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3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救成功,不是他们要考虑的。

  两日后,虽然没有翻阅山脉,但是顺着狭长的谷地走廊,看到了一片相当不错的草场。这些草场虽然和金山南北比不得,但是却要比葱岭以西的山区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随军的贾氏子弟确认,这些土地适合种麦。

  “能种麦?”

  “回将军,确实能种麦。”贾氏子弟抓了一把土壤,搓了搓,“可以混一些草木灰和粪肥,深耕的话,依河东旧例,能有一石光景。两三年后,这地梳理好了,产二石也是没有问题的。”

  “那为何这里的人不种呢?”

  苏烈问道。

  “信度河以西部族极多,大国人口也不过二三万,小邦三五千。聚落或是数十或是数百,宛若牛毛散布此地。又因无一大族能立下根基,便有类蕃地。”

  听到苏烈的提问,在勃律和北天竺混了多年的昝君谟,立刻回答了苏烈的疑问。

  “噢?如此说来,连西突厥也不如。”

  苏烈所说的,不是说这个地方的战斗力和西突厥比,而是人口优势。西突厥虽然人少,但实际上在西域诸国,西突厥的人口还是处于优势的。虽然不如中原那么夸张,但人口数量压倒几个西域大国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按照昝君谟所言,这地方恐怕一个人口有优势的大型城邦都没有。

  “陆续所见,诚如昝护卫所言。堪称杂胡遍地,形貌各异。”

  一路南下,不但见到了弗林国模样的黑毛黑瞳,也见到了白皮红毛青眼,其中有的部落,甚至还有一套祖传下来的鱼鳞甲。

  这里,就是个人种大熔炉,也是个诸多大势力无法延伸的地方。

  “将军,再有几日,就要断粮,是出去作战还是……”

  “不急,昝护卫,和他们说说。”

  昝君谟一听,连忙出来冲四周抱拳道:“诸位放心,两日后,会有陇右关中几个商号所有的小邦在东南六十里。到了那里,别的不敢说,粮秣不缺。有高达国的商船抵达信度河河口,溯流北上,便会在这个小邦停靠,一个月会有两船粮食,都是八年造的大船。”

  众人一听,精神一震。

  “竟是有此布置?!”

  “若是如此,便要好好地休整时日。”

  “入娘的,到时候老子定要吃它十斤牛肉!不!二十斤!”

  大兵们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兴奋无比。

  唯有苏烈面色如常,淡然地说道:“明日,攻打巴丹九姓之一哈塔克部。”

  “将军,这……”

  苏烈仿佛没有看到手下们犹豫的神情:“没有大礼送上,别人白送你牛肉吃么?”

  

第八章 金子

  “将军,阿桑荼人前来拜会。”

  “噢?是什么来头?”

  “西秦社的信度大管事,说是阿桑荼诸邦的法师。得喜增王封赏信度河以东‘阿格拉哈拉’之土,乃是北天竺有名的高僧大德。”

  “高僧?”

  苏定方冷笑一声,“不见。”

  “将军,我看还是见一见为好。”

  幕僚小声地提醒了一句,“此人曾在那烂陀寺同玄奘法师斗法,虽败,却也搏得一番名声。贞观十三年,是去过敦煌的。”

  “噢?”

  苏定方微微诧异,摸索着胡须,“若是如此,倒是可以一见。适才你言‘阿格拉哈拉’,某听埃米尔说起过,仿佛是喜增王之分封之地?”

  “此王乃是诸邦诸藩共尊之主,又称戒日王,同东天竺联姻,方得如今王位。不过这几年,勃律国及泥婆罗国以南诸邦诸藩,尽数为黄冠子真人讨伐,时下早已改头换面,不在尊其为主。”

  “如此说来,倒是有类周天子。”

  言罢,苏定方有了计较,这种级别的国家,撑死就是个西域诸国联盟,连吐谷浑、象雄都不如。若有个两千精锐,足够斩首而灭其祀。

  “让他来见我。”

  “是,将军。”

  不多时,便有一个身穿白袍,须发浓密而卷曲,眉心点有红色天眼的老者,手持菩提杖,慈眉善目赤足而入。

  然而苏烈却并没有因为对方的气度,有半分的恭敬,反而大马金刀甲胄在身,一手虚按膝盖,一手搁在横刀刀柄上,看着来人,一言不发。

  对方显然没有料到苏烈会是这样的态度,但还是面带微笑,微微欠身行礼道:“我是诗钵罗跌多,见过唐朝英雄。”

  “你的汉话,说的不错。”

  “在下同唐朝高僧,多有学习。”

  诗钵罗跌多依然温文尔雅的姿态,但是心中却转过了许多念头:这个唐朝人,不像是强盗,更像是士兵……

  “你来见我,有什么指教?”

  苏烈将横刀缓缓地转动,刀鞘顶着地板,缓慢地在苏烈的手掌控制下转动着。诗钵罗跌多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然后抚胸欠身:“听说英雄俘虏了一些巴丹人,我是前来询问,不知道能不能购买这些俘虏?”

  “噢?”

  仿佛是有些意外,苏烈眉头一挑,就这么盯着诗钵罗跌多。

  这个老者越发肯定了一点,对面的人是军人,不仅仅是士兵,而是带着士兵厮杀的将领。

  可是,他觉得不能理解,为什么这样大人,会出现在信度河。莫非他是唐朝的叛军?

  “我在吉吉拉特,有戒日王赏赐的‘阿格拉哈拉’之土。虽然田地很多,但是却缺少足够的人手去耕作。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从唐朝英雄这里,买到一些人手。”

  苏烈笑了出来,诗钵罗跌多见他笑了,也只是陪着笑。

  但是诗钵罗跌多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苏烈会笑,实际上,苏烈只是确定了一件事情,这个什么喜增王,也就是诗钵罗跌多口中的戒日王,也就是个诸国盟主。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信度河小邦僧人,就算他是高僧,居然就能分封土地,还能堂而皇之地去购买人手……什么人手,不外是奴隶罢了。

  “分封……”

  苏烈笑的更加灿烂,大手一挥,爽快道:“大师既有此等慈悲心肠,某岂能不应?好!不知道大师想要购买多少人手?”

  “唐朝英雄有多少巴丹俘虏呢?”

  “大师想要多少?”

  “五万。”

  “好!就五万!”

  诗钵罗跌多脸色一变,身躯陡然一震,他跟来的随从,听不懂汉话,但却从主人的姿态看得出来,一定是说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阿桑荼是一个小邦,陇右和关中的商号,凑了五百多号狠角色,加上从勃律国借兵,才“买下”了这块地。

  实际上,虽然阿桑荼还有土王,但已经死的硬的不能再硬。现在的阿桑荼的土王,不过是个两岁大的孩子。

  如何让两岁大的孩子英明神武,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先进的经验。

  作为阿桑荼出来的大德,诗钵罗跌多不仅仅能在戒日王面前说上话,实际上,他更和戒日王的盟友们关系密切,其中就有做宰相的阿罗那顺。

  能和国家的宰相为友,基本的判断还是有的。苏烈能够轻松地答应五万人手,那就只会说明一个问题,这是一头猛虎,而且是绝对自信的猛虎。

  诗钵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