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5 章(1 / 1)

大宋好官人 飘依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旦谈判破裂,这对双方都没啥好处。于是,辽国使臣再重申了一遍,这“庆历增币”是建立在辽国出面调和宋夏之间关係的,为什么现在宋夏不听劝了呢?夏国已经保证不会找宋朝麻烦了,宋朝就该退还土地,接受夏国的低头。

  这一下,赵煦又不答应了。

  开玩笑,好不容易超过他的父亲,甚至超过了宋仁宗的功绩,怎么可能轻易退还土地?

  于是,打嘴仗吧。

  打到现在,双方都出了火气。辽国使臣一个劲地威胁,宋朝不低头认错,他们就继续攻打雁门关,甚至还可能越过黄河,来攻打中原!宋朝北面无险可守,这是宋辽都知道的事。被辽国使臣这么一说,宋朝礼部的官员也硬气了——这属于没理智的硬气,因为宋朝水师有几斤几两谁不知道啊,居然敢回怼说威胁幽云十六州,有水师在就能让幽云十六州永无宁日!

  这可不得了了。

  要知道,辽国的精华国土所在,就是幽云十六州到析津府这一带,也就是说,辽国有六到八成的钱粮,是从这徵收上去的。要是被宋朝水师这么搅和,还生不生产了?毕竟辽国不同以往的草原王朝,是游牧制度的,辽国还学了汉人农耕制度。也就是说,辽国是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的国家。这和后来的金国差不多,但和蒙古是完全不同的。蒙古,就是一个纯纯粹粹的草原王朝,只管游牧打仗的那种。

  这不,辽国使臣也忌惮了,这歪打正着的,双方就僵持不下了。

  所以,赵煦才认为契丹人不是那么好糊弄事的。毕竟啊,哪一个国家都有聪明人,不单单是你宋人读过几本书,就能,满天下佔便宜了,没这事。人家契丹人也是读过书的,哪怕没你读得精细,但人家也是懂得利用规矩,利用各种条件为自己国家争取到最好利益的。

  彭元量不懂这个啊,他只是一个宦官罢了。

  “那陛下,小的去让张大夫别闹事了……”

  “也不用……”

  赵煦思前想后,觉得张正书这般做,还是有点用的。别的不说,单单看这开封府的民心,都向着朝廷了,这是好事呐!而且这民心沸腾得,也能让契丹人大吃一惊。要知道,这契丹人也是很怵宋朝的,无他,宋朝人多啊!

  有道是蚂蚁多了,也能咬死大象,这人多了,力量就大。只是宋朝嘛,不太懂得利用罢了。真箇惹得宋朝全民起来抗辽了,辽国得吃不了兜着走!所以辽国使臣也惊呆了,暂时性的不敢乱说话。就僵持呗,看谁耐得住气。

  赵煦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辽国使臣也怕了。

  怕了好啊,怕了就好办事多了。拖着呗,反正就是对峙,只要不两头开战,大宋稳稳噹噹的,就能拖死西夏了。赵煦看得出来,辽国岂能看不出来?要说这契丹人又不笨,只是暂时偃旗息鼓罢了。

第九百三十一章:烟花和火药

  赵煦心情还算不错,于是就不打算追究张正书的“过错”了。

  说实话,张正书非但没有错,反而是对朝廷有功。可赵煦觉得,让张正书蹦达得这么快,蹿升得这么快,指不定招人嫉恨。所以,又按下了一次张正书的功劳。其实,赵煦心中也悔恨呐,早知道张正书治理地方这么能干,一开始就不给他武职了。这不,现在想升他的官,都名不正言不顺的。

  “那个姓张的,最近又在鼓搞甚么玩意了?”

  说实话,这赵煦的思想还没转变过来,认为张正书还是在那鼓搞着“奇技淫巧”哩。

   “回稟陛下,张大夫似乎是在研制烟花……”

  彭元量知道赵煦关注张正书,于是早就派皇城司亲事官到李县监视着张正书了。张正书也忙啊,三天两头地跑汴梁城——好吧,其实就是想偷懒。但是,张正书一直对科研是很上心的。可以说,李家村技校升级成李县技校之后,学童招募得更多了,为日后培养了更多科研人才和工匠。

  这不,张正书心念念要鼓搞出火炮来,于是託了个制造烟花之名,在李县最偏僻的荒山旁边,开闢了一个实验场所。这不,火炮都快研制成功了。当然了,这种火炮只不过相当于明朝的红夷大炮,威力也就一般般。也就是说,打实心炮弹还是可以的,但是开启花弹,也比神臂弩强不到哪里去。再加上黑、火药的配比虽然对了,还是最佳配比,可这烟,却没办法消除多少,打一炮能把人的脸熏得老黑老黑的,跟后世戏台上的包公一样。

  于是,张正书继续让人去研究黄、火药,这才是最可靠的火药。

  当然了,黄、火药哪里是这么容易研制出来的?

  黄火药又叫硝化甘油,是一种黄色的油状透明液体,甚至会因为一点点震动就爆炸了,非常危险。当然了,这又可以研制出雷酸汞来安全起爆,或者直接一步到位到叠氮化铅这种更安全的起爆药。

  但不论是硝化甘油,还是雷酸汞,抑或者是叠氮化铅这种化学品,都是需要经过无数次实验,才能制作出来的。硝化甘油就不说了,用硝酸和硫酸处理甘油才能制作出硝化甘油。可硝化甘油的制作,稍微震荡都会爆炸的,极为危险。这就需要用乾燥的硅藻土来使得硝化甘油生产、运输都安全点。还有,研制安全起爆药,比如雷酸汞,要将汞溶于硝酸中,再与乙醇混合,发生反应而生成雷酸汞。

  叠氮化铅就不用说了,更是难以制备了,这个暂且不理。

  怎么说都好,黄、火药比黑、火药难制作多了,而且也危险。当然了,黄、火药比黑、火药更具威力,更难以被别人破解,这也是事实。如果保护得好,别的国家怕是几百年,都未必能找得到路子。

  而且张正书鸡贼的地方就在于,他用制作烟花来做障眼法,连赵煦都瞒住了。

  “烟花?这又是甚么新奇玩意?”赵煦自然不会认为那是“烟花之地”的意思,而是认为那又是什么新奇玩意了。

  “回稟陛下,听闻是一种能在天空绽放的烟火……”彭元量不敢懈怠,连忙说道。

  赵煦一愣:“天上绽放?”

  “这是张大夫自个说的,他也没弄出来……”彭元量连忙说道,“倒是没见张大夫做出甚么实物来,只是这么一说罢了。”

  “除了烟花之外,他就没鼓搞其他甚么物事了?”

  赵煦不觉得张正书会这么安份的,这是皇帝的直觉,没来由的。

  彭元量倒是实话实说:“张大夫最为上心的,还是李县技校、银行和那‘天险之城’……”

  赵煦点了点头,这说明张正书还是在工作了的。只是他生性懒散,性子跳脱,而显得有点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