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回礼
那是一对光滑细腻、油润亮泽的和田白玉手镯, 握在手中,先凉后温,手感温润,实属玉中极品。
看到这对价值堪比祖母那对玉玦的暖玉手镯, 秦璎不好意思接。
“还是不了, 宁姐姐, 暖玉如此贵重,怎能随便赠人, 宁姐姐还是自己留着用吧。”
秦璎推拒, 但谁成想宁姝直接将那对暖玉镯子戴在了她手上,连拒绝都来不及。
“宁姐姐你这……”
秦璎感受到腕上温凉, 语气一滞。
宁姝不由嗔了秦璎一眼道:“说了给你便是给你,这东西放我这也没甚用处, 如今阿璎有这毛病, 给了你才是它的用处, 要不然在我这也是落灰, 拿着吧, 要不然我可要不高兴了!”
宁姝佯装发怒, 又加上秦珠和秦琳在一旁劝了几句,秦璎才一脸羞涩地收下了镯子。
“宁姐姐如此厚意, 秦璎定要报回来才是。”
宁姝看着小姑娘满面谢意,随意地摆了摆手道:“那就抽空做一盒百花糕与我吃吧!”
秦璎是个心灵手巧的,一手百花糕更是做得出神入化, 美味异常, 自打尝过了一次, 宁姝便念念不忘了。
秦璎笑吟吟应了,临走时还说明日送来。
第二日, 秦璎的丫头槐心果然送来了百花糕,但同时送过来的还有个巴掌大小的锦盒。
宁姝打开,正是秦老夫人那对羊脂玉玉玦其中的一枚。
宁姝蹙眉看向槐心。
“我们姑娘要奴告诉宁姑娘,那暖玉贵重,只此百花糕不能抵消,所以又遣奴送来了这个,要宁姑娘一定收下,也当全了姐妹情了,若是宁姑娘再推诿,我们姑娘可不敢要那暖玉了!”
槐心不同于她的主子的羞怯性子,说话伶俐又爽快,将她们姑娘的意思完完全全地传达了,竟叫宁姝回绝不得。
“你这丫头,倒是灵巧,竟说得我没法不要,行了,回去回你家姑娘,就说我收下了。”
给了这机灵丫头打赏了点胭脂水粉钱,高高兴兴将人送走了,宁姝便将玉玦给燕语道:“她当真是执拗,快收起来吧。”
燕语打开锦盒瞧了瞧,满眼放光道:“收起来作甚,这么好的玉玦,挂在腰间当个配饰岂不美哉,待我给姑娘收拾收拾,马上就能系在腰上,也正好让五姑娘看着高兴不是。”
宁姝本想着收着算了,但一听燕语这样说,也觉得有理,便应了燕语。
燕语在这些小物件上手也是巧的,不过半个时辰,就用各色珠玉装饰好了这枚玉玦,要将其挂在宁姝腰上。
“在自个屋里戴这些作甚,日后出去再戴吧,”
不想刚说完,长公主的侍女玉苓过来了,说今日国公爷在外面猎得了许多野味,请阖府过去尝一尝鲜。
宁姝没病没灾的,又有野味吃,自然不会拒绝,笑眯眯应下了。
“姑娘,那是在濯英院,秦二郎会不会……”
莺声素来是个会忧心的,这次去的又是秦二郎的地盘,她生怕姑娘在人家地盘上被欺负了。
宁姝倒是不那么觉得,只安抚莺声道:“这倒是不必忧心,虽是他的地盘,可国公爷和长公主都在,哪能轮到他撒野,他若是不蠢,应当不会干这等傻事。”
莺声一听也觉如是,便放了大半的心。
燕语则是开心地拿起刚刚做好的玉玦配饰,美滋滋地给宁姝系在了腰上道:“看,这不就是要出门了吗?我给姑娘系上……”
宁姝一想也是,笑着点了点燕语的脑袋,半倚在美人榻上任由着她系了。
……
快到戌时,濯英院里灯火辉煌,昭示着有宴席来临。
宁姝白日同姑母家的表妹与表妹玩了一下午,发髻也稍有松散,来濯英院之前便重新梳了个双环髻,在两侧缀簪上华胜,双环间簪一莲花钿头钗。
朱红色织锦半臂,搭配松花色的齐腰襦裙,满身的富丽冶艳,宁姝在入夜时分,随着姑母去了濯英院。
宁姝到时,宴席还有一会,仆从和丫头正为布置正厅而忙得热火朝天。
长公主正和两位妯娌在一起说笑,一看见宁氏姑侄过来,眼睛一亮都亮了。
“三弟妹和姝儿来了,快过来……”
虽贵为天家公主,长平长公主性子温和谦逊,尤其跟家中人相处,端的是平易近人,让人心头舒适。
宁姝跟着姑母,同长公主及二夫人四夫人问了好后,便被赶来的秦珂拉走玩了。
几个夫人笑呵呵地看着女孩子们玩到一块,聊起了近日来的趣事。
长平长公主看着姑娘群中的宁姝,不动声色地朝宁氏打听道:“姝儿今年多大了?”
“到今年生辰就满十六岁了。”
听大嫂提起侄女,宁氏浅笑回道。
“哦?十六岁了,可曾许了人家?”
长平长公主耐不住性子问道,一双丹凤眼亮晶晶。
宁氏顿了顿,摇头笑道:“应当是未曾,没听兄长说姝儿同哪家公子定下。”
听到这,长平长公主心神安定下来,笑语道:“姝儿这般好的姑娘,宁刺史可要好好挑选女婿啊……”
“自然,我兄长就这一女,定是要千挑万选的。”
宁氏看着今夜略有些热络的长公主,心里不由得闪过一个猜想,但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算了,都没影的事。
二夫人周氏和容氏听到这个儿女婚事的话题,纷纷来了兴趣,说起了自家儿女的婚事。
“二嫂家的琳儿婚期是不是也定下了,程家何时来迎娶?”
容氏忽地想起二姑娘秦琳嫁后便轮到了她家三姑娘,忆起前几日程家似乎来人了,于是赶紧问道。
周氏敲了敲脑袋,惊叫了一声道:“你瞧我这脑袋,竟忘了同大嫂和弟妹们说这事,定了定了,亲迎定在了六月二十,届时我的琳儿就要出阁了……”
说起这事,周氏还有些淡淡的不舍。
容氏笑了笑,话语调侃道:“不舍得是正常的,但二嫂也别难过,到了那头,自然有夫婿疼,总不会亏待了琳儿的。”
周氏闻言,也是笑了,紧接着看容氏道:“我琳儿嫁了,便是你家玥儿了,怎么,四弟妹可有相中的儿郎?”
临近五月,蚊虫也开始渐渐多了,容氏摇了摇手中美人扇,将耳畔隐隐作响的声音驱赶走,道:“倒是有个可相看相看的,是光禄寺少卿家的七郎,夫君才同我说,还没商议好,想着这几日回去再想想,若是可以便让两个孩子见个面,相看相看。”
“那感情不错,赶紧张罗张罗,玥儿也满十七了,早早定下来我们做长辈的也安心。”
容氏也是十分赞同的附和着。
只剩下长平长公主和宁氏,两家一个没闺女,一个闺女太小,便没有什么讲头。
但长公主家有两个适龄婚配的儿子,这也引起了妯娌的兴趣。
“大嫂可有为家中大郎二郎操操心,虽说大郎一心准备今年的秋闱,但可以先瞧瞧好的女子,先定下来,明年放了榜正好双喜临门了!”
秦珏少时有才名,早些年便以策论诗赋扬名于国子监,加之又是天子外甥,科考榜上有名几乎是可以预见的事情,这一点,秦家众人都十分信服。
长公主被说到了心坎上,也是笑吟吟地点着头到:“是这个理,最近也看中了一个,不过暂时可不能与你们说,待那姑娘家同意了再畅谈,至于二郎,哎,这着实是个不省心的,弟妹们瞧瞧二郎那性子,难能有好姑娘敢沾边,且这小兔崽子整日只顾着疯玩,哪里有一点能成家立业的影子,我这当娘的也愁得慌……”
说到大儿子还好,一提到小儿子,长公主都是面泛愁容。
“大嫂也不必太过忧虑,二郎虽性子强了些,但为人正直,日后必是陛下的左膀右臂,定会有姑娘慧眼识珠,届时大嫂便寻个脾气小意温柔的,定能和和美美。”
好在三个妯娌都是会开解人的,宁氏几句话便让长公主愁容不在。
“正是这个理,日后就盼着有个性子贞静柔婉的姑娘瞧上二郎我就谢天谢地了。”
四个妯娌谈笑着,不觉开席时间已到。
而宁姝这边,同秦家姐妹在濯英院逛了一圈,除了又遇上秦琅这个晦气东西,又同他拌了几句嘴外,便没有什么了。
远远地,众人皆嗅到厨房传来的炙肉味,便知要开席了。
在席位上,宁姝远远瞧见了二房的亲戚江姑娘,正伴着秦璎坐,一声不吭地,仿佛对什么都兴趣缺缺。
秦琅依旧在她对面,也不知她是不是真的与这厮有什么孽缘,总是摊上这样的座次。
然宁姝现在已经可以心平气和地当看不见了。
提裙坐下时,腰间系着的环佩叮咚作响,第一时间就被秦琅给注意到了,也一眼认出那是投壶的彩头。
只是为何只有一个?还在她那?
秦琅沉吟一瞬,将目光落在了五妹妹秦璎身上,若有所思。
而随着秦琅的目光扫过来,坐在秦璎身侧的江映月身子僵了僵,似乎有种局促感,毕竟这个混不吝可是给她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秦老夫人依旧高坐在上,英国公及长公主在侧,满堂繁盛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