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 章(1 / 1)

春秋小领主 赤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站起身来,命令侍从撤席。栾书胃口好,他把粥喝的稀溜溜的,显得一点没有贵族风度,边喝边赞叹:“今日庖丁煮的好肉糜,嗯,听说小武家的粥更好,胜利后一定让他做顿粥饭,左右,记住提醒我。”

国君等不下去了,他走到帐外,吩咐士燮:“立刻召集各级军将,齐汇大帐……”

晋军集结的军号吹响的时候,赵武正在与韩起就餐。

因为下军佐智罂留守国中,使得下军缺少副将,所以韩厥采用了左右矩的方式,将自己的军队分割成两部方阵,自己亲自统领右矩,又因为不放心赵武的左矩,他将韩起也派了过来。

帐外人声鼎沸,这时代世界罕见的大战即将展开,帐内的贵族们把一顿饭吃的温文尔雅,礼节周全——这就是生活,这就是贵族风度。

韩起吃得很香,他一边喝粥,一边说:“下军都偷偷传说,说赵兵每个人都吃得像贵族,我还耻笑他们少见多怪——你小武穷,全国都知道……嗯,现在你抢了郑国新麦,连郑国都知道你穷了,怎可能让士兵顿顿吃肉呐?

不过现在我信了,你别说,这肉粥竟能如此香甜,我以前从没想过,简单的肉粥竟能做出如此花样,能如此甘美,大约易牙也没有你这种手段。”

易牙是春秋时代有名的名厨——曾经的霸主齐桓公的御厨。

韩起说郑国也知道赵武的穷困,是在指赵武抢割郑国执政子罕家中的麦田。赵武将部分收获奉献给国君后,国君默认了他的抢劫行为,接下来几天,赵武开始变本加厉,他走过的麦田里面不长麦穗,只长麦秆。

赵兵因为就近获得郑国粮食的充足补给,于是,东郭离的补给车就可以腾出更多的车位,来运送赵武要求的奢侈物——比如蜂蜜、香料、盐巴、腊肉等等。

因为羊毛纺织业的发达,赵地的养殖业得到变态发育,所以赵地的百姓肉食比较多,东郭离不用运送粮食了,他除了送来部分军械外,剩下的地方全部装运了肉食——他知道自己主人的喜好。

赵武这肉粥添加了许多香料,煮好后,炊事兵又倒入一大勺蜂蜜,咸菜的分量也给的足,加上赵兵对炊事工具的改良不遗余力,所以这罐子肉粥风味格外不同,韩起喝完一罐粥后,依旧觉得没有解馋,他舔舔嘴唇,将最后一粒麦仁舔入嘴中,感慨说:“这郑国的新麦,滋味果然不同。”

韩起发完感慨,军中鼓声响了,韩起站起身来,叮咛:“等会儿开会,你跟着我,一定不要发言,军中之事,不是我们这些小官谈论的。”

赵武马上回答:“当然,你这样的人都不开口,我何必开口。”

赵武现在担任的是“校正”,这个官职是师级,而韩起的官职是“下军司马(军法官)”,是军中五吏之首。进入国君的营帐,连韩起都没有资格发言,赵武这样的小官只能是垂着头打瞌睡而已。

范匄跳了出来,他大声说:“我们可以把水井填上,灶台推掉,就在营中列阵,这样,行列间的距离就可以摆得足够开阔了——晋、楚都是超级大国,这两个国家之间打仗,输赢只有天知道,我们怕什么!”

栾书眼前一亮,国君拍案赞赏。士燮大怒,他顺手从旁边操起一把戈,猛揍自己的儿子范匄,范匄被父亲打惯了,自然知道这时候该做什么,他拔腿绕着圈子跑,范匄边追边大骂:“国家存亡的大事,你小孩子懂什么!”

国君的高参苗贲皇在一旁幽幽地说:“士伯真是善于避祸呀。”

素有智者之称的苗贲皇看出来了,士燮的愤怒是半真半假的:虽然士燮在这次战役中一直坚决主和,现在儿子跳出来主战,自己虽然生气孩子唱反调;但操戈要杀儿子,更多的是在做秀,好让国君不要再追究儿子扰乱紧急会议秩序的罪(相当严重的罪)了。

韩起撞一撞打盹的赵武,轻声说:“没想到阿匄这小子也能想出如此绝妙的主意,我刚才本想问问你呢。人都说你心思灵巧,你有没有比阿匄更好的办法?”

赵武翻了个白眼,奇道:“比阿匄更好的挨揍方法?我可没有那么好的父亲!”

赵武话的意思是:范匄出了这样的好主意,挨了他老爹——晋国第二正卿、中军佐士燮一顿胖揍,坐在上面的国君假装没看见,主持会议的栾书却好像那位满军帐追打儿子的士燮是空气,完全无视。如果赵武出个主意,会不会挨一顿更凶猛的胖揍。

韩起笑了,底下的军官窃窃私语——他们都在夸奖范匄的主意绝妙。

栾书考虑了一会儿,开口:“楚师逼营列阵,行为轻窕,不如我们固守营寨不出,三天内他们肯定撤退,那时候我们从后面掩杀,一定能获胜……国君已经派我家阿黡去齐、鲁搬兵了,还是等待援军到来,而后一并作战,比较有把握。”

郤至跳了出来,挥舞着拳头喊叫:“绝不!战,我们必须迎战——现在的楚军外强中干,已经连续暴露了六个弱点,我们不能错失良机。”

国君感兴趣的问:“新军佐,你且为寡君解说一番楚国的弱点。”

第四十三章 绝世猛将的绝杀(上)

第四十三章 绝世猛将的绝杀(上)

郤至晃着火红的铠甲,站出来如数家珍的介绍着楚国的情况:“楚国第一个弱点是,他们的两个大臣不和,司马子反与令尹子重彼此看不顺眼,两人不和到了纯粹为了反对对方而反对的地步,这种将帅不和一定会使楚军的战术意志不能很好体现,所以楚军虽强,并不可怕;

第二,楚王的亲兵都是自己的老卒,他只信任老卒,所以多年来亲卫从未大规模增添力量。老卒们虽然作战经验丰富,上了战场不会慌乱,忠心耿耿,但他们毕竟老了,人老了容易疲惫。只要用持续不断的攻击,楚王亲卫最终就会有心无力——即使他们相战斗,也没力气了;

第三,郑国投降了楚国,这次他们也参战了,但郑国国家不幸,他们的军队向来列阵而不整齐,意志不坚决。如今楚国让郑国军队单独组成一翼,这一翼就是整个楚军的弱点;

第四,我刚才说过郑国,现在来述说蛮人。楚国这次带了不少蛮人来助战,看起来人多势众声势浩大,但蛮人的部队组不成阵势,阵势混乱就容易击破。加上蛮人国家众多,难免心思杂乱,所以,蛮人组成的那一翼,比郑国军队更薄弱;

第五,楚人作战向来不避晦日(月底日),但晦日最不宜作战,因为晦日夜里没有月光,军营夜间易发生不明骚动,比如‘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