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6 章(1 / 1)

南明日不落 白面黑厮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很快地就能跟上形势。

近几日的报纸,基本上一送到报摊,就会被蜂拥而来的民众抢购。甚至许多人都不怎么认识字,但是报纸几文钱一份也很便宜,也不知道谁开始传的,这种大事的报纸是具有收藏价值的,以后传世了,是能卖钱的。加上现在家家户户的小孩基本都要去上学了,就算自己看不懂,家里也有人能看得懂了。

上海图书馆,图书管理员周从文看着外面报摊被疯抢的样子,也是摇摇头。他现在是不自己买报了,因为图书馆是各类报纸都要订的,他是直接在图书管里看报。

今日的《大明日报》是加厚的,印制了大量有关一五计划的内容。周从文对此很感兴趣,赶忙摊开报纸来细细研读。

“小周,在呢。”这时候一个衣着颇为华贵的青年走了过来,拍了拍周从文面前的桌面。

周从文一看来人,说道:“朱先生,你借的那两本关于机械的书,快要到日子了,可是要来还书?”

来人正是朱家宗室的朱雍榕,定居上海之后,朱雍榕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他的江南皮革厂做的皮包、皮鞋之类,在北方乃至海外都销量很好。他也不是个安定的性子,想着在开拓一点什么生意。这个念头,基本上掌握一门什么手艺,工业化生产一下都能赚钱。朱雍榕觉得自己本事不大,前后在澳洲和上海的两次创业都成功了,并未让其自信自满,而是让朱雍榕更加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于是乎,朱雍榕隔三差五地便跑来上海市图书馆。这里有着几十万册各类图书,朱雍榕对于那些经史子集并不感兴趣,却对整理出来的工学、科学类的东西格外感兴趣。这些书籍有一半是白明修命人收集的中国古典科技著作,还有一半则是白明修从系统里搞出来的书了。这些书到不一定很超越时代,但是总结性很好,而且门类不少。

朱雍榕一来二去就跟这里的图书管理员周从文混熟了,有时候也央求周从文给他多宽限几天还书的时间。朱雍榕本来就忙,看书的时间也没那么多。

周从文说道:“朱先生,你也是个有钱人,雇个人给你抄书不便是了吗?”

朱雍榕笑道:“我听说广州那边有人在研究什么复印技术,倒是以后要是大量复制内容,就不难了。哈哈,我是会叫人帮我抄书的,但是还是自己拿着书本更加有感觉,手抄再装订的,看起来没感觉。”

朱雍榕看见周从文正在看报,问道:“怎么着,看报呢。说是顺天府正在开共和院大议,要公布‘一五计划’的内容,可是有了?”

“有了,今明后三天都将在报纸上简要公布呢,内容真是繁多,想一想理政院衮衮诸公,果真都是才学能耐之辈,单是要做如此庞大的计划,再付诸实践,便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事情。”

朱雍榕道:“那自然,瞧瞧咱们现在这位皇上,我就敢说,古往今来恐怕没有那位皇帝比得上咱们这位了。”

周从文道:“经济的内容,说是要经过审议,今日发的多是文教和杂项有关的。各府县和乡镇里公署要将义务教育放在头等大事要做了,报纸上说,当地入学率将直接关系到官员的考评,之前家中子女读书减税的措施算是完全固定下来,以后谁家学龄的孩子不念书,便要课重税了。”

朱雍榕皱眉道:“这也不算好事吧,这乡间农户的孩子,稍微长起来一点就要做劳动力了,这如果送去学堂,那等于家里少了个劳力。”

“也不尽然,现在各府县建立的中小学,寄宿制的话,都要负责学生的一日三餐了,这反而是减轻了贫穷家庭的负担。再者,如今只强制规定学童必须上完三年初小、两年高小,七岁入学,那么高小毕业也就是12岁了,就算是农户不想让孩子继续念书,也是回家可以种田了。这样等于贫家少了一份养孩子的钱,等孩子大些,反而可以出力了。这报纸上写,要求成绩排在前30的小学毕业生,如果家境不足,可由府教育局资助继续念。”

朱雍榕惊奇:“那得朝廷花多少钱去养这些孩子啊!”

周从文道:“还不止呢,这一五计划里,还要求乡下以农合为单位,组织大扫盲运动,要让大明全民识文断字,甩掉文盲的帽子。”

356 一五计划(中)

“咱们皇上可真是大气魄,当年就听说他要人人识字,我当时只是听听,没有想到,这居然真的要实施起来了。”朱雍榕对此感慨道。

周从文跟朱雍榕在这边,加上这时候图书馆也不忙,所以也就聊上了。周从文指着报纸上的一行字说道:“这一条更是厉害,为了扫盲,理政院决定在保留现有字形写法的同时,推广使用简体字,逐渐将公署公文、报刊、学校书本等印刷物,转为简体字印刷的版本。”

朱雍榕不是什么老学究,并没有太强烈的抵触,此时只能击节赞叹道:“好大的一场布局,简体字在澳洲已然使用多时,很多时候都是简繁并行。在陛下攻下广东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报纸上和学界开始放出风声,讲解简体字之事,当时还没有多少人在意,后来这风潮刮了起来,引起一部分文人的口诛笔伐,但是最终还是被进步派给压制了下去啊。”

周从文是钻研新学的,对于这些东西没有多少执念,也渐渐沾染了白明修身上的那种实用主义的务实精神,他又道:“连书写方式,都改成了从左往右横排的方式,虽然传统写法没有被禁,但一旦书报公文这些东西都改了,慢慢的人也不会再采用传统写法了。”

朱雍榕叹道:“这事,恐怕会引发大反弹啊。”

周从文对此却很是乐观,他道:“害怕那些文人不满吗?能讲出几个理由,不过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一类的东西么?再说,从‘辛丑’奋进以来,有些文人的嘴脸早已经被皇上给撕破了。投鞑子的、食古不化的、祸国殃民的,这个时候被治罪的治罪,被放逐的放逐,加上辛丑以来新学流传,许多进步派文人已经接受了种种新思想,大家对于变化都是欢迎的,有几个会真的抱住旧法不放,难不成还以为当朝光复皇帝会跟洪武皇帝一样,在朝堂上赏他们廷杖吃么?嘿,不尽然吧,这伙人现在连朝堂的门都进不去。新复社那群蠢货,更是因为牵扯了白莲教,而被全盘收押了。”

周从文有的时候看上去木讷寡言,整个人宽厚老实,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