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4 章(1 / 1)

南明日不落 白面黑厮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上,并且进步的。

让白明修真正在意的是,今后掌握了科学和新知识的明人要进行更多的原创性的创新,而不是单纯的拷贝白明修从系统中带出来的这些东西。

甲申之变的这场乱世,某种意义上也打破了明人对于世界对于传统的认知,南明的再起是靠着船坚炮利,是靠着商贸与科技,这个范例让一些开眼的明人认识到了想要让国家长时间昌盛,必须要开国,必须要钻研科学知识和普及工业化。

大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白明修对此很明白。明人却并没有太多的认知,他们仍旧持有自己领先世界,并且无上尊贵的意识。而大明的先进,也其实被许许多多的国家和民族认同,并深深折服和震慑于无敌大明。

顺天府外城使馆区,一片在城市规划中预留出来作为各国使馆的地区,这一带倒也是有一些百姓的居住,现在已经陆续有了一些外国的使馆。

英国外交官丹尼尔·哈维努力地挺直自己的腰背,让自己显得不比面前的那位大明礼部侍郎个头低。他自己在英国人中算是中等身材,而此时的欧洲人基本上是不如明人高大的。

哈维觉得自己的穿着已经是非常华丽了,可是对方的一身正装看上去更为得体,让哈维觉得十分羡慕。自从来到了这个国家之后,哈维便变得有些柠檬精了。

这是多么庞大、壮美而又富饶的国家,他经过了许多的都市,虽然在建筑上看上去与欧洲国家绝不相似,但是延绵的城镇让他认识到这个国家有多么庞大和多少人口。他乘坐船只在海上航行了一周多,经过的海岸线全部都是这个国家的土地,而且栖居着百姓,都没有什么无人居住的地方。

在他从英格兰出发之前,英国宰相爱德华·海德曾经对他说,让他好好收集一下这个东方国家的情报,探听虚实,为了英格兰在东方的扩张创造条件。如果有机会的话,英国皇家海军可以派遣一支十条船的强大舰队,几百名战士来到东方,占领他们最富饶的城市。

当时对于大明一无所知的哈维是满口答应的,可是当哈维来到东方之后,哈维恨不得在海德的脸上啐一口唾沫。

该死的!英格兰跟这个庞大而强大的国家比起来,简直就是一只小跳蚤!

从他的船抵达新加坡的时候,当地的官员就非常骄傲地向哈维说道:“外交官先生,从过了马六甲海峡开始,所有的夏洲土地都是我国的直辖或者臣属地,从南海到东海到黄海,这一片海域都接受大明的保护,所有的百姓都是大明光复皇帝陛下的臣民!”

当时哈维还没有对这句话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当他最终来到顺天府之后,哈维已经惊奇得说不出话来,这庞大的帝国竟然比欧洲还要巨大!他的祖国英格兰只有几百万的人口,在这里几乎任何一个省份、宣慰司都是这样的规模,大明有几十个英格兰这样的省份、宣慰司,有着一亿的人口。这还是在大明在经历了一场损失大量人口战争之后的情况,现在这个曾经消沉的国家迎来了一位英明的君主,已经重新占据了自己所应有的天下,整个帝国再一次地将进入欣欣向荣的繁华时期。

侵略这个国家?简直是世界上最愚蠢且最不好笑的玩笑了!

哈维根本不需要多么努力地去收集什么材料,仅从公开渠道就能得到许多消息。甚至在顺天,他还有幸参观了大明的军营。他看到的是成千上万穿着统一制服,排在队列里纪律严明的现代部队,他们装备的步枪和火炮都远胜任何欧洲军队。在渤海湾训练的大明战舰是蒸汽动力的,能够有十几节的航速,他们的火炮打全帆装的欧洲战舰,就像是一只猛虎在调教一头绵羊一样。

六十万常备陆军,武器装备先进得欧洲国家甚至没办法理解。一亿的人口和庞大的后备兵源,甚至还有哈维都搞不清楚规模的工业能力。哈维在了解到这一切之后,立即便写了一封信。

“永远不要考虑同这个东方帝国发起战争,这是一条不可战胜的巨龙,当他自己在忙于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弱小的生灵还能在他的身边苟延残喘,但如果弱小的生灵触碰到了他的威严,那么灭亡将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386 最好的生产技术和机器

顺天使馆区的英格兰王国的公使馆,今天是剪彩仪式。不过这个剪彩并没有什么隆重的,礼部来了一位侍郎,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其他的人物都没有出现。

哈维与这位礼部侍郎握了握手,礼部侍郎说道:“哈维公使,祝您在大明的生活愉快,并为促进明英两国的友好关系努力。虽然两国相隔万里,但是大明的利益遍布世界,两国经贸也在不断地发展着,所以我们还有很多合作的机会。”

哈维诚惶诚恐地说道:“好的,侍郎先生,能够驻在大明这样文明优秀的帝国,是我作为外交官的荣幸。”

这句话真的不算是单纯恭维,哈维在顺天的生活已经感受到了生活质量的提升。现在的英格兰还是个脏乱差的臭茅坑,而顺天已经开始了现代化的城市规划,近代化的建筑中设置了电线电路,有了自来水管道和下水管道,人们的生活已经非常便利了。

大明在一五计划中的一大工作重点,就是推动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提升,建构现代的生活方式。哈维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在广州见到彻夜长明的路灯是多么的震惊,这可是一整个城市到处都闪烁着光亮,这里没有宵禁,也没有躲在黑夜里偷窃和犯罪的老鼠们,百姓们自由地走在街道上,他们进出餐馆,到商铺购物,有着各种娱乐的活动,享受着这种生活的居然不是贵族们,而是普通的升斗百姓。这些小老百姓们也非常殷实,能够进行奢侈的生活消费,品尝精致的食物,购买各种精致的商品。而相比这些百姓,英格兰的穷人们简直就像生活在地狱之中。

他在顺天甚至见到进城的农民们,尽管同样带着好奇的眼光看着各种新奇的事物,可是轮到他们花钱的时候,逃出来的钞票的面额却是不小。这就说明即便是生活在乡间的农民们,都是有钱的——这种现象让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