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8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目的。

  至于铁轨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其它“产出”,不是现在要惦记的。

  武昌的这条“重载”轨道,保守估计能提升运力十倍都不止。原先的板轨,毫无疑问无法应对接下来的消耗量。

  美中不足的是,牵引力还是畜力,烧开水的罐头想要移植上去,还有一段距离要走。

  只不过已经能够看到希望,汉阳钢铁厂和内厂合作的项目,在那半里地的试验台,也的的确确让机车头跑了起来。

  不过也就是跑,和造船厂的某条智障船一样,纯粹是技术存在,不具备实用的意义。

  一台连五百斤东西都拖不动的废物,要来放炮?

  “对了山长。”

  “何事?”

  “关西真有豪客买狗花了十万?这是甚么神犬,值恁大价钱?”

  “东方神犬,一獒敌三虎听过没有?”

  “蛤?”

  “蛤你个头!”

  一巴掌拍在对方脑袋上,“别想有的没的,你不想修铁路,难不成还想养狗啊。”

  “我有考虑过啊。”

  “……”

  武汉钢铁厂已经算是真正的达成批量出钢铁,实际铁价理应是压低的,但武汉各地用铁,还是比照洛阳铁价。

  这算是一个隐藏的利润,可以说是合情合理地挖帝国主义墙角。

  至于武汉官商集团的那点小算盘,在这上面,老张从来没有松过手,本地的基建用铁,不会用外地铁。

  毕竟,多地开始自筹钢铁厂,技术支持是来源于武汉。没可能“送”了技术还要把市场也送出去。

  再说了,他这个江汉观察使也不是摆设,官方采买,他说了算。

  他说行,那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平素很少动用这种权力,时间久了,就会有人误会什么。偶尔抖一抖威风,也是基本操作,让人打起精神来而已。

  权力的小小任性嘛。

  

第六十三章 好处

  ? 铁路架设短期内只在矿区、港区有意义,而且哪怕是矿区,也必须是水路发达,否则成本是相当的高。

  武汉几个钢铁厂的模式,暂时还无法对外推广,最少还要十年以上的积累,才有足够的专业技工人才。

  同时,十年时间,按照现行的生育政策,如果总人口增长六百万,那就是画面相当美。只是这也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完美状态,这年头不可能像老张非法穿越之前那样,充话费还送双胞胎啥的。

  武汉的初级工科狗们自以为脑洞很大,也自以为很有想象力,寻思着着天下的港口矿区都铺上铁路,怎么地也得有个几千里的总铁路里程吧。

  这是多么震古烁今的壮举!

  然而老张内心毫无波动,连笑的意思都没有。几千里……这是弟中弟。

  体会过从幽州出发到苏州只要四个多小时的快感,一切都是索然无味。

  至于大秦线一次的运力,比南运河上茫茫多的破船加起来还要凶残。

  不过老张也没打算破坏这些小狗们的积极性,人总得有点梦想,也要切合实际,几千里的铁路,还没有污污污的车头,这的确算是一个不错的“小目标”。

  永兴煤矿的位置是比较特殊的,它的水陆交通都很发达,尤其是水运运力极强,加上这年头湖泊到处都是,十几年治理之后,湖泊和湖泊之间,都有了成熟的水道。

  似“南湖”“北湖”“龙王湖”,都有了河道联通长江。这样就使得永兴县的诸多煤矿,可以通过富水进入长江,再转道武昌。

  而铁路的作用,则是进一步保证燃煤的输出。至于提高本地和外界的各类交流,都是自然而然的产物。

  按照武汉小狗们的预计,正式能拖着货物污污污开车的车头,三年之内肯定能实用化。拖个三百斤的东西,是没有用的。有个三千斤,就有那么点意思;三万斤,那就有点搞头;三十万斤,终于不是废物……

  眼下的铁轨,达成三万斤根本毫无压力,而且只需要用几头牛。加个锁止机构,也不怕溜车,一个手刹的事情。

  慢是慢了点,可运力真的是“惊人”。

  如果换成车头,小狗们寻思着一天怎么地也能运个百几十万人的口粮。

  “现在永兴县到樊港,陆路也是有弛道的,武昌县这几年都在忙着围湖造田。河道疏浚做的也不错,清淤之后,修路的条件是有的。”

  铁路工地上,除了老张,还有江州、洪州、黄州、抚州的政府主官前来旁听,铁路这个物事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江西总督房玄龄自己就主持了南昌的一条板轨,更不要说南昌地北上的新式官道。

  技术和管理上,都有清晰的认知。

  这东西有没有用是不用多想的,对官吏们而言,玩这个有没有前途和钱途,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江州,就想修一条从永兴过来的铁路,毕竟永兴煤矿的煤是最好的,张德手中攥着的,是为数不多南方的优质无烟煤,品位极高。

  江州地处彭蠡湖口,这几年窑场也不少,除了各种砖瓦水泥之外,陶瓷也逐渐兴起,虽说小一半跟内府挂钩,去年开始,还出现了“陶瓷局”这么个衙门。

  “陶瓷局”设有局令太监,专门镇守浔阳。

  除此之外,在潐水北岸有个瑞昌镇,这里是江州为数不多冶铜的地界,铜矿一直都能开采,但因为时代发展的缘故,瑞昌镇逐渐衰败。但随着“地上魔都”的兴起,本地的冶铜工人和铜矿矿工,迅速又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

  整个瑞昌镇从原先百户左右的在籍人口,短短十年,迅速扩张为总人口超过八万,在籍人口两千户的“超级”镇。

  其主要“新兴”的经济构成,多以青铜冶金为主,其它冶金不同程度介入。

  “瑞昌青铜”在房玄龄上台之后,属于江西为数不多属于政绩和实利双重收获的重要创收单位。

  在汉阳钢铁厂获得突破之前,“瑞昌青铜”承担了大量青铜件的生产。而最近几年的铜火锅,也多是由此地生产,然后行销各大城市。

  又因为冶金技术和行业规模的提升扩大,使得在金属工具加工制造上,也有长足突破。贞观二十年前后,分别建立了“冶铜学徒”和“打磨学徒”制度。

  后者更是由江西总督府扶持,因为整个江西对建筑用石料极多,在高端市场中,大理石逐渐增多,研磨抛光,就成为了一项“高端”技术。

  至于诸位镁土发掘,以及金银土提炼,都属于不值一哂的行当。

  所以当老张前往永兴煤矿视察铁路修筑进度的时候,前来参会的各州刺史、长史、县令,同样都想着法子如何把铁路修到自己的“地盘”。

  像江州就打算把瑞昌镇升格为瑞昌县,毕竟,总人口超过八万,怎么地也算是个镇。别管这八万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