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3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钻研数学一道,十八岁前即可远超祖刘。”

  曹宪誊抄了一篇在宣纸上,然后放下毛笔,看着张德:“张操之,你当老夫是愚昧村夫?”

  “大夫何出此言?”

  “汝之胸腹有何学问,几多深浅,老夫不知。不过,老夫却知格物一道,总是人多势众最好,区区一个少年天才,能抵百人?千人?万人?”曹老爷子有些腿脚酸软,用手捶了几下,老张见状,连忙过来帮着揉捏。

  曹宪瞥了一眼,接着说道:“老夫还能活多久?也多亏有汝所制宣纸,老夫毕生所想,兴许能提早完工。”

  说到这里,张德一愣,他其实压根不知道曹宪要干嘛来着。

  “还未请教大夫”

  “行了,作此等姿态给老夫看,当真丑陋。”

  “”

  老子真想给你一套组合拳啊。

  思索了一番,曹宪对张德道:“老夫自身功业,止注文选。老夫留给大郎的功业,却不止文选。”

  “洗耳恭听。”

  “此行汉阳,卢氏能说动老夫,并非是因为卢氏如何,老夫也不欠卢氏人情。其子弟开蒙,虽说因缘际会成了蒙师,不过也止于此。”曹宪是个思想极为独立的老学究,价值观遭受了几次天下大乱也没有放弃治疗随波逐流的结果,就是越发自强不息。

  “卢氏无意中说起了你张操之的来往过去,加上老夫也曾在京中了解过你。可还记得那年务本坊中同卢氏子弟群殴?你还将房乔次子打了个半死?”

  “那都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吧。”

  “说来倒也是有些交情,卢七同你族弟张大安,交往亲密。故而有些事情,老夫是从卢七那里知晓的。”

  “大夫是因我何事而意动?”

  “汝是寒门,又是南人。张公谨不过是魏州坐地户,能有甚出息,只你入京之后,却是越发利害。尚公主且先不计较得失,止统军一方比肩尉迟,便是非同凡响。”曹宪说的很是精准,如果不是张德,张叔叔可能贞观六年就要死翘翘,更不要说在幽州漠南时候用上炒面罐头之类 “老夫知你人脉广博,又不必受制于高门巨室,即是皇帝,亦不能随意处置你。那日你豪言能一言而决百万人生死,老夫就越发确信这一点。”

  曹宪摸着胡须,然后指了指左腿,“另一边。”

  “哎。”

  老张赶紧转个位置,给老头子捶起了左腿。

  “大夫还不曾说这留给大郎的事业呢。”

  “若无宣纸,兴许老夫死后,这事业也是妄想。”曹宪说到这里,竟是有些后怕的样子,然后又庆幸道,“这宣纸好啊,好。”

  “说事业!”

  张德不满地叫道。

  曹老爷子也不理会他的无礼,而是眼睛浮现出惊人的自信,中气十足地瞥了一眼老张,“史籀篇、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急救篇有文字而无解释,许慎成书说文,可谓千秋功业。”

  听到这里,老张猛地一激灵:哎哟卧槽,老爷子雄心壮志略大啊。

  “大夫不欲注说文解字,乃重订字书?”

  曹宪还是摇摇头,反而拿起笔,在宣纸上写了一个盥洗的“盥”字。

  一脸懵逼的老张不知道曹宪要干啥。

  然后曹宪眼睛放着光:“这个字,老夫在钟鼎上见过,亦在秦汉书简上见过。人要洗手,先要在器皿中装水,然后两只手浸入水中,这就是盥。”

  老张还是一脸懵逼。

  但是,很快他就更加懵逼。

  因为,曹老爷子很兴奋地摸出一枚甲片,这玩意儿老张熟的很,甲骨嘛。

  曹老爷子指了指不知道是龟壳还是甲鱼壳的骨甲,指着上面一个字道:“这里,也有盥。”

  没错,连张德这种工科狗都能看出来,这块甲骨上面有个“盥”字,字形上和篆体区别不大。也能看到两只手加一盆水,很显然,这就是盥洗的盥字。

  “你特么在逗我?”

  张德说了一句曹宪和李善都听不懂的超现实语言。

  此时此刻,老张终于明白为什么曹老爷子会这么自信,而且保证自己的遗产比工科狗的还要牛叉。

  如果说工科狗是对自己种族的“继往开来”,那么曹老爷子是在做“追溯源流”。

  算你狠。

  老张默默地流泪。

  

第六十章 超前的想法

  曹宪的这个事业,的确可以算得上千年功业。作为文字学家,曹宪本身在字形考证及训音上,有着这个时代的权威地位。加上他注昭明文选带来的一系列风潮,可以说,作为一个老师,他把“追溯源流”的个人希望及种族本能,放在一个天才身上,是非常恰当非常合理的。

  弗里德里希为外甥高斯保驾护航,布特纳启蒙他引导他帮助他,卡尔威廉斐迪南掏出了真金白银,最终成就高斯“数学王子”的荣誉。

  作为一条工科狗,老张当然知道数学是解构这个世界的重要且是最重要工具。但问题在于,老张不是数学家,两辈子加起来的最高成就,也就是一篇材料学博士论文,仅此而已。

  所以,张德内心的强烈意愿是想要让李善这个天才成为自己的学生,但是感性冷却回归理性,他又不想“误人子弟”。

  斐迪南这个公爵能投资高斯,他这个男爵凭啥不能鼓励李善?

  不就是钱么?

  甲骨研究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解决的,老张上辈子从胜利油田划水路过的时候,当时碳十四测定一片甲骨的年代是三千七百年前。他现在是没办法测碳十四,不过可以帮李善收集足够多的资料,然后流传下去。

  有他存在的唐朝,落后民族崛起的可能性为零,而只要把“甲骨”的地位拔高到“钟鼎”的地位,种族源流的追溯本能,必将使得这些历经千年而不朽的前人痕迹,大规模地延续下去。

  他不会和李善提安阳,也不会说什么殷墟,这世间流传着多少,就是多少。相较于商周,唐人是后人相较于贞观,后人以贞观为前人。

  作为前人,留下看得见遗产的同时,更要留下看不见的遗产。

  至于现在么,他手上几十万奴隶、工人、帮闲、仆役,整合人力为曹宪李善师徒二人编撰一本字典算得了什么。

  “许君引部首之利,老夫以为善。”

  曹宪对部首的总结已经相当完善,并且为了更便利书写,从草书中摘取了相当大数量的简化字。他手头的草稿,是一字多形多解,并且有草书简化字。只是他一时半会不愿意推行,主要问题在于简繁之别引来的对立。

  士族不愿用草书简体字,寒庶用了也是白用,长期来看,一定是简化字取代繁杂字形。但短期内,甚至三五个皇帝任期内,使用简化字的寒庶之民,一定无法融入士族阶层中去。

  所以,曹宪的解决办法是迂回,他不想激怒现行的士族,使得这“开民智”的技术手段延后。尽管实际上,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