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料峭春风之中, 还是熟悉的天黑沉沉的时候,因为月初的原因,抬首一片乌黑, 伸手不见五指,唯有路人提着的灯笼散发着淡淡的光晕。
会试的考生较之乡试时,只多不少,因着此时汇聚了全国各地的考生,各地的口音掺杂在一起,显得分外的热闹。
只是,等快到临近考棚之时, 众人都不约而同的安静了下来。
远处, 巡逻的兵将严阵以待, 那通身的气势便能将一部分心怀叵测之人吓的软了筋骨。
徐瑾瑜此番进场, 不说徐母,就是赵庆阳和魏思武也纷纷前来相送, 徐瑾瑜对此有些无奈:
“思武兄也就罢了, 庆阳兄那日不是听过贵府府医的诊断,怎么也过来?
这个点儿也到了上值的时候, 你头一日入值, 便要告假可不好。”
赵庆阳见徐瑾瑜还惦记着自己入值之时, 一时微微哽咽:
“府医说无大碍,我便能放心吗?那里面什么条件,我又不是不知道。
瑜弟的身子本该好好将养, 可还未养起便要先用十日去苦熬, 我如何能放心?”
赵庆阳说完, 抿了抿唇:
“瑜弟也不用记挂我,圣上特意多允了我一日的假, 不会耽误了正事儿。倒是瑜弟……”
魏思武随后也不由道:
“什么叫我便罢了,难道不就不记挂瑾瑜你了?”
“我可没有那么说呀。”
徐瑾瑜笑吟吟的说着:
“我是觉得思武兄出现在这里,那是理所应当呢。”
魏思武这才哼了一声,随后下意识的攥紧了手掌,绷着脸道:
“好了,我二人便不多言了。瑾瑜你先进去吧,开考前还能缓缓。”
徐瑾瑜微微颔首,向徐母告辞,在赵庆阳的一脸不舍中,转身离去。
众人目送徐瑾瑜的背影被人群淹没,可是心却已经高高悬起。
等到了会试,考前搜子的动作也会更加轻柔细致,但却不会让人觉得太过冒犯。
徐瑾瑜很快便过了验名、搜身这两关,按照自己的案号寻了过去。
进了考棚之后,徐瑾瑜首先要做的便是将考棚周边的环境打量一遍,随后这才挂好油布。
只是,等徐瑾瑜坐下的时候,顿时察觉到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考棚内的硬件设施都优越性都大大提高了,原本坚硬的木板上被盖了一层厚厚的被褥,用来伏案书写的条案也平整光滑。
徐瑾瑜抬手用指尖刮了一点儿残余的木屑,上面还有新鲜的木漆气味。
桌子上放置的烛台所配的蜡烛也不是那种粗制滥造,还未拿起来便能闻到一种刺鼻味道的粗腊。
这些,似乎都是新制的。
徐瑾瑜忍不住扬了扬眉,等听到附近有人发出的阵阵惊呼声时,他便知道,这好处不是自己一人独有。
但这也正合徐瑾瑜之意,科举本该公平,倒也难得圣上为了公正,做出的这些改变了。
晨光微熹,红日缓缓升起,会试第一场在一阵钟声中,正式开始。
与此前考试不同的是,会试的题目并不是书写在考卷之上,而是由兵将将题目书写在长板上,自考棚抬着而过。
每排考棚停留一盏茶的时间,直到所有考生看过题目之后,再敲钟示意,考生开始作答。
这样的安排对于前后考生都各有利弊:
在前的考生多出了思考的时间,但因为时间的原因,考生需要保证自己对题目能烂熟于心。
而在后的考生虽然少了思考的时间,但却不会出现记岔题目的惊天失语。
至于中间的考生,则是最痛苦的,但科举这条路,既要运气又要心态,会试又被成为龙门跳,其难度自然不言而喻。
徐瑾瑜虽然也在中间位次,但等他将题目记下后,便开始认真的思索起来。
至于隔壁的考棚里发出了阵阵或懊恼,或叹息的声音,也丝毫没有影响到他。
等到了会试这一步,其实更多的还是在考验心态。
倘若连会试都无法度过,到了金銮殿上,失礼于御前,那才是天大的过错!
会试首场为经义七道,内容复杂且题目不短,但对于走到这一步的考生来说,拼的只是大家对于本就烂熟于心的经义理解。
是以,等到答卷钟声响起之时,众人首先做的便是将题目写在考卷之上,再慢慢斟酌。
徐瑾瑜也提笔将七道题目一一写下,随后将一旁的炭盆升起。
只是,取炭的时候,徐瑾瑜低头一看,都不由啧舌。
银丝炭。
啧,圣上好大的手笔!
“皇上这次对贡院这么大手笔改造,若是被户部尚书知道了,只怕又要上折子了。”
冯卓一面为成帝上了一碗茶水,一面低声说着。
成帝冷笑一声:
“让他上,朕看他还能放什么狗屁!徐瑾瑜此行平定越国,这等功绩,他就想考个科举,朕怜他体弱怎么了?他要清名,朕自不能让他特殊于人。
此番贡院改造,花费也不过纹银数万两,可越国之事,又耗费我大盛多少银两?徐瑾瑜他值得!”
冯卓一听,立刻低下了头,能让向来有礼有度的圣上说起粗话,显然也是让皇上气狠了。
不过,谁让户部尚书今日在大朝之时,说什么越国元气大伤,大盛应该予以抚慰,好彰显大国之风。
当时户部尚书这话一出,皇上的脸就直接给气绿了。
户部尚书这话一出,相当于相当于徐小郎等人冒生命危险打退越国之举都是玩闹;相当于苦守南疆十载的平阳侯和武安侯都是在浪费军饷;相当于南疆百姓遭遇的十载动乱都是空谈;相当于皇上砸下去的百万军费都是笑话!
于是乎,等户部尚书这话说完,皇上还没有发作,一旁的平阳侯直接三两步冲到户部尚书面上,拿着手里的象牙笏抽的其抱头鼠窜,有其一党之人想要阻拦也被武官阻拦。
好好的大朝会,几乎成了菜市场,可偏偏那时候皇上也不发话,就在上面面无表情的看着。
等到户部尚书被平阳侯撑着伤体,还打的鼻青脸肿,躺在地上哎呦哎呦着起不来的时候,皇上这才让人把两人分开。
对于平阳侯小惩大诫,罚其闭门思过半月,而户部尚书则在家养伤一月。
这番处置一下,户部尚书那是直接都给气懵了。
可却不敢多说一个字,那模样看的冯卓都替他憋屈的慌。
成帝喝完了茶水后,看着外头的阵阵寒风,忍不住道:
“贡院本就简陋,能改动的朕都让人改动了,也不知那徐瑾瑜的身子可能撑下来?”
“皇上,那太医不是说了吗?那徐郎君的身子只是因为未尽水米的虚弱,您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徐郎君也非常人,如何能撑不过去?”
成帝闻言,忍不住斜了冯卓一眼:
“啧,这会儿知道叫徐郎君了?要不是那天你给徐瑾瑜泄了密,他这会儿早就是朕座下大将了!
就今日户部尚书所言,都不用平阳侯动手,只怕徐瑾瑜都能把其气的吐血三升!”
冯卓不由干笑一声,有些委屈道:
“那臣也不曾想到,徐郎君连这一句称呼都能推测出来您的赏赐……”
成帝提起自己即将进碗的好苗子,心情好了起来:
“罢了,朕且不与你计较。今日平阳侯明明有伤在身,还在大朝上与户部尚书打斗一番,且派个太医去给他瞧瞧吧。”
冯卓闻言,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平阳侯那是打斗吗?
那不是单方面的殴打户部尚书吗?
最重要的是……
如果他没有记错,平阳侯可是连手里的象牙笏都抽断了。
……
春日的阳光很是和煦,度过了晨起的寒冷后,徐瑾瑜的状态越来越好,等到晌午前,便已经写完了两道题目。
此时也到了放饭的时候。
只是不知怎得,今日放饭之时,前面偶有骚动以及兵将的吹哨示警。
等过了一刻钟后,一个半人高的木桶被抬了过来,隔壁顿时又响起了倒吸凉气的声音。
也让活动手腕的徐瑾瑜难得升起了好奇心。
终于,木桶被抬了过来,徐瑾瑜看着那碗热腾腾的稠粥,终于知道考生们在惊叹什么了!
这等吃食,对于家境贫寒的考生来说,简直如天降甘霖!
一时间,有不少寒门学子眼含热泪,一时激动超常发挥,成为大盛开国以来寒门学子入榜最多的一次。
此事暂且不论,徐瑾瑜也没有想过这一次的物质条件竟然出乎意料的好。
虽然,这对于徐瑾瑜来说,还有些不及家中,可对于经历过乡试九天六夜的徐瑾瑜来说,这一次的科举是他经历过的最好的一次。
只不过,圣上似乎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了些,他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就是……这五谷轮回之事,还得忍!
好容易挨过三日,等出了考场之时,徐瑾瑜只觉得自己像是一直飞出笼子的鸟。
两日时间,他便已经答完了考题,然后用最后一日……忍耐。
刚出龙门,徐瑾瑜便被徐母他们从茫茫人海中发现,连忙拉到一个不会被挤到的地方,这才关切的上下打量。
“瘦了!”
“可算是出来了,我这心也能放下了。”
“幸好没事儿!”
徐瑾瑜被三人像是看大熊猫似的围着,一时有些哭笑不得,随后小声道:
“娘,庆阳兄,思武兄,咱们有什么话可以慢慢说,就是能不能让我先回去解决一下私人问题?”
没看出了考场的学子,都是行色匆匆,那是他们不想讨论讨论吗?
那是憋不住了!
徐母还在发愣,赵庆阳和魏思武已经恍然大悟,都憋笑着看向徐瑾瑜:
“好说好说!”
“也就是这时候,我才觉得”瑾瑜不是天……咳咳,仙人了。”
魏思武在徐瑾瑜的目光威逼下,收回了那曾经把他坑惨的两个字。
随后,一行人回到了别院。
等徐瑾瑜洗沐更衣好后,赵庆阳请来的府医早就已经严阵待命,虽然那老头还是有些不情愿。
“早就说过了,这位郎君体内自有一股生气,轻易出不得事儿,再配上老夫的大力还阳丸,那不得活蹦乱跳?”
府医虽然如是说着,但还是将一瓶药塞给了徐瑾瑜:
“这个是老夫重新研制出的大力还阳丸,每日服一粒,就算再来两场,也不会有一点儿事儿!”
府医说着,看着这个单薄瘦弱的少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世子就这么跟着他走了一趟,竟然就被圣上赐了三品官身!
还是京中勋贵可望而不可即的那种!
虽说当初他是有让世子利用其一二的心思,可是现在想来,以少年的聪慧,只怕会适得其反。
“多谢,劳您费心了。”
徐瑾瑜含笑答谢,府医有些僵硬的轻咳一声:
“不必,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罢了。”
府医说罢,看了赵庆阳一眼,终究没有再多说什么。
少年人的情谊往往是最纯粹,最珍贵的,他若是掺合,只怕才会玷污了他们之间的情谊。
府医又叮嘱了些让徐瑾瑜清淡饮食,不可大鱼大肉的话,便带着药箱起身告辞了。
等府医走后,魏思武看着桌上的小瓷瓶,忍不住皱眉道:
“大力还阳丸?这东西能吃吗?瑾瑜不是没什么事儿,怎么还要吃这个东西?是药三分毒,药这东西,多吃无益。”
赵庆阳听了这话,忙冲着徐瑾瑜眨了眨眼,魏思武还不知道徐瑾瑜中毒之事。
而那日太医的诊断,让徐瑾瑜不由揣测,牵丝之毒只怕只有发作时才能诊断出来。
徐瑾瑜抿了抿唇,拿起药瓶,低低道:
“思武兄,此事我尚且没有头绪,等我查清楚了,再告知你可好?”
魏思武一愣,没想到还真有自己不知道的事儿!
只不过,徐瑾瑜既然都已经坦言相告,魏思武也不再追问:
“好嘛好嘛,我就知道,瑾瑜和庆阳出去一趟,心里可就没有我的位置了!”
“思武兄!”
徐瑾瑜忍不住一笑,而后看着在旁边才擦掉泪水,笑着看过来的徐母:
“娘,咱们今个吃锅子吧?用羊汤打底,吃着也不会太过油腻。”
“好好好,娘这就去准备。”
徐瑾瑜饱餐一顿后,吃了一枚大力还阳丸,而后进入梦乡,一觉醒来,感觉身子骨也多了几分力气。
因为首场徐瑾瑜好好的出来了,等到第二场的时候,众人相送之时,面上便多了几分笑容。
会试第二场,大概是因为生活环境有了提升,就算是普通考生也是面带笑颜。
徐瑾瑜正准备排队进入考棚,肩膀便被人拍了一下:
“瑾瑜?”
“真兄!”
徐瑾瑜一时有些惊喜,他此番归家后,在家里仔仔细细的调养了两日,倒是没来得及拜会真兄。
宋真笑吟吟道:
“我都没想到瑾瑜你竟然回来了!我回来后听说你被圣上派去边疆,还以为你要错过这次会试了!”
“瞧真兄说的,当初我们可以约好了要一起考的!”
“喂喂喂,我们说好的只是乡试好吗?这次下场是我觉得略有所得,只不过头一场就给给我当头一棒。”
宋真小声的说着,自己的座次在前,是以在第一场最后一题的题目上印象有些模糊,这一次会试只怕有些悬了。
宋真说着,有些失意的低下了头。
徐瑾瑜却拍了拍宋真的肩膀:
“真兄,你觉得这一次考卷的难度与乡试相比如何?”
“大差不差,可是我……”
“既然大差不差,那么其真正想要考验的,其实还是学子的心态。
首场用有别于其他考试的出题方式,便是为了先乱了考生的心。倘若真兄从这一刻就开始惶恐,那才是输了。
况且,真兄以为,记不住题目的人只会有你一人吗?会试之上还有殿试,就算小有失利,他日殿试之上未尝不能找补回来。我可是想要与真兄做同年的。”
徐瑾瑜一番话让宋真原本有些沮丧的心情渐渐稳定下来:
“不错,这才是第一场,我若是这时候慌了,那以后都过不去这个坎儿!瑾瑜,方才我找你是真的找对了!”
徐瑾瑜只是笑着摆了摆手,随后与宋真准备排队进入考场。
只不过,正在这时,前面发生了一场骚乱,众人不约而同的翘首看去。
原来是前面有一个考生突发恶疾,口吐白沫,抽搐不已,吓得原本正在跟着排队的考生们顿时惊呼出声。
守卫的兵将连忙呵斥众人噤声,随后将犯病那名学子拖了下去,用了好久才维持好秩序。
而在一片骚乱之中,有一素袍学子却颇为冷静。
他原本就在那突发恶疾的学子身后,而就在众人因为那学子恐怖的病状惊呼之时,其已经飞快将那学子验看一遍,随后又动作迅速的将一块手帕塞进了他的口中。
之后,他才起身冲着已经带兵赶过来的兵将低语两句,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但其心态简直稳定的难以想象。
徐瑾瑜远远的看着,宋真见徐瑾瑜盯着那学子看,遂低声道:
“瑾瑜这段时日不在京中,许是不知,这次春闱竞争不是一般的激烈。
别的不说,就方才那考生,乃是江南大族陈家的五郎君,名唤陈为世,听说其三岁识千字,五岁能作诗,十岁之时便下场考了县案首!
之后,其一直按耐,等到十五岁时连过府试、院试,拿了一个小三元!
又在去岁位居江南乡试第三,人人都说,其只怕是要如同此前连过两试之时,冲着殿试而来!”
宋真将自己知道的信息一一道来,可是语气中却难掩焦虑。
江南多才子,其科举的竞争力度非同凡响,陈为世能在此杀出一条血路,其能力可想而知!
徐瑾瑜微微颔首,可却波澜不兴。
“哎呀,瑾瑜,你都不觉得他会是你最大的对手吗?”
徐瑾瑜笑了笑:
“对手吗?自古文无第一,倘若他真能胜过我,那也是他的本事,我自会甘拜下风。”
“瑾瑜你倒是心态好。”
宋真都没好意思说,自己当时知道这个消息,一晚上都没有合住眼。
“学无止境,技不如人,不是受挫之时,而是拔高境界之日。”
徐瑾瑜缓声说着,随后拍了拍宋真的肩膀:
“好了,真兄,我们该进去了。”
可喜可贺,出去一趟回来后,他终于可以拍到真兄的肩膀了。
宋真也发现了这件事,忍不住冲着徐瑾瑜促狭的挤了挤眼,二人之间气氛轻松的走进了考场。
会试第二考,较之第一考难度大大提高,首先就表现在题目的内容之上:
这一考只有五道题,但这五道题各不相同,分别为经史策一道,时务策一道,诗赋一篇,判语一条,诏诰一道。
如此下来,原本在前面的考生将承受巨大的压力,等到徐瑾瑜看到题目之时,都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这次主考官到底心理是有多恨这届考生,才能想出这样的奇招?
不说最前面的考生,就算是后面的考生,难道就不会不迷糊吗?
用短短一盏茶的时间,记下本不相通的五道题,只怕刷下不少死读书的考生了。
本次考试的五道题目难度看起来各不相同,可实则都暗藏深意。
比如本次科举的判语,则是要求考生对于疑事,也就是一则复杂案件做断词。
可有趣的是,这位主考官只选了一个看起来并不复杂,甚至称得上平平无奇的案件:
某县大旱后,有两老儿上公堂,一说其在地头捡了一篮麦穗,因为内急去树后方便,等回来时,就发现麦穗被二所烧,现在篮子还在一片灰烬旁。
二说其方才一直在拾麦穗未曾注意周围,且他自己尚无粮下锅,如何舍得烧掉麦穗一在说谎,二人争吵不休,问该如何去判?
这道题或许曾经在很多地区都曾经发生过,不过是两个饥饿之下的人想要为自己多得一点儿粮食罢了。
可官府查案,讲究证据,现在证物已经都化成灰烬,二人各执一词,的确难做判断。
尤其是,此时此刻只有短短几行字在讲述因果,更是让一众考生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作答,
可谓是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憋了一个大的!
徐瑾瑜垂眸思索片刻,随后将自己的分析提笔写了上去。
而另一边,主考官则在自己的房间里端上一壶热茶,慢悠悠的喝了一口,一派悠然自在。
虽然他不知道为何圣上突然要提高这批考生的考试环境,可自己当初所没有的,他们既然有了,那么现在题目难一些……也没有什么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