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1 / 1)

往事百语② 周远廉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禁想起三十七年以前的一段往事。

那时晶体管收音机才刚刚上市,价值不菲,我有缘蒙受馈赠,令大家羡慕不已。隔天,一名信徒来普门精舍礼佛,看到这台小巧的晶体管收音机,便借来把玩,我见他爱不释手,当下就决定送给他,他一脸错愕惊喜的模样,至今回忆起来,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所以,我深深感到“欢喜”实在是人间最宝贵的财宝!一个人纵使是富甲天下,地位崇高,一旦失去了欢喜,人生还有什么意义?而惟有喜舍结缘,我们才能共同享有这份人间至宝。

经云:“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于此得到明证。因此,我不但自己广结善缘,也乐于促成别人的布施。我在佛光山设置慈悲基金会,为十方代募善款,统筹计划,捐助各项慈善事业。我也曾经两次派人为曹仲植先生送款到江苏金山寺,满其所愿。佛光山在海外建寺,我虽有意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但是终究拗不过当地人的好意,故而从善如流,由大家共襄盛举,凡此都是为了想将欢喜布满人间。

年少时,曾在经典中读到普贤菩萨恒顺众生,须菩提不逆人意,自忖虽无上善根器,但愿勤行效法,数十年以后的今天,自认也有少分相应。多少年来,弟子们找我解决困难,我未曾辞却;各单位请我前往巡视,我也无不从命;甚至对于晚辈的善心好意,尽管心中不以为然,我也宁己受苦,未曾说破。

记得多年以前,侍者看到我的罗汉鞋已经破旧,而且容易进水,好意买了一双新的布鞋给我,但是尺寸太小。我为了不让他难过,只好每天穿着忍痛走路,直到穿得脚踝皮破血流为止。

近几年来,我常趁各地弘法之便,前往别分院巡视,弟子们为我准备的饮食,有炸的、黏的、甜的、酸的,有照食谱做成的,有从素食馆里拿来的,虽然不合胃口,但是看到弟子们那么用心地准备了一桌,也不忍苛责,所以都很耐心地吃完。

过去每逢生日那天,想到母亲当年生育的痛苦,不免悲恻,所以目睹徒众们为我张罗庆祝,反而心中不喜,因此总是拂袖而去。直到六十六岁那年,忽然想到人不是只为自己而活,我应该给好意来山祝寿的信徒一些欢喜,因此立即改变主意,邀请千余名六十六岁的信徒欢聚一堂,以酥酡妙味热忱款待,并且为他们开示佛法,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法喜之乐胜于世俗之乐”,但看寿星们感动得喜极而泣,不忍离去,我深深地体会到:真正的欢喜,是要在众生身上求得。真正的欢喜,是从真理中发觉内心的宝藏。

佛教说:“生死一如。”我们在生时固然要将欢喜布满人间,死后又未尝不可呢?数年前,我率领弟子们签下捐赠器官的遗嘱,希望自己百年以后,还能废物利用,遗爱人间。多年以来,我在奔波弘法之余,利用片段时间著书立说,无非也是想借此将毕生处世经验与修行心得公诸社会大众,为后辈子孙指引正路。

我一生致力干散播欢喜,自己也从中获益甚多。近来,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将我过去几年来的日记取其精华,重编成上、下两册,并且将书名定为“欢喜人间”,简短的四个字,道尽我毕生的欢喜哲学,也说明了人间应该是欢喜自在的。

今日的社会尔虞我诈,暴力充斥,这些都是由于人类的心灵枯竭,以致于不能将人性中最尊贵的欢喜心展现出来。因此,对于到处可见的乱象恶习,我们与其痛心疾首,倒不如平心静气地自我期许:从今天开始,尽一己之力,将欢喜布满人间!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

有佛法,就有办法

在我这一生中,俗家父母生养我的色身,固然劬劬劳苦,但十二岁出家以后,佛教却给予我教育,长养我的法身慧命,让我受用不尽,更是功德巍巍。我在佛教里近一个甲子,深深体会出佛法的妙处,如果有人问我佛法有什么妙处?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有佛法,就有办法!”

年少在丛林参学时,我发心下山为信徒诵经,经常早出晚归,穿越野狼出没的荒郊,同学们都说我勇气可佳,其实那是因为边走边默诵“六字大明咒”所带来的力量。随着年纪的增长,慧解日增,从虔诵《维摩诘经》、《药师经》中,我勾勒“人间净土”的蓝图;在受持《心经》、《金刚经》时,我享受“以无为有”的法喜,没想到日后这些经文都成为我弘法利生的资粮,所以“有佛法,就有办法”应世度众。

古德常常勉励后学:“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对于这句话,我的体验最多。记得刚入佛学院时,才十来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难免心烦气躁,口没遮拦,后来借着精进念佛,我减少了妄念烦恼,道业也逐渐成长。

一九五三年,我在宜兰雷音寺主持佛七时,突然感到身心俱泯,大地空旷,此后耳边佛号声不断,有时即使在室内行住坐卧,但是外面的人说话、走路,我都清清楚楚。有一次,我在大仙寺主持佛七,居然有人听到我在睡觉时念佛,声音了了分明。还有一回,普门寺举行佛七,两只鸟儿竟然飞进大殿,与我共念佛号,应和有致,经云极乐净土水鸟说法,诚信然也。

直到现在,无论坐车行步,我都习惯称念佛号,路旁一畦畦田地、一棵棵树木,也都成了我的方便念珠。我从正念,念到无念;从妄心,念到一心;从无念而念,到念而无念;从有人有我,念到无人无我;甚至念到时间、空间、天地万物都为之一空,阿弥陀佛好像在我身上活了起来,极乐世界似乎就在当下。我深深感到只要“有佛法”,我们就“有办法”在娑婆世间开创净土。

宗教上的体验,长养我无比的信心,我深信只要大家奉行佛法,启发本自具有的佛性,一定能共成佛道。所以,在弘法生涯中,无论遭逢多少冤屈,我始终没有退心,不管遇到多少阻难,我也没有忘记弘法的使命。

记得四十年前,初到台湾时,欲食无饭,欲眠无榻,有人说:“现在佛教衰微,耶教盛行,不如改变信仰,或许比较容易生存。”我以斩钉截铁的口吻告诉他:“即使佛陀现身,亲自叫我易服改信,我也不从!”四十年后的今天,佛教不但在台湾的发展盛况空前,即便在耶教为主的欧美国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力。

《华严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的心中本自具足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