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4 章(1 / 1)

南明日不落 白面黑厮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汽油弹、集束炸弹之类的东西,彻底将那片区域给轰一遍吗?这样能够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伤,如此密集的清军集中在这个区域内,杀伤效果会翻倍。”

“是的,末将的打算就是如此。虽然如此行动,有伤天和,但是既然他们拒绝投降,为了快速结束伊京战役,向巴尔干方向和向乌克兰方向进军,末将不得不采取这个手段。这也是对其余清军的一种有效震慑,他们不想投降也可以,那就死掉吧。”

白明修没有多考虑,他对于敌人缺乏圣母气质的怜悯,当年他毕竟也是在战场上开无双、大刀片子砍人的猛将兄。

“那么,就这样做吧。“

12月15日,大明西夏战区调动了约1400架次军机,包含六十多架战略轰炸机,向伊京最后负隅顽抗的阵地发动了一场惊世轰炸。整个轰炸大明空军和海航朝清军投下了超过8000吨炸弹,将整个区域变成了一个火焰王国。

事后整个区域花了很久才彻底清理出来,具体多少人死伤无法精确统计,不过根据后世的历史学家估算,至少有17万清军在这场轰炸之中伤亡,幸存下来的清军几乎人人带伤,特别是烧伤。不少人都患上了严重的战后心理创伤,甚至其后自杀。而聂冠勇的这场“升天行动”也为后来那些没有见过战争惨烈的小清新所诟病,不过这并未影响聂冠勇在战后受封大明元帅军衔。

人们原本以为西清的征服欧洲战争已经是战争惨烈的最巅峰,可是明清战争却刷新了人们的认知,让战争的烈度和破坏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仅在伊斯坦布尔,在法国、荷兰、德意志、波兰以及一切后来明清的战场上,战争的毁灭令一代人记忆犹新!

第698章 承麟之策

“为何局势糜烂如此之快,不是说我大清虎贲精锐,莫能可当吗?”费扬古脸色阴沉,怒不可遏。

可渡过了最初的暴怒之后,费扬古就不再以摔东西、搞破坏,乃至处决大臣这样的手段来排解心中的怒气了,因为于事无补。

招来一个太监,费扬古问道:“承麟还没有出发吗?战事都已经这样紧迫了,他居然还留在莫京。”

太监回道:“皇上,麟帅仍在莫京。不过麟帅整日辛劳,处理军中事务,听人说都已经两夜未合眼了。”

费扬古气结:“他操劳有什么用,他在前线才能管用,他一定是因为朕之前将他软禁,心有怨怼,所以才故意如此!”

太监不敢回话,因为在大多数人眼中,费扬古这个乾隆皇帝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因为害怕承麟功高震主,无罪而拘之,现在因为战争紧迫,西清有亡国之忧,又赶紧把承麟请出来,拜将护国大将军,就算是礼数和脸面都顾上了,可是毕竟已经伤了贤良忠臣之心,想要找补回来,不容易了。

太监只得说:“奴这便去催促麟帅,早日启程。”

费扬古也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再把承麟抓起来一次,因为费扬古也算是终于看清了,什么无敌大清都是狗屁,那些一贯吹自己能拳打大明装甲师,脚踩陆战队的那些,现在一个个都被明军打得屁滚尿流,只有承麟说打不过,才是一个真心人。

他也不由心里暗叹:“果然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吗,承麟是个大大的忠臣啊,看来真的是朕错疑了他。”

“快去吧。”费扬古对那太监道。

然而等太监走后,费扬古又觉得心绪不平。现在西清帝国是个四处漏风的破房子,明军从各地出兵攻打,就算承麟能够挽回一面的败局,那么其他面怎么办呢?

费扬古想着想着,过去了很久,那太监又返回来了。

“皇上,大喜!麟帅言,明日一早便飞赴前线!”

费扬古精神一振,问道:“麟帅欲何如?”

太监忙道:“麟帅托奴带回来一封上书,请陛下过目。”

“快呈上来!”

太监小意地将一封折子交给了费扬古,在大明这种上书的方式早就没有了。现在一般大明的公务人员都没有向太平宫直接上书的权利,因为实质上太平宫不是行政机构,真正的行政者是理政院,呈交给太平宫的一般是理政院的各种报告,或者是总理大臣以及阁臣们的信件,这种信件也不是手写了,而是用打字机打出来,直接电传给太平宫。

费扬古一目十行看着承麟的这封上书,心中也是震动。

“承麟真乃我大清无双将帅!”

承麟的这封简短的上书,内容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几句话。

大明纠集起各国军队,加上自己的兵马,总计有三百余万,而且这还不是明军的极限,如果有必要的话,明军还能继续扩充军力,因为他们具备这样的战争潜力,反观西清帝国却已经基本上极限压榨自己的人力了,战争开始严重影响经济生活,所以拼底子清军拼不过明军。

基于这一点判断,此战求大胜为痴人说梦,弱想要求西清存续,必须速胜,也就是战前承麟对费扬古所讲的那句话——以战求和。一战将明军打痛,或者打到大明不得不重新调整策略,来到谈判桌上跟西清帝国谈停战,那么他们的目的就实现了。

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承麟决定反守为攻,抽调清军最精锐的力量,不是守卫法兰西、德意志或者巴尔干这些地方,而是一举向东,攻入伏尔加宣慰司,并越过高加索山,夺取巴库油田,同时威胁大明最重要的波斯湾油田区。一旦大明发现自己庞大的战争机器可能因为石油而被打断,而且在战争中损失很重,不像他们之前想得那样可以轻松取胜,大明必然开始调整自己的思路。

这就是西清帝国在这九死一生的危险环境里,唯一一条保护大清存在的生路!

费扬古将这封上书反复看,看了得有好几十遍,终于松了一口气。承麟果然还是老辣,而且有寻常人没有的敏锐。整个西清朝廷,所有人一筹莫展,没有任何对付南明的思路,蝇营狗苟,浑浑噩噩。

唯有承麟在部署多日之后,给出了一条自己的思路。虽然这一招也是千难万难,但总算是明白地列出了生机。

费扬古眼神也敏锐起来:“是了,南明如今是严重依赖中东的石油。尽管他们还有一些其他的油区,但是跟中东石油比起来,完全只能算零头。中东石油被打掉了,那么南明必后继乏力,不能再战,选择跟我们谈和。”

想到这里,费扬古也是有些热切了。毕竟这么多年来,大明始终没有正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