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国家荣誉,他的生死由不得自己。医学家奇塔莱醉心于脑科学研究,利用政府不择手段保护斯里尼瓦桑生命的态度,说服有关部门支持他进行手术,将博士的大脑取出来,靠生命维持系统存活,并继续统一场论的研究。斯里瓦尼桑当然不愿意让自己变成实验白鼠。但在威胁和蒙骗之下,他的大脑还是与身体分了家。在科学家求知欲的支配下,仅存大脑的斯里尼瓦桑最终还是完成了统一场论的研究,但却拒绝把这一成果公布给世人。“每一个新的发明都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残暴,这种文化没必要四处传播,因为在我看来,人类还没有文明以可以接受统一计场论的程度。”《科幻之路》六卷,677页。最后,主人公用无法理解的方法熄灭了自己的智慧之火。
在泰国科幻小说《克隆人》中,作者塞尼暧也塑造了一个“唯科学主义学者”的典型形象。那是一个叫斯宾塞的西方医生,为泰国富翁披楼敏主持秘密的克隆人实验。作者细致地描绘了斯宾塞的思想形成过程:五岁时,斯宾塞和家里的多伯曼种狗相嬉,忽生疑惑,怀疑这条狗的身体里有什么东西能够让它运动、吠叫,于是便用刀杀掉狗进行解剖。由于年龄幼小,屠狗的经过自然十分漫长,但斯宾塞竟然一直坚持到将狗杀死为止。当然,这件事令他受到家长的严责,但这种“科学家的灵性”却顽固地保留下来。斯宾塞读大学时选择了医学专业,痴迷于解剖人体,甚至废寝忘食。在他的钻研中,人性慢慢被排除在视野之外。这样,斯宾塞能够和披楼敏合作,进行毫无人道的“克隆人养殖事业“,就显得非常可信。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他先后切割了两个鲜活的生命却无动于衷。小说家用大量的手术细节,突出了斯宾塞的这一性格。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冷血,而是在理性主义过度侵染下,对人类社会其它方面无动于衷的表现。
三:中国大陆科幻的表现
五十年代,科学必胜的信念充满了那时的中国科幻小说。到了七、八十年代,最初一些拥有怀疑色彩的科幻作品诞生了。进入九十年代,反科学思潮成了中国科幻的主流。再寻找一部歌颂科技进步的科幻小说反而很困难。单从这个角度来说,甚至可以讲,中国科幻是在九十年代后和世界科幻的主流接轨的。
不过,大批具有反科学色彩的中国科幻小说只是模仿之作。作者模仿西方成熟的科幻作品,所以也把它们的反科学思想带了进来。真正出自作者本人思考的此类作品倒还不多见。王晋康的短篇科幻小说《替天行道》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篇作品的现实感极强,甚至,小说原作里有试图炸毁纽约世贸中心的情节。作品排版时正值911事件发生,为了避免麻烦,杂志社从印刷厂追回正在装钉的作品,修改了这一细节。在《替天行道》里,美国的MSD公司投资十数亿美金,利用基因工程开发高产麦种。为了防止农民自留种子,他们在麦种里嵌入“自杀基因”,只有使用该公司的特殊溶液浸泡,才能阻断这种基因的作用。这种出于商业利益的技术措施虽然无可厚非,但因为是“逆天而行”的技术进步,终于导致了无法控制的灾难。
与《替天行道》相比,王晋康的《黑钻石》离现实要远一些,但也是一篇突出类似主题的科幻小说。主人公夏候无极是一个沉醉在科学研究中的天才学者,他和他的极少数学者知音“是管理宇宙万物自然运行的政治局常委,是一些睿智圆通、禅机高深的哲人”。夏候无极掌握着国家投入大量资源建立的“超高压实验中心”。在他的心目中,只有科学研究这一个终极目标和最高价值,社会道德完全无需遵守。他在思路滞塞时,就和女助手发生关系,并且从不对妻子保密。有一天,他告诉妻子,要用人工手段制造一颗钻石,送给妻子作生日礼物。但妻子完全洞悉他的真实动机:只不过要看看自己能否胜过大自然,超越3106.9克拉的世界第一钻。在这场缺乏控制的即兴实验里,实验材料未被压缩成钻石,而被压缩成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型黑洞,并且逸失出实验室。它将慢慢地吞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直到将地球彻底毁灭。这个短篇情节不复杂,主要笔墨被用来描写夏候无极的性格:冷漠、超然、惟一的热情只是描准自然规律本身。他最终为祸社会的动机,完全不是名和利,而是纯粹到极点的探险欲望。并且,它还提出了一个有益的警示:面对极端专业化和高度分工的科学研究,普通意义上的民主监督机制是否有效?和弗兰肯斯坦、杰基尔博士不同,夏候无极是使用社会资源随意实验并造成危害,但没有谁能够有效监督这么一个拥有超极智慧的人。
“面对二十一世纪,中国仍将继续一场举世瞩目的现代化过程。究竟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与科技发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辩证关系?‘现代性批判’与‘科技批判’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凡此种种,都是待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学术探讨固然重要,但要唤起大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科幻小说往往更为直接有效。”(李伟才《发扬科幻的批判精神》转引自《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论文集》)可以说,如今的科幻小说正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触及着这一时代前沿的重大问题。
四:港台科幻中的反科学思潮
和大陆的起源不同,台湾科幻文学是由一批文化人提倡的。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一开始便较多地体现了反科学倾向。
台湾科幻公认的第一篇开山之作,是张晓风的《潘渡娜》。这篇科幻小说与《弗兰肯斯坦》取材类似,主题相仿。只不过,玛丽雪莱笔下的怪物变成了娇柔可怜的人造美女。
在台湾科幻的早期作品里,张系国的《超人列传》可谓代表反科学思潮的佳作。这篇作品以二十三世纪为背景,虚构了科技入侵一切领域的悲观未来。再没有政治家,只有行政管理科学家;没有小说家,只有文字创作科学家;音乐家和画家也久已改称为音响创作科学家和色彩创作科学家。《台湾科幻小说大全》207页,福建少儿出版社出版。主人公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