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混杂。
笔者很早以前就对伪科学和科幻小说的关系感兴趣。曾经有科幻界的朋友反对我的这个研究,认为曾经有些人以伪科学为名义打击科幻文学,并使科幻文学在中国一厥不振多年。即使在今天,也有人仍然对科幻文学抱有偏见,在暗处时时瞄准科幻文学。如果作这样的研究,无异授人以柄。我认为这不是科学的态度,因为事实并不因为我们不去研究而不存在。如果科幻界人士自己不敢触及这些问题,而对科幻不理解,甚至反感的人先接触到有关事实,反而更会给科幻文学的发展带来危害。比如,哈伯德的科学教派就曾经被贬称为“科幻教派”,丹尼肯的《众神之车》被戏称为“准科幻读物”。有一篇文章指责某出版社出版邪教读物。仔细一看,文中的“邪教读物”指的是哈伯德的《地球杀场》。笔者在某份南方的科普刊物上曾经看到过一篇职业科学家写的文章,把“外星人、特异功能、科幻凶杀”并列为必须重点剔除的三种“伪科普”作品。这些文章中的概念都是不清楚的。但这种混淆,难道不应该由科幻界人士主动去澄清吗。
更何况,科幻迷中不理解“真科幻”与伪科学之区别的大有人在。从引导广大科幻迷接受真正科幻艺术的角度讲,这样的研究也必不可少。
“邪教”也是一个中文独有的词汇,在英文里没有对应词汇。在宗教社会学中,邪教是“新兴宗教”的一部分,最初往往并不邪,一般都在政府机构登记注册,享有宗教法人地位。只是后来由正变邪。邪教与伪科学并不一一对应。有的邪教,如人民圣殿教并不涉及伪科学。而许多伪科学作者,如冯丹肯尼也并不组织教团。笔者在本章里,主要分析那些相互联系紧密的邪教与伪科学。一方面,在科学成为社会主流的时代,邪教往往要用科学术语来宣传自己的教义,提高自己的身价。另一方面,伪科学主张心诚则灵、这是它的万能法宝。桑德拉哈丁著,《科学的文化多元性》前言,江西教育出版社。所以,伪科学也极容易滑入邪教的范畴。
第六卷:科幻与科学 第三章:伪科学、邪教与科幻文学(2)
第二节:《众神之车》与飞碟教派
在美国,有一大批新兴宗教信奉飞碟和外星人的存在,被称为“UFO新兴宗教。”这一大类新兴宗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19年美国新闻记者查尔斯福特写的《咒书》。在这部书里,外星人取代上帝,外星文明取代天堂,成为一种“世俗的灵性”。这一思想首先影响到科幻作家。“太空剧”流派的集大成者史密斯就深受其影响,创作了《摄像师》系列科幻小说。科幻作家理查德谢弗以此为题材,创作了《我记得莱默丽亚》和《桑塔纳斯返回》两部作品。亚当斯基创作了《飞碟已着陆》。当然,在描写外星人指导人类进化这一题材的科幻小说里,最著名的作品莫过于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和《童年的终结》,不过,克拉克本人很清楚艺术真实与现实的区别。而上述两位不太知名的科幻作家原本就信仰神秘主义的通神论,在科幻小说里更是直接宣示自己的信仰。
这一流派中最著名的作品,当属瑞士人冯丹尼肯出版于1968年的非虚构作品《众神之车》。近代科学诞生之后,受其冲击,宗教界对于《圣经》的解释有“隐喻派”和“直解派”的分别。隐喻派认为《圣经》里的故事只是比喻,因为古人知识水平低,向他们传教用明确的话不容易取得效果。而直解派则认为,《圣经》里的任何记载都是存在的。以前人们用神话的方式去理解,现在要作“科学”的解释。冯丹尼肯是一名宗教界人士,他对圣经采取了“圣经直解派”的原则,并可谓集其大成。所搜集的“证据”甚至远达中国。所有这些证据都指向一个结论:外星人曾经在远古访问过地球。这部书在全世界发行千万册,影响巨大。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众神之车》便作为“科普读物”被引进。德国制片商根据这本书拍摄的记录片《向往未来》甚至在中央电视台上播出过。
有趣的是,1972年,丹尼肯出版了《神的财富》一书,公开了他的宗教目的。但这部堪称为《众神之车》作注脚的书,其影响远不及后者。以致于在许多不知底细的读者心目中,丹尼肯始终是一位“科学家”。
《众神之车》对科幻文学的危害,在于它所描写的内容和许多科幻小说的题材类似。而公众在不区分虚构与写实的情况下,把《众神之车》当成“准科幻作品”,甚至直接当成科幻小说去读。为此,严肃的科幻作家一直刻意保持和此类读物的界限。
虽然《众神之车》影响巨大,不过丹尼肯并未直接组织教团,并且他也是“正统教派”中的人士。而形形色色的飞碟教派则直接用“外星人”、“飞碟”等概念来构造自己的教义。这其中,邪教“天堂之门”曾经轰动一时。
“天堂之门属UFO(飞碟)新兴宗教类型,受科幻小说及基督教影响极大。《当代新兴宗教》366页,东方出版社出版。创始人阿普尔怀特出生于牧师家庭,自幼对宗教感兴趣。中年时,他和波尼奈特尔丝共创此教,声称自己是救世主,来自外星,要将教徒通过飞碟送入外星世界。此教创立后影响一直有限,但九十年代后通过互相网吸收了不少教徒。其中有许多是程序员和网络工程师。1997年3月26日,该教以阿普尔怀特为首的一批人在美国圣塔菲集体自杀。自杀前的录像表明,他们认为通过这种手段便乘上了飞碟,以狂热的劲头迎接死亡。
该派认为,人类来源于太空,必须通过修练才能返回。外星人监视着地球和人类的变化。如今,“人类杂草”充满地球,文明已死,只有回归外星才能解脱。而海尔波普彗星正是“天堂之门“关闭的信号,在它后面隐藏着一只太空船,将搭载着虔诚的信徒回归外星世界。他们死后三天,将在太空飞船中复活。这种诸如科幻小说般的教义竟然吸引了大批高科技人士参加,并一同走向死亡。
严格地说,在如今的西方,特别是在美国,科幻文学已经不完全是凡尔纳、威尔斯等人创立的艺术门类,而是一种有反叛色彩的亚文化类型。在美国的科幻集会上,经常有打扮怪异,举止荒唐的人出现。他们的兴趣不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