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7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脖子上没有项圈狗绳,这就是野狗,当街打死,充公红烧。

  狗肉一般都是衙门里的加餐,虽说平日里狗肉不上席面,但狗肉也是滋补的上等货色,养生有道的洛阳老警察,还会撒一把枸杞压压火气。

  一旦入秋,吃狗肉就要吃到第二年的开春,小半年辰光,是狗肉市场最火爆的时期。汉朝传下来的铜火锅,洛阳这几年叫卖最好的,不是羊肉牛肉,正是狗肉火锅。

  实在是火锅属于入门级的“高端”聚餐,京城大富大贵人家,自然不可能吃狗肉火锅。但普罗大众聚餐,十几个好汉,一条三五十斤的肉狗,也够吃了。

  胡吃海喝的光景,推杯换盏仿佛自己是樊哙重生,几块狗肉下肚,北地秋冬的寒冷,也顿时一扫而空。

  整个洛阳最大的养狗场,也不归“狗监”管理,这地方是窦氏的小金库。窦孝正偷偷摸摸从武汉借了人过来办的,一半是菜狗,这些狗子瞧着不起眼,赚头比羊肉还高一些,只是旁人不知道细节,只以为是“狗监”给皇帝老子养的。

  剩下的一半,才是流转达官贵人之间,听话卖萌的宠物犬。

  赚头最大的就是小狗,其中尤以狮子狗最好,调训的好,狮子狗乖巧机灵不说,性情温顺极为适合宅中女子解闷。

  别人不知道底细,他窦孝正如何不知道京中“贵妇”是多么的无聊?又不像“地上魔都”一样,开河挑担的妇人,袒胸露乳之辈也不少见,甩开**的霸气,不比甩开膀子的汉子少。

  解闷的宠物犬,在“地上魔都”这种“下里巴人”聚集的地界是卖不出去的,可京城是什么地方?

  窦孝正还专门弄了个铺面,是给宠物犬修剪指甲洗梳打扮的,每个月进账都有七八百贯。一年下来,不比做军犬“掮客”赚的少。

  整个窦氏内部,都不知道前民部尚书之子已经彻底活到狗身上去了。

  窦孝正也不跟人交底,反正他是“狗官”,随别人吐槽,吐槽多了他是少赚一个开元通宝还是少赚一个贞观银元?

  美滋滋的窦孝正忙着赚狗钱,忽地宫里来了人,说要一条“骁骁”,窦孝正还纳闷呢,这后宫里哪个妃嫔这么寂寞,居然要大狗而不是小狗?

  然后来的人说了,这“骁骁”,得照着旧年太原起事时战死的那条来寻。

  说着,前来办事的内侍,还掏出了一张素描,这是太原旧人按照回忆,跟阎立本的学生描述,然后后者画出来的。

  “大监,一点心意。”

  窦孝正顿时反应过来,这不是女人要的狗,而是老板要回忆青春,于是掏出一条硬硬的物事,顶在了内侍的手里,“旧年太原的那只‘骁骁’,可有甚么机灵处?”

  

第六十二章 铁路

  ? 李董青少年时期的那只松狮犬是纯黑色的,主要工作是在唐国公府邸抓老鼠。除了北都老人,大多不清楚这些跟脚。因为那只“骁骁”死在乱军中,便以为是一条“披坚执锐”犬,就会想太多。

  内侍要淘换这些消息,也得混个一条小黄鱼。老阉人除了钱,一概都是不认的。

  窦孝正也是个心思缜密的,得亏先行打探了一下,否则到时候弄一只逮着瘪三就胡乱啃咬的“骁骁”,这不是拍马屁拍马腿上?

  万一把“狗监”的“狗官”帽子都丢了,岂不是亏到姥姥家?

  暗暗庆幸的窦孝正也没觉得贿赂中官有什么丢人的,稳妥为上。

  “大令,这‘骁骁’要个纯黑的,哪里去寻?黄色棕色的都行,便是白色的,也是有的。纯黑的,甚是难找。”

  有些为难的“狗监”属官们都是抱怨着,黑色的松狮犬不是没有,但总归带一点杂色,或者有一点点渐变色,纯黑是很难得的。

  这几年为数不多纯黑的畜生,只有当年李绩府上的一匹“乌云踢雪”,也就是“黑风骝”,传说中的乌骓马。

  后来落某条江南土狗手里,从此开启了乐无边的后宫马生。

  “现在北地找找,这‘骁骁’北地最多。某再去汉阳一趟。”

  找狗这个事情是很烦躁的,如果不圆满,那就不完美,皇帝老子要是不爽,未必就会让别人爽。

  窦孝正寻思着,当年的玄甲铁骑,这战甲颜色,是不是照着狗毛来的啊。

  “唉……”

  拍马屁难啊,这年头。

  一声感慨,窦孝正嘱咐了一番“狗监”的小弟们,然后叫了马车,直奔运河去了。紧赶慢赶,还是能弄一张前往武汉的船票。

  如今“狗监”风头还挺旺,西南的龙日天也跟朝廷上表,说是这西南地区搞建设,没狗不行。民部大佬们帮帮忙,弄几条狗过来,好警戒“山魈”。

  老张寻思着西南也没狒狒啊,龙日天表示这是他对蛮子们的蔑称……

  这几年龙昊深耕剑南,土地产出分几个重要组成,一是游耕;二是梯田;三是采集;四是狩猎。

  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在山区打转转,没狗警戒,还真不能放心大胆地干活。

  山地畜牧也许要狗,人就算是放牛,山道上浪,还真不如狗来得灵活。

  以前没有武汉培养调教的好狗,还不觉得如何,等上手之后,才知道省时省力果然好用。

  就是价钱不便宜,但价钱再怎么不便宜,摊在几年的总成本里面,这也就是毛毛雨。

  也不知道哪里吹起来的妖风,窦孝正前脚刚走,“狗监”就来了不少人打探消息。不多时,民部的大佬冒出来一个声音,说是既然有“马政”,现在也可以有“狗政”嘛。

  听着很别扭,好像在骂人,又好像是要上下个月“炮决”名单的样子,但民部的大佬说这“狗政”有搞头,关西有个老铁出手十万贯买了一条鬃毛如狮的蕃地巨犬,震慑八方豪杰。

  消息传到武汉的时候,正忙着在武昌铺铁轨的老张一脸懵逼:这啥玩意儿啊,贞观朝就玩这套路?是不是有人偷偷溜到象雄吐蕃骗钱啊。

  十万贯买“黑风骝”倒还有点希望,毕竟似“乌云踢雪”这样的优质种马,实在是难找。咬咬牙的话,顶尖巨头为了将来的伟大事业,十万贯搞一批马王也不算什么。

  汉朝为了汗血马,那花的钱可比十万贯多多了。

  “三丈用铁多少?”

  “一石半。”

  “现在京城铁价多少?”

  “一石匹绢仿佛,差一点有个半贯。”

  “围绕永兴煤矿,大概要修多长?”

  “六十里左右。”

  “这就是保底十五万贯。”

  “山长说的不错,但新式铁轨终究不曾修恁长,汉阳厂修的那段,不过半里地,看不出个究竟来。再者,六十里要多少人,现在也没个准数,只能说修一段运行看看,往后的事情,边造边看。”

  “嗯,说的不错。”

  连连点头,张德也清楚一口吃不了个胖子。永兴煤矿能够顺利运转,大幅度提高煤炭产出运输量,就是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