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53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皇后失望地摇了摇头,巡抚“天竺地”是按照巡抚四州、及流求诸岛来操作的,算是从中得到了灵感。

  内廷外朝也没有真个说就敲定这么一件事情,要知道,“天竺地”现在也只是处于军事控制的状态中。

  治理,那是远远谈不上的。

  连羁縻州县都不算,谈什么治理呢?

  唯一能够行使地方治权的人选,就是李淳风,但李淳风是个神棍,不能当做体制内的官僚来看,也不能把他视为官僚。在待遇上,李淳风是超然的,属于不是神仙的“神仙”,不是国师的“国师”。

  百姓中间的口碑,就是如此,尤其是中国百姓。

  提出巡抚“天竺地”,不过是给诸王一个好处,以往出使是个苦差事,哪怕早些年在唐朝内部做黜置大使,也是三公九卿的辛苦活。但是现在却大大不同,边地苦还是苦,好处也是明显的。

  比如图伦碛改名为“昆仑海”,整个西域就是贸易中转站、补给站,香料、调味料、染料等等高附加值的商品贸易,是别处很难替代的。

  小茴香、花椒这两样东西,在“河中”和“昆仑海”,是堪比黄金的硬通货,能够稳定地保证货物量的,只有唐朝。

  再比如小麦制品,同样也是硬通货,原因也很简单,只有唐朝能够提供碱面。

  “河中”北地广种小麦,粟特人的基础经济结构被摧毁,就是这么简单。

  如今的粟特商人,其主要利润,已经不是在贸易线上赚来的,而是在唐朝内部的超级城市中,提供服务业、娱乐业来维持生存。

  在别的国家或者地区,当街卖唱可能连个面饼都没有。

  可是在长安、洛阳、扬州、苏州,丰腴美丽的粟特舞娘,跳一通“胡旋舞”,展现女性美好身姿,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饭钱,就有着落了。

  而像帝国的两个中心,洛阳和武汉,甚至能够时不时地组织大型文化娱乐演出。演出人员规模可以上千,大型舞蹈的收益极其丰厚,但这样的市场,只有洛阳和武汉才具备。

  唐朝之外,再无这样的地方,能够让娱乐业如此大规模地生存下去。

  粟特人的经济结构转型,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的,也反应了帝国西部边疆区的情况。

  倘若换成李元祥,皇帝说要让他巡抚“天竺地”,他还干个屁的工头?上任第一年要是赚不到十万贯,他保证自杀,眉头都不皱一下。

  单枪匹马就敢赚十万贯,毫无压力。

  倘若给他一个高配的亲王府,他能赚出一个大国来。

  可惜,这种机会怎么轮也轮不到李元祥这个工头,长孙皇后对李泰的失望,就在于此。

  “给了诸王机会,既然他们抓不住,是他们自己不争气、不中用。由他们去吧。”

  李世民将手中的玻璃杯放下,很是平静地说道。

  

第十章 进一步

  一年一度的武汉秋季运动会相当热闹,青少年组大多都是贞观朝的一零后。和他们的祖辈父辈不同,武汉这里的一零后,明显身材匀称甚至可以说结实。

  身体素质,比一般“扶桑地”的成年男子还要好一些。

  甚至双职工家庭,往往子女的身高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超越了父母,十五岁的时候,就能比父母高大半个头。若非脸庞依旧稚嫩,从背后看去,只会以为是成年人。

  武汉在工资收入第二次增加的时候,曾经出现过一波禽蛋类食品的剧烈消耗。最巅峰的一天之内,整个武汉消耗鸡蛋鸭蛋鹅蛋五十五万枚。度过那一拨剧烈消耗期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江西和湖南都很难吃到鸡蛋。

  尽管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物流通勤水平,但整个武汉依旧无法稳定有序地保证禽蛋类供应。

  大头消耗,依然是工坊。

  只是双职工家庭往往把食堂的富含高蛋白的菜式带回家给孩子吃,既能给孩子补充营养,也能省一笔开支。

  整个武汉所有的工厂区加起来,平均每天消耗禽蛋八万枚左右。听着很多,其实很少,跟某条工科狗非法穿越之前那个时代比起来,连九牛之一毛都不如。

  老张非法穿越之前,哪怕是在海上平台厮混,离他们最近的一个县级市,一天消耗鸡蛋也要三十多万枚。至于那些个大都会,一般都是几千万枚鸡蛋一天,还不包括其它蛋类。

  至于各种肉类,更不用多想。

  武汉现在的发展水平,遥遥无期。

  即便是吃鸡蛋,武汉的鸡蛋也是要靠物流仓储的配合,集中起来之后,才能保证每天工坊有着足够的鸡蛋供应。

  但即便如此,营养摄入的极大提高,还是让武汉普通青少年的发育水平,明显要甩开周边地区一大截距离。

  甚至附近的军府,一度想要通过关系,从武汉这里搞成“兵员基地”。

  “今年赛事规模更大了啊。”

  “回使君,项目新增不少。除田赛径赛之外,水上项目也多,看上去也热闹,也多爱进场来看。”

  “有搏击项目?”

  “拳击、摔跤、相扑等等都有,馆子都是一早就准备好的,今年宣传得好,各地都有自己的相扑手、摔跤手,都是小有名气的。”

  “很好。”

  张德点点头,“看这热闹样子,扣除一应用度之外,应该又能赚不少。”

  “这是自然。”

  早先筹办赛事赚钱不多,但也是赚的。场馆大多都是武汉本地自有的建筑。比如相扑赛,原本就是棋馆、补习班。有馆内比赛就空出来,平时还是要用的。再有些馆子,可能就是物料场或者仓库,用的时候,根据赛事提前安排就能空出场地。

  调度管理上的事情,在武汉已经相当成熟,只要沟通得当,府内给钱也爽快,各取所需。

  至于盈利,赛事本身并不盈利,哪怕一些气氛好的比赛,比如说拳击、摔跤、相扑,入场券本身也赚不到多少钱。往往入场券也就是贴补给馆场的费用,真正的赚头,是在赛事之外。

  一般来说就是服务性行业的营收,比如住宿费,武汉这里已经有了组团包场包馆的业务。普通客舍在赛事期间,散客往往也是三五成群,两三间客房,不包早餐晚点的话,也能比平时多赚三四成。

  至于餐饮业更加厉害,每年秋季运动会,都要提前准备好一仓库的白糖。因为各种类型的糖水极为好卖,哪怕是凉茶,也多是加糖加到丧心病狂的程度。

  吃咸的东西,越吃越想喝水。然而吃甜的东西,同样也是越吃越想喝水。

  至于说炒米、肉串之类的寻常货,武汉这里卖了也有十多年,技术相当成熟。

  但这些收入,总量虽然大,但一点点一点点的,也不让人觉得如何震撼。真正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