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南北,实际效果乏善可陈。
直到贞观朝玩了花活,这才把大运河正式向北推进,进入到了徐州境内,乃至贯穿山东。
这才是李皇帝的得意之作,和贯穿山东的新修运河段相比,京洛板轨、两都弛道以及“环渤海高速公路”,才是拿得出手的“历史经典”。
至于“围圩造田”之流,都是弟弟。
有“利国利民”的大型工程,才能算得上“物配其主”,社稷神器捧在手里,才不会有人觉得违和感十分严重。
这些大型工程带来的好处,绝非仅仅是巩固皇权加强“中国”,自贞观五年之后,整个帝国的总人口,应该是摸到了三千万的边。汉胡比例大概是在五比一,爆发式的新增人口主要是掠夺,自然人口增长,因为土地产出更多,加上一些地方的政策性扶持,平均每年增加五十万左右。
在某条非法穿越的工科狗看来,这样“庞大”的人口,本身就是个超级市场。腐国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其市场人口,不过是百万级。而短期内不存在内卷,又有全新工具可以扩大帝国有效统治疆域的唐朝,老张自认有生之年看个小火车污污污不成问题。
上网是没可能了……老张寻思着,临死之前得给子孙后代下个遗言,只要魂斗罗出了水下八关,记得烧给他。实在是没有,猎人完结烧给他也行,猎人没有……死神小学神也行。
就算是一条唐朝的咸鱼,也是要有点念想的。
帝国的大工程还在持续着,各地只要是能通渠东海南海的州县,都开始琢磨着搞个码头,码头搞个轨道,轨道连个矿……
广州福州建州琢磨着炼铁,武汉同样没有闲着,沔州鄂州南北,都有一个样板工程要开建,而且是绝对一出场,就能震慑全桌的“硬菜”。
硬的不能再硬,因为它是钢铁!
江夏要修一座钢铁大桥,而汉阳要铺上一条长长的铁轨,两个工程提前招募了保安,想要偷铁的老乡,首先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小命。
“铁……铁桥?!”
“鹦鹉洲南那条‘里河’,听说是石桥、木桥承重不济,便要换个铁做的。”
“谁说的?!石桥如何不济了!”
“观察使府。”
“……”
因为水泥、钢筋的存在,石桥承重能力是不需要担心的。所以承重不行这个理由,就是扯淡。
内情只有府内一帮工科狗才清楚,张德为了赶走那些聒噪的苍蝇,加上为了技术储备,可以说是为将来做打算吧,砸一座铁桥出来,足够让所有人闭嘴。
从中央到地方,看到铁桥都会尿。
一座铁桥可以打造多少把神兵利器,市井的流氓都能分得清。
贞观朝的“里河”,也就是千几百年后的“巡司河”,千几百年后可能觉得这“小水沟”不过如此,但在贞观二十三年,疏浚河道外加“围圩造田”,配合几个塘堰,这“小河”的运力,相当的可观,山区的石材可以轻松地运入江夏,然后向西一拐,就能进入长江。
因为这条河,老张已经推掉了最少二十座“山”,都是土石混合的山头,直接夷为平地。有些鄂州老人许久没回老家,一到低头,便看到一片“坦途”,其中一个老者,竟是震惊而逝。
为了犒赏这条河,几经挑选之后,样板工程就选择了它。
可以说,只要到了江夏,凡人一看到跨河的铁桥,不献上他们的膝盖,那是万万不能平抑内心的敬畏。
而相较这座被疯狂宣传的铁桥,汉阳的铁轨,反而非常的低调。
一个如火如荼,一个安安静静,对比起来,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但临漳山还有汉阳钢铁厂的工科狗们纷纷表示,他们早晚有一天要在铁轨上开车,不让他们开车,他们就卧轨自杀。
关于武汉要建一座铁桥的消息,因为太过惊世骇俗,很快就从武汉传播出去。不知道多少人等着打脸,也不知道多少人想要看一看“惊天伟业”。
京城内外,消息传的沸沸扬扬,长孙皇后问对马周,想要知道这有无可能,马宾王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提醒了一下长孙皇后:女圣陛下,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不是,还记得当年龙首原上的豆腐渣工程吗?
女圣福至心灵:你是说一定会塌了?
马宾王面无表情:我是说它一定会建起来。
第五十一章 奇观背后
? 历朝历代的水利工程中,土方量超过金字塔的项目比比皆是,甚至有些水利工程要追溯到三代之前,也就是金属制品还没有普及的时代。在那样的时代中,要完成一个超级工程,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人力组织度,二是工程设计思路。
反应到文明的脉络中,那就是华夏文明的极端早熟,以及对技术应用的极端现实。
这也是为什么“经验科学”大量出现在各行各业,而不是总结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
整个思路就是,当我需要一座大坝来拦截洪水,那么,想到的不是找一个数学工具先行计算,而是……找个算土方量很厉害的人。
这种思路直到老张非法穿越之前,也是普遍出现在各个领导岗位上,尤其是外行领导内行的时候。
好在工科狗的领域,哪怕是文科生做领导,一般也不会逼逼,大家相当的和谐。
如果有文科生领导要逼逼……一般都是一锅端,全国人民一起看朝廷直播吃红烧狗肉。
谁叫你们做豆腐渣工程来着?早干嘛去了?
尽管水利工程规模极大,但是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并不能震慑全场。
毕竟,历朝历代,除了千几百年后三峡大坝“duang”的一下出现在长江上,形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围观兴趣,使得围观“奇观”也能收个门票啥的,在此之前,通常水利工程根本没可能有人特意去围观。
就算是三峡大坝……附近还有防空导弹呢,历朝历代在都江堰摆几个巡查防卫衙门,都是基本操作。
万一碰上想要学习关羽好榜样的来个开闸放水,这不是闹么。
种种原因的结合,使得掌握社稷神器的“人皇”们,在开发水利工程这个大项目的时候,往往震慑的是对手和潜在对手,然后在工程中消耗大量顽固分子,成就宏图霸业。至于之后要给天下上个“硬菜”,大多都是拿自己的私有财产。
比如什么长乐宫、未央宫、太极宫、大明宫、洛阳宫……
平地筑高台,看个宫墙墙角,你都得仰着脑袋,凡俗夫子路过,见那高台楼阁之间的廊桥,只觉得帝皇是神仙中人。
没有读书的苍头黔首们,当时就震惊的不行,自然不敢想着“彼可取而代之”。
像刘邦和项羽这种盖世英雄,从来都是少数,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