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9 章(1 / 1)

南明日不落 白面黑厮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干的基本上也都效忠朝廷,他本人更是异姓世袭亲王,海军副司令,无限荣耀。

不过白明修之前是向他承诺过的,郑氏一门不仅可以封亲王,而且能够获得近似实质的势力范围,只不过不会是大明本土,而是日本。相同的提议,白明修倒是也跟李定国提过,李定国是完全不感兴趣的。

郑氏一门在被白明修吸收之后,有一些人在郑成功的安排下,一直在准备着未来入主日本的事情。甚至郑氏的余部在白明修的许可下,已经组成了一支类似私人武装的部队,规模不大,只有数百人,接受大明军的训练。

这支部队仍旧属于大明军事体系下的一个不起眼的部分,差别就是基本上由纯郑氏宗亲组成,说是一支氏族军队都没有问题了。这支郑氏私军不允许在大明本土上进行任何活动,未来只允许在日本使用。

除非特殊的情况,白明修不会动用大规模的明军力量进行任何殖民扩张活动了,几乎所有的殖民和海外军事行动,规模都是有限度的,而且预算都是很小,甚至可能是自筹的。

以之前夺取吕宋的那场战争,虽然兵部预支了一大笔钱,但是之后吕宋搜刮所得,又填补了这一空缺,而且吕宋的军事行动其实动用了不少的兵力和海军舰船。兵部和移民事务部之后的检讨都认为,大明未来的海外军事行动,应当控制在营级规模,至多不能超过团级规模,行动启动预算原则上不超过2万两银子。

这一次郑成功的出手,白明修态度是支持的,不过经费是郑氏自己负责,海军方面会提供最多不超过四条船,以及两个营规模的陆战队员,加上郑家私军,甚至都凑不够一个团的地面部队。

不过即便如此,郑成功已经是非常满意了。他其实向来都有不屈于人下的心思,他是一个明人,但同时也有着海上冒险家的传承基因,向往着自己创造一片天地,就如旧时传说中虬髯客那般。

郑家毕竟还有着不小的实力,财富惊人,关系也不凡,郑成功的身后更是有大明帝国的支持,他未来所据之土也将是大明的疆域,而这瀛王也是要遵循宣抚司制度的。

这一次郑成功来到琉球,也是奉了白明修之命,要恢复正常的琉球朝贡国的关系,并且以此为借口,向日本发难。

391 琉球逐日(中)

琉球王都首里的港口码头上,一群萨摩藩的武士们强行登上了一艘琉球商船。

琉球商人十分惶恐,央求着武士高抬贵手。

萨摩藩士说道:“从今日起,琉球的贸易关税和其他杂费,将由萨摩藩在番奉行直接收取,凡是琉球商船必须向宗藩萨摩藩缴纳足额的税务,善尽义务。”

“请问这关税要交多少?”

“你们货物总价值的一成五。”

琉球商人惊叫道:“这也太高了!我们这些跑海商的小人物,拼死累活都不一定可以赚到一成的利,要征收货物价值的一成五,那等于把我们杀死啊!”

萨摩藩士一把推开商人,说道:“不要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们从明国拉来的各种商品,来到琉球就已经涨价至少一二成,如果贩运到朝鲜或者日本,更是会涨价五六成,一些商品甚至成倍增长!日本的金银都要被你们这群黑心的商人骗取了!在这里征收你们的税务,都是必须的。”

这名武士其实说但也不能叫完全错误,大明的工业化开启、积极促进贸易之后,已经成为强大的贸易国,向外界提供大量的低价商品。不要说跟工业品相比,就算是普通的手工艺品,日本本地出产的都无法比得上,工艺落后且粗糙,价格还贵。这时候的日本货物,与后世那种被强行赋予的匠人精神完全不能划等号。匠人是存在的,但是好东西却少。

于是作为中转贸易经销商的琉球人将一些大明的商品带去日本,不少东西都能卖得极高的价格。当然,这种情况也不会是长久的,因为琉球商人同样面临着大明商人的竞争,一个商品在进入日本市场后,一段时间后将本地产品击败,那么必然会因为抢占市场而下滑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区间。不过至少在这一时期,积极参与海上贸易的球商是赚取超额利润的。

一部分球商甚至集资跑到大明去购买航速更快的飞剪商船,希望能够运载更多的货物来出售。他们的海贸是不仅限于中日韩朝东北亚地区的,许多球商也积极参与东南亚的贸易,用一个并不太恰当的比喻,琉球商人很长时间在东亚海洋贸易上都扮演着类似欧洲的荷兰人这样的角色。

只不过荷兰能够自保,琉球却太弱了。萨摩藩控制着琉球,在看到琉球赚钱之后,立即就把心思打到了他们的身上。萨摩藩是相对独立的封建主领地,对于幕府也存在一定的抗衡性质,当年德川幕府开创之后,封各大名都是采用的石高,转译一下就相当于耕地面积。萨摩藩如果能够在贸易上拿到更多好处,就相当于提升了自己的石高。

琉球商人反抗不得,只能道:“大人,旁边的商船为什么你们不去征税?”

萨摩藩士生气了,一脚将他踹倒,说道:“关你屁事!萨摩藩收取关税是收取隶属萨摩藩的琉球,你们是琉球人,理应向萨摩藩纳税!”

旁边的商船,来自大明。

在码头的另一角,郑成功远远地望着这边发生的一幕,他的身边是从弟郑省英。

“大哥,萨摩藩在琉球不过仅有武士数十人,兵卒不到百人,我们郑家已经有百名精锐混进了琉球,只需兄长一声号令,就能将萨摩藩倭寇一夕荡平。”郑省英压抑着自己的兴奋,郑家是一个非常大的宗族,包括郑成功的宗亲,还有一系列忠于郑家的部将臣子。

郑家的形式其实非常类似于日本的封建形式了,宗亲和家臣组成了忠于一个氏族的势力,对于上一级的中央集权的忠诚度反倒是有限。

所以在郑成功投靠白明修之后,郑家的人其实非常失意的,他们的权势削减了,没有什么位置了。有一些如马信、洪旭这样的部将,之前就跟郑家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密,直接就脱离了郑家,丢掉了身上的山头。大明军中的山头主义不显,白明修也不搞平衡主义,一切军官将领都要忠于国家和皇帝,百分百执行任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