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后面必然从者云集,朝廷以及官家的压力骤然大增!
赵煦再次看着这道奏本,心里沉吟不绝。
改革,虽然是少数人的作为,但必须要团结能团结的势力,争取最大的支持,单靠少数人的强行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不断凝聚、扩大共识。
偏偏就是,现在的改革,不止牵扯持续多年的党争,其中还有学术方面的争端。
学术方面的分歧,辩不出是非多错,双方又寸步不让,最难处理!
赵煦沉思良久,双眼泛起冷色,自语道:“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再换人!”
陈皮在一旁听着,神情发紧,他感觉到了杀气。
不等他有所反应,赵煦忽然道:“你见过蔡攸了?”
陈皮连忙躬身,道:“是。已经交代了。”
“过来。”赵煦从抽屉拿出一张纸。
陈皮连忙恭谨过来,伸过头。
赵煦眯着眼,在他耳边说了很久,最后递过一张纸,道:“将名单交给他,给我盯紧了。”
陈皮脸角绷的直直的,心里惴惴,浑身发冷,等赵煦话音落下,连忙接过那份名单,道:“小人遵旨!”
赵煦面无表情的摆了摆手,将文彦博的奏本放入抽屉,继续批阅起来。
不久之后,蔡攸就被陈皮叫到了他的房间。
陈皮的房间并不大,一进一出,一个卧室,一个客厅。
陈皮坐在凳子上,神色淡漠。
蔡攸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陈皮等了一阵子,才道:“贪污点官家的钱,假公济私杀几个人,打击报复一些人,不算什么事情。”
蔡攸头上冷汗涔涔,浑身抖个不停。
陈皮刚才说的,全部都是他隐秘的事,只有他的两个心腹知道!
这些事情,足够令他死无葬身之地!
陈皮说不算什么事情,蔡攸可不敢真的当真,头磕地上,颤声道:“公公,小人知罪,还请公公恕罪!”
陈皮瞥着他,不冷不热的道:“起来吧,官家要想治你的罪,你早就死八百回了。”
蔡攸内心颤栗,浑身冰冷,慢慢起身,脸上一片苍白。
陈皮见他这副模样,直接道:“听好我下面的话。”
蔡攸连忙躬身,满脸紧张肃谨。
陈皮不喜欢蔡攸,这个人太过无耻,连亲爹都能出卖,还有什么事情是干不出来的?
陈皮漠然道:“继续扩充皇城司,除了人手,衙门,监狱也要扩大。另外,西京,南京要建分司,归你节制,人守由你招募。”
蔡攸神色微惊,抬头看向陈皮。不处置他,还给他增加权力?
陈皮迎着他的目光,双眼冷冽,道:“没有官家的允许,你要是再敢乱来,我就将你带进宫,在身边看着!”
蔡攸觉得裤裆一凉,噗通一声跪地,急声道:“小人遵旨!”
陈皮冷哼一声,道:“带上这份名单,滚!”
蔡攸连忙上前拿好桌上的名单,连滚带爬,急匆匆的跑了出去。
陈皮不喜欢他,等他走了,喝了口茶,道:“你都听到了?”
南天友从帘子后出来,神情万分恭谨,躬着身道:“小人听到。”
陈皮看了他一眼,神色缓和一点,道:“你还算懂事。我已经让人给你重新找了个地方,你的人从今天起,与皇城司分开,各行其是,懂了吗?”
南天友不动声色的并了并腿,道:“小人明白。”
陈皮想着赵煦的交代,道:“你们暂时低调一些,在夏辽各处重镇,京都想办法组建分司,一定要隐秘,安插探子,收买他们的文臣武将,收集有用的消息……”
南天友仔仔细细的听着,一脸肃色。
陈皮说了好一阵子,忽然道:“官家口谕:你们的编制暂且不给,低调一点,一切费用由内库出,不受任何衙门节制,奉旨行事。”
南天友神色一震,猛的单膝跪地,沉声道:“臣南天友遵旨!”
陈皮看着他,暗自点头,至少比蔡攸顺眼多了。
……
几天之后,开封城没有再下雨,积水消退的差不多,黄河中游被控制住,朝野皆是松了口气。
苏颂,章惇相继启程回京,许将,杨畏等人依旧在第一线指挥。
这还不到八月,雨季并未过去,还不能放松,并且善后也有很多事情需要他们坐镇处理。
苏颂,章惇还没有回到开封,御史台接到了一个极其棘手的案子。
这个案子非常的特别,不止令御史台棘手,三法司的大理寺,刑部都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个案子的特别之处有很多,第一,这个案子就是一个普通民女的‘伤人案’,它不是因为眼下的党争催发出来的,却又关乎于党争。
第二,这是一个陈年旧案,发生在神宗朝熙宁元年,离现在有近二十五年!
第三,这个案子牵扯到了王安石,司马光以及神宗朝以来的几乎所有的大人物!
另外,也包括神宗皇帝!
这个案子,极其的错综复杂,反反复复,起起伏伏,由普通案子而出,却被卷入了党争中,‘新旧’两党为此相互争论,攻讦长达十多年!
便是赫赫有名的——登州阿云案。
第一百五十二章 形同谋逆
登州阿云案。
起因是一个名叫阿云的少女,被逼迫嫁给一个奇丑的男子,阿云不从,却被捆着送到了夫家,遭到未婚夫折辱,气愤不过,拿刀砍伤了未婚夫,断了其一根手指。
随后,夫家报官,阿云供认不讳,知县于是以‘谋杀亲夫’判了死刑。
案卷上到知府,登州知府以阿云是在丧母守孝期间,强行被婚配,认为这段婚姻违背礼法,婚姻无效,不能以‘谋杀亲夫’论,并且人没有死,所以免了阿云死罪,报送大理寺批复。
大理寺却认为‘违律为婚有实,谋杀亲夫不假’,判了阿云绞刑。
登州知府不服,并加阿云有‘自首’情节,坚持免去死罪,再次上书。
继而,党争起。
‘新旧’两党各有大佬卷入,开始了在朝堂上的争论,官司一路打到了刚刚登基的神宗皇帝跟前。
神宗皇帝见两厢争执,将案子交给了刑部。
而刑部也站在大理寺一边,指责登州知府为阿云开脱,再次判了死刑。
这一举动,陡然加剧了党争,王安石,司马光两大巨头出面,在神宗面前相互辩驳,各自所属交相攻讦。
随后,朝廷的大佬们纷纷站队,陈升之、韩绛,吕公弼支持王安石;而文彦博,富弼等支持司马光。
一个个全都德高望重,是当朝相公,普通案件变成了党争的借口。
这些大佬们相互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持续争斗了一年多。神宗皇帝看不下去,想要了结,几经反复后,支持了王安石,历时两年后,神宗皇帝以特赦的方式,赦免了阿云,使得阿云可以归家,重新嫁人,结婚生子。
按理说,这个普通的案件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司马光等人并未放弃,在二十多年后,神宗驾崩,赵煦继位后的元祐初年,司马光命人将已四十多岁的阿云再次逮回,判处了绞刑,当月行刑!
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