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喷,给李皇帝做了忠犬爪牙的李思摩,就没可能给窦孝正好脸色,于是乎,“穷则思变”,窦孝正北上不行就南下。
还没到南方呢,就听路上的武汉老哥时常感慨“老子真是日了狗了”,这让窦孝正茅塞顿开,为什么我不尝试日狗……不是,玩狗呢?
原本寻思着,就是为了生存,人是要生活的嘛。
只是万万没想到,做了“狗官”之后,这小日子还真就不一样起来。偶然年入破万之后,窦孝正虎躯一震,心说这日狗的买卖要得,年入破万之后,还不得换个小目标?
窦孝正心想我先定个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
日狗想要挣一个亿,难度系数不小,于是窦孝正又寻思起来:为什么我不从武汉多搞点狗呢?
然后窦孝正就以“狗官”的身份,跟兵部接了头,还通过窦氏的关系,跟驸马圈拉了家常,跑去太上皇那里蹭饭办年会的时候,认识了郭孝恪。
老郭除了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国之外,相声也说得好,拍着胸脯就表示,老夫在西域怎么说也是二把手,日狗这个事情,老夫比你熟。
二一添作五,看上去亏了,但窦孝正的收入当年就翻两番。
谁叫兵部在敦煌宫做了“试点”呢?
狗也有了专门的口粮,这上哪儿说理去?
只是军猎犬终究只是“高端市场”,想要赚更多,还是要看“冲量”,于是窦孝正到武汉转了一圈做了考察。
市场调研之后,窦孝正又寻思起来:武汉妇产科这么发达,为什么我不把外地的孕妇产妇送来武汉呢?
这生意是典型的“一鱼两吃”,既赚了“掮客”的佣金,还通过武汉的地方政策,卖狗赚钱。
毕竟只有武汉“本地人”才能免费获得官方指定认证小狗一只,而外来待产的孕妇产妇,就没有了这个“福利”。
窦孝正在赚取“待产”介绍费的时候,顺道宣传了一下武汉的政策,这多少让孕妇家庭琢磨着,不能让人小瞧了去。
再说了,买狗得掏钱,怎么地也算是为“地上魔都”事业添砖加瓦。
至于狗的来源,买就完事儿呢,买狗还管狗主人是哪里来的?
玩狗的高端市场和大众市场让窦孝正盘活之后,贞观二十三年入夏之后西南新政,让窦孝正又看到了“商机”,于是乎,“狗官”按捺着激动的心情,找上了某条忙得不可交,听到“狗官”来意之后一脸懵逼的某条工科狗。
“孝正,照你的意思,莫不是要在矩州养狗?”
“如今‘狗监’没甚意思,这光景,西南既然要开茶马道,有马就得有狗,山高路远的,这林子里还有豺狼虎豹熊罴猪猡,有狗没狗,这是两回事啊。再说了,我也打听清楚,皇后拿捏着冉氏,这西南的营生,那就不姓冉。”
“……”
为了养狗,你他妈还真是挺拼的,不愧是“狗官”。
虽说老张觉得这事情很蛋疼,他堂堂江汉观察使,专门跟人讨论怎么养狗,这实在是有点滑稽。
只是窦孝正说的不差,山区行动,狗当真是必需品,关键时候,就是口粮。虽说好狗难求,但大差不差训练出来的猎犬,凑合着用,也是绰绰有余。
茶马道上的山獠、土蛮极多,有些小寨子冷不丁会出来搞一把活,靠人来警戒,远不如狗好用。
思来想去,老张觉得这玩意儿也算是双赢,狗利国家生死以嘛。
于是老张便道:“武汉养狗场,孝正若是能弄几个官帽子来,这事情,便好办。”
“包在我身上!”
窦孝正胸脯拍的震天响。
第五十九章 狗局
? “这养狗的官,你也想着弄几个?”
崔总编从隔壁捧着一碗莲子羹,抽空过来吐个槽。
横了崔珏一眼,老张一把夺过她手中的莲子羹,胡乱吃了两口又还回去:“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养狗的官怎么了?狗官就不是官了?只要能入体制,到时候换什么位子不要便当些?”
这几年成立的衙门茫茫多,还有各种半官不官的民间组织。也就越发地体现出编制的重要性。
就算是狗官,有了官帽子,将来调离什么部门,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是没有官帽子,这事情就难办。
属于零和一的关系。
“说来这窦孝正也真是不简单,他是窦氏二房出身吧,才几年,竟是出手如此豪阔。较之李景仁,也不遑多让。”
自顾自找了个座位坐下,崔总编好奇地看着张德,“阿郎,你说这养狗,当真有恁多赚头?”
“想甚么呢,窦氏是皇亲国戚,去年窦诞过世,太皇还出来转了一圈。不拘皇族世家,窦氏多有联姻,你当谁都能养狗不成?就说这‘狗监’,原本是内侍把持,这几年不就落在窦孝正手里去了?”
“他如何腾挪,还不是要指着武汉吃饭?”
“话是这么说,但他不是蠢人。”
顿了顿,老张感慨道,“他是知道武汉很稀罕官帽子的,‘狗监’怎么说也是朝廷正式的衙门,这光景窦氏亲近长孙皇后,要推动‘狗监’扩增,理由也是极为充分。外朝窦氏子弟不少,加上早年出过民部尚书,还有太常寺卿,不拘皇族朝官,都会卖几分薄面。”
“那合该他赚这狗钱。”
“……”
什么叫狗钱啊,这话说的。
钱比狗肉还香呢。
“窦孝正许了几个位子出来?”
“武汉这里,‘狗监’出三个地方衙门。就是挂个牌子了事,养狗的物业,还是武汉的。汊川那里的养狗场,大概能混个十七八人,九品的官帽子有个三五顶,剩下的,都是流外官。”
“好大的手笔,这狗官升迁,岂不是比科举还要容易一些?”
“……”
总感觉这话哪里怪怪的,这往后要是读书不行,岂不是真的可以开口大骂“你读书读到狗身上去了”,好像也不算骂人了哈。
老张一时间发愣,崔娘子笑道:“你倒是真去想着如何让人养狗做官不成?”
“旁的地方自然不行,武汉人多,本来就缺官吏,多几个位子是几个。没瞧见老夫连亲王府的主意都打上了吗?去年在长安,老夫跟十七八个驸马爷吃酒,要的不就是他们老婆家的几个官帽子?”
“公主府一个两个的,又不作数。”
“积少成多,太皇多能生啊,亲王公主少说还能多个三五个,这就不错了。”
“……”
轮到崔珏表情复杂了,感情养狗和太皇养儿子女儿是一个级别的?
这太皇听了肯定想打人啊。
崔珏上班的时候过来打听消息,倒也不是她自己好奇,而是崔弘道让她问问看,这样养狗的业务,在江淮能不能搞起来。
实在是窦孝正是个做事“霸道”的强人,跑洛阳一通狂吹,说是河中军猎犬的缺口,少则五千,多则一万。又说辽东现在御寒,狗皮帽子很畅销,狗皮褥子更是抢收,此时不养狗,更待何时?
别人说这话,肯定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