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8 章(1 / 1)

南明日不落 白面黑厮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你真的觉得你还活在前朝?”

冒襄也来了火气,说道“方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大明仍是大明,什么是前朝?我们做的都是义事,为的是社稷苍生啊。”

“胡闹,狗屁的社稷苍生!冒辟疆,看看你脑袋上的那些青毛,你剪掉你的金钱鼠尾还没几天呢,我们都曾差点要做了假鞑子,现在的大明能跟前明一样吗?太子所掌之力,远超历朝历代之想象,问鼎天下,难逢敌手。太子的手腕和脾气,更不是前明的皇帝可比拟的,你们一点凭仗都没有,想着靠着文人的脖子去对付太子吗?做不到的!东林乱国之事,民间已经极为厌烦了,天下归心于太子已成定局,你们在这个时候捣乱,恐怕是自取其辱。”

两人终是闹了一个不欢而散,方以智也是不爽地离开了冒辟疆的家,走出他家门时,望着那座美轮美奂的园林,方以智叹道“好好地做个富家翁,做个名流诗匠有甚不好,完全没那做大事的本事,却觉得天下在手,这等昏庸之人,天必究之,可怜,可悲,可叹。”

南明日不落

303 天下从来不是你的

熙天府,朱由榔和王皇后此时正思绪起伏地准备登上返乡的大轮船。

在码头上,朱由榔望着那艘足有一万吨排水量的庞大蒸汽轮船,也是格外惊奇,“船都可以造得这般大了吗?”

熙天府府尹蔡江柳微微一笑,对答道“陛下有所不知,我国的造船技术又有了长足进步,自从多胀式蒸汽机成熟之后,便有船厂考虑动工修建三万吨的庞大客轮,用以输送来往南洋、澳洲和大明本土的旅客,只不过现在需求还未那般大,恐投资了之后收不回来,所以现在修建的蒸汽轮,多是五六千吨的居多。”

朱由榔是听不太懂的,不过听不懂的才厉害。

他又感慨道“鞑子真的被击败了吗?这才两年多的光阴啊。”

王皇后也说“是啊,煊儿写来书信,总有不真实之感。”

蔡江柳还是微笑“澳洲这边这几个月也有许多新移民过来,多是江南、湖广那边来的人,也有北方的,若是殿下未曾收复这些地方,也不可能有这么大规模的移民过来。”

蔡江柳在唐北庐离开之后,成为了澳洲布政使,早期白明修是将澳洲划省的,后来又单独把澳洲拎出来,划成了澳洲布政司,亦称澳洲领,与省、宣慰司、宣抚司同级。澳洲也是唯一一个布政司,是理政院单独划出来,用来匹配澳洲这个形态的领地——以汉人或高度汉化民族为主、面积广大、未来战略价值极高、但此时地广人稀的殖民地。

澳洲其实还真的不是白明修移民蓝图中的主要目的地,白明修对于澳洲的定位主要是一个土地储备。特别是现阶段白明修开始在广东、江南都兴建了工业区后,澳洲的工业能力都没有那般重要了。甚至为了支持本土的工业建设,还出现了一波反向移民,实际上熙天府在被系统一弄出来的时候,就有工业过剩的情况,所以才有当地官员请白明修想办法解决产能过剩。

这个年代搞跨洋国际贸易,终究利润受影响。白明修琢磨了半天,几乎将澳洲一大半的工业产能都搬回了本土,而澳洲维持基本自给的工业生产能力,并且向本土包括羊毛、铁矿、金银、烟草、棉花在内的各种原材料,同时也接受来自本土的各种其他商品。

白明修弄了一些人跑到澳洲来移民,大部分还都是去倒腾土地去了。

听了蔡江柳的话,朱由榔觉得既有不真切感,又是非常兴奋。

“多亏了吾儿,让朕没有成为一个亡国之君啊,没有对不起列祖列宗。”

蔡江柳对永历说道“皇上,此次您銮驾迁归,不仅是江山尽复的喜事,同时您还要考虑大明朝未来以后将是要走向何方。”

永历一听,也有一些犹豫。他身旁的王皇后更是忧虑,伸出手来抓住丈夫。

王皇后不是不懂蔡江柳的意思,她颇富贤名,也很有决断,才当年的逃亡途中,很多时候表现得比朱由榔这个皇帝还要刚强。

“陛下,臣妾有一言,如今大明光复,驱逐鞑虏,恢复社稷,全都是煊儿的功劳。虽然煊儿年幼,但却有大能,他身边更是有一众能臣猛将辅佐。此时陛下返朝,若是处理不靖,恐怕引发一场混乱,令煊儿辛辛苦苦开创的局面荒废。”

朱由榔极为看重他的妻子,有些惊异,问道“皇后什么意思?”

王皇后心一横,索性摊开了说出来了“陛下,这京师皇城的龙椅,您从来就没坐过。现在您抵京,坐上去一下,便将位子传给煊儿吧!臣妾是看出来了,如今包括蔡大人在内,朝中的大臣们是心向煊儿的,若是您真的要治国,恐怕这些人便不要听您的话了。再者那数十万大军,都是跟着煊儿出生入死的,又岂会认同陛下一个远避在澳洲的皇上呢?煊儿是你我的血脉,是我们一点点看着长起来的,煊儿做了皇帝,一定不会亏待您,到时候您若喜欢在熙天府,咱们便回熙天府,若不喜欢,天下那么大,到处都能游玩……”

朱由榔听了王皇后的话,心态近乎崩溃,他站起来就发了脾气,说道“你们怎么能这样!朕才是皇帝,朕是皇帝啊!治理天下,爱民如子,朕也能做到的,你们怎么知道朕不能做一个好皇帝?”

蔡江柳仍旧是一副笑吟吟的模样,对朱由榔道“陛下,您登基以来,几乎都在逃命,从肇庆逃到桂林,逃到贵州,逃到云南、逃到缅甸。而殿下却是从缅甸打回云南,打下两广,打下江南、湖广,现在打下京师。您说,让百姓们对比,更看得起谁呢?臣毫不怀疑陛下是仁德之君,对待下属们也都是宽厚,可是比起治政的本事,您觉得跟太子比起来呢?太子锐意进取,知人善用,最终以极劣势的局面光复大明,这样的本事,可以说是亘古未有了。更何况,太子带着一群臣子们好不容易打下了天下,如果突然您回到朝中,收了太子的权,任用了一群没有立下功劳,却只是迎立您、阿谀逢迎您的臣子,那么立下大功的臣子们会怎样想?将士们会怎样想?百姓们会怎样想?远的不必提,单说弘光朝迎立的那乱象,搞得乌烟瘴气,最终大家都做了鬼,这般结局是陛下想要的吗?”

朱由榔听后冷汗直落,他终究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是个好人,但成不了大事,一旦面临困难的东西,就抉择不了了。

王皇后也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