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个观察使过去镇着,就算什么都不干,也足够让荆襄诸辈全部雌伏。”
“如此说来,朝廷也是有此等心思的?”
“朝廷巴不得把那些个跨州跨县的世家全部打成烂渣呢,但凡有个机缘,都不会放过。杜相只不过是琢磨了一个合了弘文阁和皇帝胃口的案子,又顺带还我一个人情。”
听到张德说是还他人情,武二娘子顿时明了,微微点头。
但崔珏却是一头雾水:“既是克明公还阿郎人情,怎地是叔父去做‘湖北观察使’?”
“锲而不舍,跛鳖千里。叔父不过是先行探探路,把这‘湖北’形制先定下,待将来‘湖北’效仿‘江西’,成为行省。这湖北总督的位子,就是我的。”
说的很平淡,但却让崔珏杏眼圆瞪,她哪里能想到这么深远,杜如晦还人情,没点智力外加多年政务经验,根本没可能看穿。
而且局外人更是不可能揣摩到这个地步,哪怕是李皇帝,就算琢磨,也决计想不到杜如晦能够布置一个无数外套的局。
从时间上来说,三十岁的张德再有个五到十年,正好可以接过“湖北观察使”的位子。而五到十年,“湖北”这么个名词要是还不能落实成“行省”,那也白瞎了杜如晦和张公谨的能力。
甚至不仅仅是杜如晦和张公谨,武德老臣为了咸鱼翻身,怕不是摇旗呐喊也是要的。
到时候朝廷就算想要空降一个“自己人”,最终也会夹着尾巴灰溜溜地滚蛋,然后各方鼓动一个“操之不出,湖北奈何”,李皇帝就算再怎么不爽,再怎么想弄死张德,也只能顺应“民意”。毕竟……民主嘛。
尽管从内心上来说,张德对于“升迁”毫无兴趣,毕竟,武汉现在的实力,工科狗不敢说高枕无忧,但要说正面刚死李皇帝,连一半的力都不需要输出。十几年经营,足够让武汉系官商对“皇权”的敬畏衰减到“不服就干”的程度。
很微妙的是,老张觉得李董也不想为了“念头通达”就跟武汉撕逼到底,人生目标中的敌人,目前始终还是世家,将来兴许还有武勋集团,但至少在李董眼里,江南土狗比世家和武勋,都要“乖巧”的多。
而老张对杜如晦的还人情,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原因,这是他最早动的念头,就是趁年轻,熬死李董这个老年人就行了。
政治生物的最强技能,就是苟活数十年,续命万万千。典型就是李渊,他不死,光每天交配,就能恶心到不少人,其中就有他儿子。
张德为了小霸王学习机,想法也很纯粹,只要李董这么个强势君王被熬死,就凭他那些个儿子,根本没可能贯彻他的精神意志,必然是妥协妥协再妥协,然后替李董被人吊死在菜市口。
当然了,也有可能老张先行吊过,死在某个皇帝的前头,那也是说不准的……
第八十一章 退路
权力提升并非不好,但随之而来的视角变化,会使得工作重心身不由己地发生偏差。非法穿越之前,文科生领导在一线不管事时候,小日子过的美得很。可升官之后,一个生活作风问题,就一波带走……
挑战太大,竞争对手太多,没可能一直专注“吟诗作赋”三十年的。
再者,就算成功“裂土”组成“湖北”,整个“湖北”的局面,也依然只是武汉单挑剩下的。而剩下的几十个州县,都不够半个武汉打的。
生产力不在一个水平上,仅从组织动员的效率来看,整个“湖北”省把武汉刨除,其动员能力还不如新筹备而成的武汉咸宁市。
倘若换成割据时代,咸宁市一天就能武装一千以上披坚执锐,并且还能筹备驮马、骆驼等驮乘类大牲口三万以上,粮草无上限,大车无上限……
任你对手如何兵神军神再世,先让你赢九十九回,
第一百回也要被磨死。
血牛耐操,就是磨死你。
甚至还能无脑砸装备rush,更是简单的很,这就是本质差距。“湖北”一年的飞凫箭生产量,可能也就是武汉某个市镇甚至是某个工坊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的量。而且这个工坊,在很多时候,肯定不是专业生产箭矢。
这种情况,张德升官不升官,其实也没什么意义,升官反而还要兼顾更多。对工科狗来说,是有点小纠结的。
只不过对老张屋中的女郎们,却是个相当令她们兴奋的消息。
崔明月和武媚娘回去之后,分别跟自己交好的女郎说了此事,然后老张就累了个半死……
对白洁、郑琬之流而言,老张的官越大,对她们来说越好,家族也就越依仗她们在张德这里的“地位”。
最重要的是,自己所出的子女,会随着张德的升官发财,获得未来的权益,尽管这个权益是未知的。
“郑氏是要迁出荥阳?”
是夜,被郑琬好生伺候爽了的老张,在榻上搂着气喘吁吁的郑氏女郎,直截了当地问道。
“叔父人虽在辽东,但传回来的意思,是这样的意思。”
大约是“母凭女贵”,张德对郑琬这个半只脚差点踏进皇家的郑氏女郎,也放下了成见。郑琬也的确获得了曾经不敢想象的“荣耀”,荥阳郑氏非常厚颜无耻地认了她这一家的“血脉联系”。
而张洛水出生时候,张德给她将来“嫁妆”的承诺,更是让荥阳郑氏好生呵护着这对母女,深怕她们有个头痛脑热。
“郑氏除了祖庭,十几年来,土地尽数被朝廷‘侵吞’,有迁出的念头,倒也正常。只是,不怕为世人耻笑么?更何况,郑氏如今也算是依附皇帝,海外劫掠船团,郑氏上缴的贡金,可不算少。”
像江水张氏,迁了就是迁了,“寒门”讲究那许多,老张也不怕被人骂“数典忘祖”。别说老张,就是张公谨,北宗家中俗物从来不管,常年在外难得回去一趟。就是主持拜祭,又因为张氏多祭“挥公”,在哪儿祭不是祭?
但荥阳郑氏不同,他们要是离开“祖庭”,堂堂世家豪门,简直是丢人无比。这种行径,堪比大唐丢了长安和洛阳,然后跑去铁岭建都。
就算铁岭是个大城市,但要是李董老家都扔了,这还有几个臣子服他?
郑大娘子稍稍地扭动了一下身子,好让自己饱满的胸部能够被张德更容易把玩,片刻之后,她半个身子几乎都要挂在张德身上,这才回道:“海上漂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若无长处,三代之后,怕是郑氏就要败亡。叔父言‘其兴也勃焉’,荥阳那里,都是知晓其意的。”
依附皇权的好处,当然是快速崛起,典型就是会稽钱氏,当年和江水张氏一个尿性,都是“寒门”。但钱谷甘为“酷吏”,这几年给皇帝背黑锅干黑活,会稽钱氏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