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7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赚三十文,在西域赚三十五文……”

  “甚么意思?”

  “开宗立派,须有法宝仙术,这茶,于我中国,乃是寻常之物;于杂胡蛮夷,乃精巧稀罕之宝。这便是道长的中国仙术,在域外的上等法宝!”

  老张是在举例子,李淳风懂。李淳风同样懂伐山破庙的背后是什么?伐山破庙的背后,是汉朝需要稳定的西南环境,需要统一的政治思想,需要唯一的意识形态。

  拜祭山君老虎,拜祭风神巨蟒,拜祭蛟龙鳄鱼……淫祀,都是淫祀,统统打倒。那些杂七杂八的小民族小部落小国家,任你万千手段,全部归一。

  这就是正一!

  汉朝即天朝,正一即唯一!

  文化界思想界的严打,这就是伐山破庙。

  李淳风慢慢地思索起来,然后抬头看着张德,有些不解,却越肃然:“员外郎,但说无妨。道士我……都应承。”

  “好!”

  张德猛然击掌,然后正色道:“道长欲建功立业卷土重来,靠你上清门庭,那是绝无可能。炼丹制药有个甚用,伐山破庙又算甚么?你李淳风做得,袁天罡也做得。唐军战兵二十万,统军共计一百二十万,管你甚么鬼神妖孽,皇帝要你三更死,你还能看到天明?!”

  言罢,张德又站了起来,目光闪烁着狡诈,更是语气有些激动:“李道长乃是智计绝之辈,若是早年遇上我,算学一道,必是独步天下。今日之算学,焉有‘王学’立足之地?只是,时运相济,时不在道长,那么,不若逆天改命。”

  “道长可知‘伐山破庙’之时,中国何如?”

  李淳风一愣,道:“彼时乃安帝顺帝在朝。”

  “十六个字。”

  张德双手后辈,踱步看着窗外,“内忧外患,太后秉正;宦官当道,后宫争位。”

  “这又有何干系?”

  “道长在太史局中,当知晓安帝继位时,有十八郡国地龙翻身,四十一郡国龙王忿怒,二十八郡国冰雹风暴。彼时若非班之子班勇率兵出屯柳中,依托河西西域,焉能再败匈奴,降服车师?”

  这些数据,对李淳风来说,了如指掌。

  只是,李淳风从来没有把“伐山破庙”和这些联系起来。

  张道陵最初的时候,是太学学子,不仅仅是学子,而且好学博学精于黄老。成年后就是博士,安帝时期经历了张德所说的十六个字。他创立正一盟威道,乃是朝廷三征不就之后的事情。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士大夫们的套路他张道陵不想去玩,所以就选择了自己的路。他的伐山破庙,比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差了什么?

  扔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一个精于黄老的博士根本不起任何作用。但是,山林之间,魔王鬼帅面前,他当然可以“正一”,不仅仅是为了得道飞升,更是为了济世安民。

  愚夫愚妇们自然不懂什么叫意识形态,什么叫思想统一,对他们来说,张天师以太上老君剑印符箓大破鬼兵,并什么都给力。

  而做完这些放一千五百年后必须克格勃、cia才能玩的事业后,张天师只是微微一笑:“很惭愧,只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李淳风就这样看着张德在那里侃侃而谈,良久,李道长突然拍桌而起:“张德,还请赐教!”

  “道长若要越先贤,听某一句话,先去九成宫,问皇帝老……陛下请一道圣旨,道长记得,你拿的不仅仅是圣旨,更是天意!”

  李道长略微犹豫,但是很快,他下定决心道:“正以去邪,以一统万。道士我……便关扑一回!”

  

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

  “这是黄冠子真人,乃陛下倚重高道,快去禀报。”

  去九成宫也不是随便就去的,李淳风去职之后,再要想见皇帝一面,靠自己的脸面和关系,也不是不可以。但自己的人情用完一点是一点,自来明君多雄主,要的就是面子。

  伏低做小的臣子,才是皇帝内心真正喜欢的。

  于是,老张出了个馊主意,自己的人情省着点,别人的人情可以用啊。尤其是那些人老成精的。

  退休多年的史大忠又做起了政治掮客的生意,老张让李淳风带了一盒小黄鱼过去,都是一两重的金条,共二十根。

  史大忠也是命苦,一把年纪还要给人跑腿,跑来李唐祖庭,江湖传言是龙脉所在。

  见了皇帝,李世民玩味道:“怎么,如今闲赋在家,也做起这等买卖了?”

  “奴婢惶恐。”史大忠一听皇帝的语气,就知道主人没有责怪他的意思,于是他微微欠身,将一只锦盒打开,“奴婢收了十根金条,成色极佳,特来进献陛下。”

  “朕要你的金条作甚?”

  李世民食指摸了摸唇上胡须,然后笑道,“收起来吧。黄冠子呢?让他进来。”

  承袭老爹道号的李淳风见了李世民,施礼过后,才道:“拜见陛下。”

  “你十七岁那年,肇仁引荐你到我这里,年少得志,秦王府里做了记室参军。我也知道你博闻强识,又擅算学,《戊寅元历》修订,本来也是打算交由你来做的。可惜啊,你太让我失望了。”

  和李淳风,皇帝没有自称“朕”,更遑论称孤道寡。就像是闲聊一样,随意地指了张凳子,“都坐。”

  李淳风有些沮丧地坐下,史大忠则是先拜谢,再坐了半边屁股,诚惶诚恐,一副如履薄冰的模样。

  “武士彟的两个女儿,如今名声大噪,长安洛阳都称才女,东都的两个公主,名声都被比了下去。这都是因为你李淳风啊。”

  “惭愧。”

  再次提起这事,李淳风还是老脸一红。

  “以你心气,不会来求我偏帮,你李淳风也不是那样的人。说吧,这次来是做什么?还拿了十根金条做人情。”

  屋内还摆着瓷质鱼缸,青花色的,里面养了九条金鱼,甚是好看。李世民拿起一盆鱼食,就这么逗弄着,然后等着李淳风回话。

  “臣有奏疏一篇。”

  李淳风没有多说什么,拿出一本奏书,想了想,还是双手递了出去。一旁史大忠见了,连忙接过,然后上前站在李世民一旁,双手捧上。

  这时候,李淳风就不得不佩服张德的安排,这光景,用谁都不如用史大忠。别的小黄门,可不敢在皇帝没有说话的情况下,就拿起奏书捧上。

  然而史大忠就敢,并且不但不会被李世民责怪,反而会觉得这个家奴做事真亲切。

  不过佩服归佩服,事关前程,李淳风此刻也是故作镇定起来。

  正如张德所说,他这次过来,拿的不是圣旨,而是“天意”。

  原本,“伐山破庙”对李淳风而言,已经是非常可观的翻本利器。但张德瞧不上,而且告诉他,只要他这么干,别的道士也能这么干,而且大家都是背靠朝廷,碾压几十个小部落小山头,不费吹灰之力。

  在上清门庭中的地位已经足够,帝国高层中的人脉也不是没有,效仿张陵正以去邪只是举手之劳。

  眼下的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