一锅沸粥,这样横冲直撞下去,不怕炸锅吗?
林希神色若有所思,继而就道:“新的考诠法会在一个月能完善,递交政事堂。裁减冗余,吏部可以趁着年终考核来做。”
章惇对林希这样的态度十分满意,这也是他将林希放在吏部尚书这个重要位置的原因。
章惇目光凌厉,语气铿锵如刀兵,道:“好!官家下了四个任务,改制、吏治、税赋、土地,虽然是简单四项,里面包含的内容着实太多,你们六部要详细商议,既要拟定法度,也要有具体的施行策略。更要吸取熙宁年间教训,这一次,我们一定要成功,不成功便成仁!”
听着章惇如同宣誓一般的话语,梁焘,杨畏脸色惊变,当即抬手,道:“下官领命!”
第一百八十六章 好一张大网
章惇磨刀霍霍,杀气腾腾。
这会儿,赵煦正在庆寿殿与朱太妃用膳。
朱太妃没了前几日的不善,几次欲言又止也没说出口。
赵幼娥小身子坐的笔直,一脸的紧张不安,时不时偷偷看向赵煦,赵煦一看过来又连忙低头。
赵煦对于小丫头的心思以及赵佶赵似偷偷出宫是心知肚明,没有点破,给朱太妃夹了个菜,笑着道:“小娘,多吃一点,您最近都瘦了。”
朱太妃近来确实有些神思不属,看着赵煦的关心之色,她勉强一笑,道:“好,官家你也多吃点。”
赵煦见朱太妃还是不肯说,应了声,而后斟酌着道:“小娘也不用担心那么多,政事错综复杂,以后我不会让人再来打搅小娘的。”
朱太妃听着,张了张嘴,少有的轻叹了口气,道:“我不想打搅你的政务,只是有些事情,千万要慎重。”
赵煦隐约能猜到是什么事情,笑笑没有多说。
赵幼娥越发的紧张,一直紧抿着小嘴。
赵煦只当没发现,陪着朱太妃吃饭,不动声色的开导她。
……
又过了几天,开封城里关于‘环庆路大败、开封城危急’的谣言四起,盖过了所有事情。
不知道多少人辗转反侧,恐惧难眠,甚至要居家南下避难。
这时,一道来自杭州府的奏本,震动朝野。
这时杭州知府王存的奏本,他将近来发生的所有事情进行了梳理,从苏辙死,吕大防下狱,再到改制以及环庆路一战,通通归结为‘佞臣弊政,厄需归正’,以相当锋利的笔锋,将事情梳理的相当清晰,有条有理,字字句句都是冲着章惇以及‘新党’去的。
王存在元祐二年是尚书左丞,‘副相’,就差一步拜相,因为被蔡确所弹劾,吕大防等人所忌,这才一直流放在外。
而今‘旧党’在朝中的大佬凋零殆尽,这位远在杭州的‘王相公’,自然是众望所归,奏本一出,朝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