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谄媚君上?此乃小人之举!”
“嗳,唐公,德之为人,唐公还不知道么?”
自顾自倒了一碗茶,牛饮一气,将茶碗往桌上随意一扔,张德眯着眼睛问唐俭,“唐公,你看那作画之物,如何?”
“那些白砖?”
老唐此时摩挲着下巴,“倒是别致,此物有何用?”
“唐公少待,德有一份礼物送于公。”
老张跑屏风后面,拿了一只精美檀木盒子出来,雕花精致不说,更是透着一股别样贵气,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才能拥有的。
“这是作甚?”
“嗳,唐公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唐俭横了张德一眼,然后打开了盒子,然后就脸色一变:“这……这是何宝物?竟是如此流光溢彩,简直美不胜收!”
盒子中,有五只色彩不同的瓷碗,青黄赤白黑,精巧别致,毫无瑕疵。
“此乃五福碗,唐公若是不嫌弃,拿回去给孙儿们玩耍。”
老唐眼睛微微一眯,他是坐上民部尚书宝座的人,不说理财多么厉害,什么能赚钱,他总归是知道的。
给李唐出身入死这么多年,自忖还是算得上忠心耿耿,奈何两朝元老这个帽子不好戴。
他有七个儿子,女儿十几个,现在又添了几个孙子,可以说是儿孙满堂。加上他另外四个兄弟的后代,唐家嫡系绝对不输给并州任何豪门。
不过和大多数豪门的通病一样,养活这么一大家子,靠皇帝私宠没个卵用,更别说老唐根本没这个机会被皇帝私宠。
长孙无忌那老阴货,不也经常在张德这里打秋风么?
去年搞羊毛生意,四儿子唐河上在并州小赚一笔,万贯来去,却也入不得唐俭法眼。只是这手里头的东西,着实有些令人心动。
“咳……”
唐俭正琢磨该怎么迂回一下,却见张德笑道:“唐公,平素公务繁忙,也不曾和老友叙旧,不如德抽空,约先生几人一起出来,游一游南郊?看看山水?”
“老夫……”顿了顿,“老夫正有此意。”
说话间,老唐抚摸着五福碗,心里欢喜的紧。
ps:求推荐票冲榜。
...
第三十章 约谈
老唐是个讲究实利的人,不论独孤怀恩还是刘武周,能换钱就是好货色。╡┝┢┟。{。至于渭水歃血为盟负书为使这等大功,唐俭从来不挂嘴上,没必要。搞劼利那年,他还在劼利汗帐吹牛逼呢,李靖就动了总攻,不也是活着回来了吗?
当然李药师和他唐茂约的恩怨情仇,远不止这点儿破事。
至于李药师汝母玩之甚爽,也让唐李两家从老一辈互喷到小一辈。李德胜和唐河上就一向看对方不顺眼,好在李德胜在河北,唐河上在关内。
也因为种种原因吧,唐家虽然人脉都在北方,北都很有实力,三代以前的根基更是在中原,然而自唐俭迹之后,就一直在中枢打转转。地方上的当口,看得见摸不着,就算手里有点权势,也未必能和李客师那样信手拈来。
所以李德胜搞起皮货、羊毛、草料、麸皮、木材等买卖,唐河上虽然羡慕,也只能到此为止。回并州虽说也搞了些麻料转手,也不过是万贯来去,不敢放肆。除了中书令温彦博的因素,更多的还要考虑太原的北都地位,老唐本来就是“两朝元老”,岂敢再起波澜。
“官办青陶,不如其美甚。”
回家之后,唐俭就找了两个人过来,专门欣赏欣赏这五福碗。两个人都姓杜,一个是去年升任中书侍郎的杜正伦,另外一个是给事中杜楚客。有趣的是,杜正伦在做中书侍郎之前,就是给事中。他升官后,杜楚客就顶了他的缺。。
“前汉白瓷,倒是质地相若,奈何总有青色。”
杜正伦拿着一只白碗,小心翼翼地欣赏着,“白如象牙,透光明亮,张操之不愧极擅营造。”
瓷器一直都有。但真正开始登峰造极让人很难挑出瑕疵,晚唐才是开端。这会儿,北地虽说也有白瓷烧制,然而纯净度不够。透光更是无从提起,而且因为氧化铁含量问题,青黑是常有的事情。
“唐公,吾久在御前,便是御用之物。亦不如甚多。此物能产几何?”
杜正伦人脉很强,前隋科举最厉害的二十几人,其中三个是杜正伦和他两个哥哥。南陈灭亡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南北对立还是很严重的,不过虞世南、姚思廉和杜正伦的关系不错,以至于他在做给事中的时候,李董日记都是他帮忙写的。
到后来李董想要掩盖黑历史,也就是传说中的非法修史,先想到的,就是杜正伦和姚思廉。
总之。杜正伦不论是皇帝还是天王还是过气天王还是候补天王,他的关系都不错,属于乞丐版的张公谨,但比张公谨的出身,那真是强多了。
“你想要多少。”
唐俭看着杜正伦,然后面无表情道,“就有多少。”
一旁杜楚客正在欣赏赤红如血的瓷碗,听到老唐的这话,吓的手一哆嗦,红瓷碗直接脱手。═┝。〈。好在武艺高强的老唐眼疾手快,立刻接住,然后瞪了一眼杜楚客:“杜山实,这可是一套!”
“唐公恕罪。恕罪。实在是吾没想到啊,本以为这等精妙之物,只怕是少之又少,然则张操之竟厉害如斯?”
他做了一年不到的给事中,起居注其实也没给他负责,江湖地位不如杜正伦甚多。不过因为他兄弟是四大天王。倒是也没人敢招惹他。
“有来有往罢了。”
唐俭说着,正色道,“操之的意思,老夫已经知晓,不过老夫是要问问你们的想法。”
“不知邹国公和琅琊公主,是什么意思?”
杜楚客不像杜正伦那样要脸,直截了当地问道。
“与张公谨夫妇无关,乃操之本意。”
“嗯?”
听到这话,杜正伦目光从白瓷碗上移开,这象牙一般的器物,实在是让人爱不释手。他们又不是秦始皇,可以自己搞手办开,偶有称心如意的小玩意,那也是金贵的很。
老唐看到杜正伦的眼神,便道:“关东六百里,他要修一条路。”
两个姓杜的一盘算,杜楚客讶异道:“他竟然要修路到洛阳?只怕朝廷不会答应吧?”
“所以,老夫才叫了你们两个过来。”唐俭现在是户部尚书,推民生议题一般不会受到太大的阻力。但这六百里的路,可不是那么轻松推的,更何况,跟朝廷还没什么关系,是私人要搞。
到时路修好了,私用公用,这官司有的打。
于是这就需要门下省中书省的人脉,中书令温彦博和张德算是有仇,更何况李大亮还在大朝会上骂温彦博是人奸。而李大亮直接投靠了李勣和张公谨,儿子更是忠义社的骨干,张德的铁杆小伙伴。
中书侍郎就能斡旋,怎么让利得利,就可以让杜正伦去谈。再者,杜正伦的江湖地位放在那里,能直谏李董不被弄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