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1 / 1)

科幻纵览 郑军 2000 汉字|81 英文 字 5个月前

曾经出现过长度更为惊人的游泳赛。八十年代初,郑文光创作了《泅渡东海》。一个男运动员不间断的游过整个东海。不过,那并不是真正的运动员,而是一个在事故中“脑死亡”,而身体健全的运动员。那副身躯成了科学家的实验品。

1986年,美国科幻作家伊恩沃森发表了《大西洋游泳赛》:选手们必须横跨大西洋,赛程长达2450英里,大致需要三个月。参赛的选手倒都是真正的人,每国一位代表。在小说里,他们带着各自的意识形态跳进水里,沿途中你争我斗。而且,他们还背负着本国货币的涨跌,因为世界上无数的人在以他们为赌注。

凌晨的《火舞》是一篇火星背景的科幻小说,但主题却不是火星开发,而是滑翔运动。故事中,人类已经大量移民火星。一位叫吴阳的年轻人酷爱滑翔运动。他认为,只呆在人工环境下的移民不能算火星人,只是移居了火星的地球人。小说结尾,吴阳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背着滑翔伞在火星大气里自由飞翔。但是,火星大气密度仅有地球大气的百分之一,小说只写到吴阳凌空飞出,把冒险的后果留给读者去猜想。

上面这些,都还是现实中已经存在的体育项目。在科幻电影《未来战赛》(Future sport)中,编导设计出一种全新的运动--“Future sport”。直译就是未来运动。这种运动集滑板、手球和橄榄球于一体。街头黑帮菲尼克斯发明这种游戏,最初是为了用不流血的方式解决帮派斗争。后来被商人包装成职业体育。在NBA破产后,成为世界第一大运动。而菲尼克斯训练出来的高手拉姆齐成为这项运动的代表人物。

“北美联盟”和“泛太平洋联盟”为了争夺夏威夷,即将开始世界大战。拉姆齐挺身而出,呼吁双方用一场“Future sport”比赛来解决夏威夷的归属,以免生灵图炭。这个建议竟然得到各方接受,一场和平战争代替了真正的战争。

第四节:时尚

时尚--让我们用这个轻松的话题来结束全书吧。

在科幻喜剧《回到未来》的第一集中,有一段与整个故事无关,但却非常能表现主题的情节。少年马蒂在1955年,努力令自己的父母相爱,以保证自己的存在。大功告成后,马蒂欣喜之余,在舞会上表演了摇滚乐。不仅观众瞠目结舌,而且乐师们也目瞪口呆。演奏完毕,马蒂面对观众说,你们还没听过这个,但你们的孩子会喜欢它。这便是科幻作品里处理时尚演化的例子。

在《神经漫游者》里,深受东方经济文化影响的作者吉布森把许多东方消费品作为未来时尚的一部分。单是中国产品就有“青岛啤酒”、“颐和园”香烟,等等。

王晋康在《类人》中,谈到了未来人们的取名时尚。或许是对前一段时间,两字姓名重名率很高的启发吧,在《类人》的二十一世纪末,汉族人都取四个字的名字。于是就出现了“司马林达”、“鲁段吉军”这类名字。

与小说相比,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更适应表现视觉方面的时尚:服装、发型等等。在《第五元素》中,时代背景是二十三世纪,那时候的人们留着阴阳头,穿着我们今天无法欣赏的衣服。

*** *** *** *** *** *** ***

本书就象软件,被修改了许多版本。每修改完一遍后,就发新发现几个题材没有被包括进去。日后还得再改。科幻是一条永不干竭的河流,我们从这里捞出来的东西,肯定永远少于它蕴育出来的。

第二卷:世界科幻文学史 第一章:萌芽时代

本卷正文

第一章:萌芽时代

第二章:早期探索者

第三章:不朽的宗师

第四章:科幻的洗礼

第五章:主要国家的科幻“黄金时代”

第六章:在和平中大发展

第七章:新浪潮运动

第八章:低潮与亮点

第九章:“塞伯朋克”流派

第十章:漫卷全世界

第一章:萌芽时代

A一章前言

第一节:传奇的源流

第二节:寓言的源流

第三节:“科普”的源流

A一章前言

1818年,年仅二十岁的英国女子玛丽雪莱(Shelley Mary Wollstonecraft )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纯粹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标志着这个影响深远而又饱受误解的文学品种正式诞生。当代英国科幻作家奥尔迪斯(Aldiss,Brian W)在自己的科幻史著作《万亿年的狂欢》(1973年出版)中,最先把科幻文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追溯到雪莱夫人这部作品的出版。这一见解后来为包括中国科幻文艺界在内的世界科幻同仁所公认。1998年,北京经济广播电台、湖南经济广播电台和四川经济广播电台还以这个历史事件为选题,组织了《庆祝科幻文学诞生一百八十周年》的三地联播节目。

当然,确立一个标志性事件,仅仅是历史研究的需要。没有一个现代文学品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小说《弗兰肯斯坦》里那个用人体碎片拼凑起来的丑陋巨人“降生”之前,世界各地早就出现过具有科幻风格的文学作品,其上限甚至可以追溯千年之久。

追溯科幻文学的源头,必须涉及它的定义。因为我们要从许多没有标明科幻小说字样的文献中,找到其中的原始科幻。这样,标准是什么就有决定意义。当然,在本书中,标准就是前面的科幻定义。但如果其他研究者采用了另外的定义,往往会带来歧意。

另外,科幻并非铁板一块,自身就是个五花八门的小天地。所以,科幻也绝非只有一个源头。笔者在本章里,至少为科幻文学寻找到了四个源头:传奇的源头、寓言的源头、“科学文化”的源头。

第一节:传奇的源流

传奇文学源远流长。从古代起,就被说书人到处传诵,以取悦世人。在这些作品里,我们可以寻找到科幻的源头。它必须是有明确作者的,神话史诗因此被排除在外。它必须有超现实情节,并且是在自然观的范围内展开这些情节的。

《一个真实的故事》,被许多西方科幻作家认为是西方科幻小说的最早萌芽,它正好符合这三个界定。作者卢奇安(Lucian)生活在公元二世纪时古罗马的叙利亚行省里。这部作品其实是一部讽刺作品,作者用夸张的笔法,反讽了包括《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在内的一些当时的“主流文学”作品。

抛开这种创作意图不管,卢奇安在《一个真实的故事》里虚构了大量非人的异族,描写他们与人类、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战争。这与今天科幻小说里的外星人题材极其相似。卢奇安在创作时基本上没有束缚在当时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