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77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职成功,拢共当了县丞连十个月都没有,陡然在家里悠哉悠哉享福,也不用整天去巡逻城防安全之类乌七八糟的事情,结果听说隔壁汝州搞了个大新闻,向城县令又不敢过去,只好支了他来汝州。

  歪打正着,算是赶上了好时候。

  一众武汉官吏以及巨商,也是有些诧异,万万没想到这个向城县的县丞,居然问答的有来有去,全然不像其他州县的官吏,简直就是一问三不知,完全被武汉方面牵着走。

  “若再加鲁阳关南下出关这一段路,向城县能否供应一应用度?”

  “可以,如果确定鲁阳关往南的供应也落在向城县头上,那就一定可以。诸位有所不知,向城县西北虽说山谷交叠,可四面最少还能开荒四五十万亩地。只是向城县如今田亩已然充沛,乡野百姓也不比别处,一户有二三百亩地,已是尽力劳作,再想开垦新田,就有点吃力不讨好。”

  向城县丞一番话说出来,倒是让周围州县的同僚连连点头,能够对治下土地有所了解,已经算得上能吏。

  只听这绿袍县丞又接着道:“若是这工程供应落在向城县头上,本县就能招募青壮开荒,效仿中国庄园,购入八牛犁、曲辕犁,今年种一季麦,明年就能有收。广种薄收,照一亩八十斤来算。紧赶慢赶,临时征发民夫的话,十万亩上下应该能做到,到明年,往少了算,也能有八万石麦子。”

  说紧赶慢赶就能搞开十万亩荒,那绝对是吹牛逼,不过向城县丞这个牛逼吹得是很有逻辑很有条例的。

  毕竟,如果向城县要提供粮食,邓州一把手陈君宾不会不给予支持,从南阳临时征发开荒民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说是说开荒,实际上很多荒地,在汉末三国时期,本身就是耕地。只是因为战争还有地势变化,逐渐就成为了荒地,长满了杂草树木,形成了丛林树林。

  实际上,向城县西北的谷地,在张德非法穿越之前,同样经历过动员大量人民群众,然后修建水库。

  老张非法穿越之前,南召、南阳本地人所说的“南都湖”,其实就是“鸭河口水库”,设计目标是灌溉两百万亩耕地的水库,实际灌溉土地面积也有一百二十多万亩。

  至于说调解洪水,保证南阳盆地的生产安全,更不必多说。

  向城县县丞说只要工程敲定,就能保证粮食供应,这一点是没有吹牛的,因为本地的土地潜力,的的确确就有这么深厚。

  把绿袍县丞吹的牛逼砍一半,照五万亩地计算,也有四万石麦子进账。加上原本就有的土地产出,供应鲁阳关到南阳的两段工程路段,的确不存在什么压力。

  “刘县丞诚乃干臣也。”

  “谬赞、谬赞……”

  别说周围同僚惊讶,连武汉这边的谈判代表都很诧异,这样的能吏,居然是个县丞?向城县的县令,得是多大的福气,才有这样的二把手?

  刘县丞的表现,给武汉这边的谈判代表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对武汉有官方背景的商号来说,不怕你黑吃黑,因为你再黑还能比皇帝黑?就怕遇到蠢货。

  一应建设,都得自己来,本地官僚出来伸手要钱等于就是成年巨婴,这种状况,让投资就变得极为吃力,极为劳累。

  只要遇上几个稍微业务能力强的官吏,整个事情做起来就很顺畅,效率上可以说是大大提高。

  所以稍微一对比,手握华润飞票的武汉巨商,都会属意向城县,不是因为向城县的地理位置如何的好,而是因为向城县有刘县丞这样的能吏。

  一贯开元通宝,大多数时候在贞观朝的绝大多数地区,能够发挥五百文的作用,就已经是非常合格。

  倘若能够发挥七八百文的作用,那就是超水平发挥。

  正常情况,地方州县投一贯钱,只能发挥三百文的作用,甚至更低。

  而刘县丞这种官吏,至少在和地方州县沟通上,这个沟通、公关用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一个人的作用,在这一贯钱里,最少也有两三百文的功劳。

  “刘县丞谦虚了。听说向城县也产煤?”

  “产!产的!”

  听到武汉这边谈判代表的提问,刘县丞整个人都是激动起来,他虽然已经竭尽全力在克制这种兴奋,但还是情不自禁地瞪大了眼睛,嘴巴都要咧到脑袋后面,心中更是狂呼:祖宗保佑,我刘若英这是时来运转了啊!

  

第三十一章 勇气

  “快!快把这封信送抵回家,务必亲手面呈梁县令!”

  喜不自禁的向城县县丞刘若英急急忙忙地找来伴当,“现在就去,找一匹快马,到鲁阳关不要不舍得使钱,这是两枚银元,你揣在身上。”

  “少尹放心,夜里之前一定传达。”

  伴当将信件揣到了怀里,抱拳行礼之后,立刻出去寻了一匹快马,直奔朱雀门去了。这光景,郏城县别的没有,大牲口多不胜数。

  这一场“招商引资”座谈会,谈了几天下来,每天光黑豆都卖了不知道多少出去,米面粮油都是大大地消耗,本地商贩赚了个盆满钵满。就是临时做客舍的,竟然几天时间就攒了往年大半年才有的现金,简直是匪夷所思。

  郏城县里里外外无比热闹,除了极个别本就富贵的人家,大多数郏城县百姓,恨不得天天开座谈会。

  “好你个刘雄,当真是藏得深,竟是有这般口才,倒是把武汉人的钱都从口袋里掏了出来。请客,必须请客!”

  刚吩咐了伴当回去报喜,向城县县丞刘若英正琢磨接下来要干点什么的时候,几个绿袍官员到了他入驻的客舍拜访。

  在大门口嚷嚷开来,倒是让刘若英很是诧异。

  “哎呀,是几位年兄,请请请,里面请……”

  “请个甚么,如实招来,这回向城县谈下来个甚么大买卖?”

  “非是我等铜臭味,若英兄,后年你必为正堂矣。”

  说刘若英后年必为正堂,意思就是县丞这个二当家,要变成大当家,绝对的吉利话。听到朋友夸赞,刘若英乐呵呵地笑道:“我若升迁,梁县令也必高升啊。”

  “会说话!”

  “哈哈哈哈……你说你刘雄行伍出身,怎么就成了治政能吏了呢?”

  几个绿袍小官和刘雄一样,都是掏钱搞来的官身,每一个花费轻的。而且这些绿袍小官,原本也不都是平民百姓,最少也是流外官,本来就是体制内的。掏钱,不过是在内部补缺的时候,优先运作一下。

  这些人,本来就是精英中的幸运儿,绝对的万里挑一。

  “若英兄,快些说说,武汉的阔佬准备在向城县搞个甚么?”

  “对对对,一边吃一边说。”

  “行,那就边吃边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