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是十分鼓励多生的。
就承麟手下这群原来的亲兵们,有的人已经抢到了四五个老婆,生了四五个孩子,这样的事情,西清朝廷也是允许的。
这一群大老爷们坐了一桌,几个下人进来忙碌,给这些老爷们摆好杯碗筷子。承麟看着这些人,有乌克兰人也有鞑靼人,但无一例外的,都拖着一条金钱鼠尾,他们的服饰也都改成了马褂式样。
现在西清境内,基本上已经都是这个套路了。费扬古又把剃发易服的把戏拿到俄罗斯乌克兰来再演了一遍。因为杀得非常厉害,加上这里的百姓又没有中原百姓和士大夫的那种气节,所以基本上都是接受了这样的事情。
“来到了这里,总觉得那些高桌子高椅子不得劲,还是让人打了一套矮桌子和小座位,今天正好诸位哥哥们在,正好用这。”赵光满笑着说道。
他们当初行军,都是席地而坐吃饭的,哪有什么桌椅,所以这些兵早就习惯了那样,反而上了贵族们的大桌子都觉得不合适。今日迎接承麟来,他们又坐了矮桌子,坐矮板凳。
虽然上不得台面,但承麟还是笑着同他们这样矮坐着。
酒菜也陆续上来,菜色是混搭的,既有中式的菜,也有面包一类的欧式的东西,有烤全羊,也有地中海的一些做法。
“老爷,菜上全了,酒也给诸位老爷满上了。”说话的人是个有点年纪的俄罗斯人,虽然带口音,但一口汉语已经讲得不错了。
赵光满道:“行了,安德烈,你在旁伺候着就行了,今日我的老哥哥们开心了,赏你十两!”
“谢老爷的赏!”
几个俄罗斯的下人就站在旁边,有点佝偻着身子,非常奴才的模样。显然他们已经非常习惯了这种新的社会形态,这里面几个人以前就是服务于当地贵族的,俄罗斯和哥萨克的贵族们死了,他们又变成伺候这些旗人老爷的下人。工作性质没有发生什么本质的区别。
这些以前是兵现在是地主的家伙们,一喝起酒来,就又出了原来老兵油子那股气,不过讲的话题也不再是当年的战争了,还有关于他们新的生活的。承麟能够从他们的脸上看出一种对新生活的满足感。
“今年收成可是好,要说这边的这群老毛子,真是不太会收拾土地,咱们的人过来带来了中原的农耕术,今年到了收成的时候,打下来的粮食可真多,那些农民们都在田里兴奋地感谢上帝。”
韩嗣明笑道:“还感谢咱们呢,这粮食打下来,他们自己也分得了不少。以前这些家伙们对咱们戒备着呢,现在已经有些农民问我府上缺不缺丫头,想要送女儿进来当姨太太了。”
一群人哄堂大笑。
“不过可真是怀念在军伍中的日子啊,咱们都在麟帅身边,出生入死。”赵光满提到这个话题,大家都有些沉默了。
有人问:“麟帅,咱们是否还有机会再回军队里?”
“是啊,现在皇上他宠信两黄旗御林军,咱们这些老兄弟们,都散了啊。”
承麟问:“你们现在都有家有室,孩子都有了,难道还想回到军中,过刀头舔血的日子么?”
“若是在麟帅麾下,又如何不可呢?”
“孩子都有了,也不怕无后了,拼死卵朝天,本就是大丈夫。”
承麟心中其实也有些感动,这些人从某种角度来说既是他最亲密的战友,却又是他的敌人,但其实也都是一些普通人。坐在京师太平宫中的那位君王,只是用了一点点计策,就左右了这世上万千人的生活。
他希望这些人能够安然地渡过自己的一生,但是他知道西清的使命并不是这样的。
即便是费扬古,其实都有更大的野心。
承麟道:“皇上希望生聚数年,然后再展宏图。如今大清形势大好,不消几年,就能粮食满仓,兵戈齐备。到时候就是我们再出征的时候了。”
这些老兵们格外兴奋:“要打谁?”
“皇上希望取得关键的战略节点,土耳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而且因为克里米亚汗国被我大清所灭,两国已然交恶。所以,数年之内,我们必对奥斯曼帝国动手。”
529 舰队归国
帆影依稀,海平面上已经出现了隐隐约约的影子。
“来了!来了!”
码头上的人们变得激动了起来,他们中有不少人在此已经等候了很久,就是为了迎接大明环球舰队的归国。即便舰队里并没有他们的亲友,但是人们对于这支代表了大明最强海上力量,传播大明天威的舰队,寄予了各种美好的想象和期望。
这一航行走到今天,已经花费了将近三年的时间,环球舰队克服了种种的困难和挑战,仅仅是在缺乏基地的情况下运营补给,就花费了海军和有关部门的大量精力。但最终,他们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没有损失掉任何一艘船,并且为大明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海外领地。
白明修自己以王开的身份在统领着这支舰队,所以自身的情绪并没有多么的强烈,但是许多百姓们在报纸上了解到大明环球舰队的种种故事,还是非常兴奋和激动的。
同样地,在船上的人们又无比地思念他们的家乡。去国远乡已经近三载,很多人都在想着自己的家乡变成了什么样子。大明是否还是他们离开时的那个大明。
答案肯定是,不是了。
大明执行一五计划,推动初步的工业化和社会变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不要说广州、上海、京师等大型城市,现在已经建设得非常巨大,就连各省的首要城市,也已经初具了近现代城市的风貌。更多的楼宇建造起来,马路宽敞,没有太多历史价值的旧城墙被扒掉,一座座公立学校和医院成立起来。大明的改变,对于很多人而言已经是天翻地覆的了。
人们已经习惯了电灯、下水管道这样的设施,并且开始接受电话、电报一类的更新的事物。各种经济活动正在更加繁荣,全国性的统一大市场也初见端倪。
哪怕是白明修一个从后世来的人,在看到飞速发展的大明时,都会十足的惊叹,这个国家的变化力和创造力实在是太强了。这里的人民一点也不因循守旧,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并且不断地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此时,当大明环球舰队的舰船们相继进入天津港,港口码头上礼炮齐放,人们的欢呼雀跃之声不绝于耳,大家鼓着掌,叫着好,在鼓励着这次远行的人们,不论他们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