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3 章(1 / 1)

南明日不落 白面黑厮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息,而且确实知识结构完整,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到了不同的单位去,确实是能够当成骨干员工使用的。

苏婉兮这个时候却打趣道:“不对呢,我们这一届还是有人没有就业,甚至连工作邀请都没有的。”

白明修没想到一向乖巧的苏婉兮居然还学会了打趣人了,脸黑道:“怎么了,我就是那个没有找到工作的人。”

姑娘们都露出了善意的轻笑。

有人甚至还大着胆子地道:“皇帝也算是工作的吧。”

白明修摆手道:“不算不算,完全是义务志工了,没人给我开工资,我的吃穿用度全都靠司礼监投资,司礼监要是穷了,我大概就破产了。”

司礼监到底是不可能穷的,司礼监如今掌管的资本量,已经逐渐接近1000万明两了,这倒不是白明修用什么方式肥了司礼监,而是司礼监反正就是什么赚钱做点什么,大明现在遍地机会,所以要赚钱一点也不难。司礼监的产业现金部分不多,不过倒是有非常多公司和产业。

他说自己是义务志工,但这志工的身份,也不是谁都能干的,想当皇帝的人是多了,可是绝对做不到的。

白明修大摇大摆地去跟自己的同班同学们拍毕业照了,还郑重其事地拿出一张张同学录单页们交给自己的同学们。

“那啥,身份毕竟有点特殊,所以我估计是你们以后生涯中最借重不上的那个同学了,不过毕竟同学一场,你们也容忍了我不少,还是祝你们前程似锦,万事胜意了。”白明修笑着说道。

“客气了,能跟古往今来第一贤明天子同窗,估计这也算难有的事情了。”

白明修哈哈笑着拍同学的肩膀:“你拍我马屁也没用!”

534 传薪火者

咔嚓一声,会喷烟雾的照相机记录下了所有人的脸,大部分人面容比较严肃,倒是白明修笑得很大,也很僵硬,因为保持假笑很困难。

校园里,毕业生们在互道珍重,他们仰望着这座并不恢弘但是充满了书卷气的校园,各自知道在这学校里的四年是他们人生中宝贵的经历,哪怕是翘课王白明修都有这样的感觉。

他站在学校的广场上,看着如织的毕业生和在校生们,他们脸上的情绪就一如自己前世上大学的那会儿。他们年轻有冲劲,充满了幻梦和理想,他们也相信着一个更好的未来。

这让白明修都很难想象,究竟到底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年内实现这一切的。

大明的现代化的进展是超出想象的,不久之前人们还处在山河沦丧、夷狄践踏的苦痛之中,受各种封建思维的影响,但是新风吹起来的时候,似乎改变了非常多的东西。白明修倒是也能够想象,因为另一位面,共和国的建立,也有了类似的一些特征。

“这些不过是在几年内实现的,虽然金手指真心给力,但是给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那会是一番怎样的光景啊。”白明修心里想着。

学校的副校长王夫之来到了白明修的身前,说道:“从今天之后,就不能假装自己是你的校长,而不向陛下行礼了啊。”

白明修哈哈一笑,道:“不行礼就不行礼呗,我啥时候挑过别人这方面的刺,只有我故意想收拾的人,才会强调礼节。”

王夫之的感受是很深的,面前的这位皇帝彻底地将天子那不可一世的威严给撕裂了。人们更加立体地开始认识这位皇帝,他尽管有着在危难中中兴大明的光环,但是人们同时还能看到他其他面。皇帝也要上大学,也是要谈恋爱的。他平易近人,会跟人对等的聊天,但他同样心怀天下。

“我刚才听了你们班同学的讲话,也是真让人感慨,陛下年仅二十,已经被认为是古往今来第一君了,那接下来几十年,您还能做些什么呢?”

白明修能够在王夫之的话里解读出一些忧虑的成分,对于白明修的能力,人们都是广泛认可的,要不然也不会有古往今来第一君的诨号了。可是一个皇帝能干,并不一定是好事,比如汉武帝后期穷兵黩武,就给汉朝带来了很大的问题。王夫之就非常担心,如果有一天白明修变得刚愎自用了,开始胡作非为了,那么大明是否就又要陷入到危机中了呢?

白明修却很坦然:“接下来几十年为什么是一定我要做什么事情呢?我好好过我的日子不行么?大明有理政院,有内阁的衮衮诸公们,我大明不断地在培养出人才,从政坛到学术,到商界到工业,这里面诞生了非常厉害的人。是他们在维系大明的繁荣,是他们在建设着这个国家。我按照国家的正确发展的路线走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一个领袖本人的能力或者企图心其实对于国家的发展,并不是绝对相关的。关键是,统治的这个群体是始终坚定一条正确的路线的,我们大明的路线就是这样的一条正确的路线——以民为本,以发展科技掌握先进生产力为本,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发展产业,保障民生,并扩展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哪怕未来的君主,未来的总理大臣都换了一茬又一茬,只要这条路不变,那么大明就会好。”

王夫之对于白明修这一番振聋发聩的讲话,还是有些震动的,但听过之后,他的眼睛变得非常亮。

“这时代已经不是一家一姓做主宰的时代了,我不否认大明存在着既得利益者,不否认自己也是其中之一,但创造一个人民为之自豪,能够安居乐业,尊严和创造力得到保护的国度,并不是靠一位或几位贤人,不是靠全部写在法典里的法条,更不是靠什么自以为是天赋或者自然的普世原理,而是靠着一个民族正确的集体意识,靠一个始终坚持正确路线的坚强团体的。王校长,我从来不觉得我最大的成就是光复大明,其实大明只是个符号,换个招牌,换一家来做皇帝,没有皇帝都是可以的。但是我带来了火种,燃起了燎原的大火,影响了一大批人。在今天,我们能够找到不少的人,不论什么背景,什么个性,却都会坚持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大明的路线,它不容更易,不容破坏!我将这些人叫做传薪火者,在根底里他们知道什么是对这个民族和国家好的东西,不会被虚妄和伪善的外来思想动摇,他们坚定地在位人民作出贡献,保卫人民,那么中国只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