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1 / 1)

南明日不落 白面黑厮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样的战阵和战法。哪怕李定国两蹶名王那回,打得也是稀烂的仗。

为了给骑兵打开冲锋通路,吴三桂命手下祁三升、马惟兴带领步兵出击,破开拒马阵,同时他又命大军分别在两翼挤压明军,创造出大举压上的气势。

夏国相望清军大举出动,兵势雄浑,赞叹道:“此一战后,天下当定,岳父大人名垂青史,功比日月!”

吴三桂也非常满意,手捻长须,心情舒畅。

白明修就在前线,壕沟后方的临时指挥所。清军开始压上时,白明修露出了一些笑意,他对李定国道:“是我们炮兵表现的时候了。”

虽然明军这边火炮并不多,但实力却不错,这些日子白明修为了训练他的炮兵,给炮兵喂了不少弹药,才差不多有了一些样子。大明复炮兵团使用的1844型拿破仑6磅炮,不算是口径多么大的火炮,但胜在比这个时代其他的红夷大炮之类,更为精准,也更加轻便。

“装填,发射!”

当清军大队进入射程之后,18门明军火炮骤然开火。复的炮兵为了延续炮击的持续性,将火炮分为几个炮组,一个炮组射完另一个炮组跟上,从而周而复始,使得炮击有持续性。

因为复炮兵已经有了炮表,而且这几个月来训练强度也极大,此时一经实战,立即便将炮弹精准地打进了清军阵中。炮弹炸裂,顿时将一片清军步兵炸成残尸断肢,场面相当血腥。

更可怕的是,持续不断的炮弹落下来,不断地将清军炸死,杀伤力大得可怕。

自拿破仑的时代开始,炮兵一跃从配合步兵战斗的辅助性武器,变成了战场上决定胜负的主角。由于火炮在这个时代是个稀罕玩意,而且声音大、造成损伤场面吓人,所以对于任何一支部队的士气打击都是严重的。

清军冲了一阵,被连续命中的炮击打得亡魂大冒,丢下了上百尸体,居然冲不动了,开始向后逃去。

在后方督军的吴三桂万万没有想到居然出现了这样的事情。

“明军的火炮何时变得如此厉害?李定国哪里来的炮,他的辎重不应该早在云南的时候就丢得差不多了吗?”吴三桂心中惊疑。

“不准退!给我杀回去!”这时候的爱星阿却恼火了起来,他立马调集八旗兵充当起了战场上的临时宪兵,穿着棉甲的八旗士兵挥舞着刀枪,又将刚才冲锋的汉吴军赶了回去。

可是,明军的火炮真的是太厉害,这群没怎么打过硬仗的吴军也不敢继续向前,反倒是开始向其他方向溃散,就是不要继续冲击了。

爱星阿看到此景大怒,“吴三桂,看你带的好兵丁!”

027 缅北会战(中)

就连白明修都没有想到,几千吴军居然就在几门炮的攻击之下退了。炮击落点相对精准,榴弹效果极佳的拿破仑炮,毕竟是前装炮时代的集大成之作。比起基本上很难用于野战的红夷大炮,拿破仑炮胜过太多。

清军看着隔一会儿就有自己这边的士兵被炸得尸体横飞,阵线被扫平一大块,心态一下子就崩掉。这个时候的清军根本没有办法顶着这样的压力作战,他们战斗是被迫的,或者是因为可以抢掠带来的利益。但是一遇到重大的危险,他们也绝对是靠不住的。

吴三桂绝对明军大炮有些棘手,很想收兵再做打算,可是爱星阿却不依。

“平西王,伪明逆党不过是有几门大炮,就将你吓成这样了?他们不到一万兵马,而我们是他们的五六倍,这样子你要是被吓退了,那么天下都会耻笑你!”爱星阿面色不善地对吴三桂说道,他旗人的身份也给了吴三桂很大的压力。

吴三桂始终没有取得清廷的完全信任,很多时候都要低满人一头,忍一时风平浪静。他如果在这场战争中不出力,或者显得没有那么积极,满人对他的疑虑将会更深。

此时他的好女婿夏国相建议道:“岳父大人,明军火炮虽强,但数量不多,如我大军从多面压上,一鼓作气,必能冲破明军防线,直捣黄龙。”

吴三桂想了想也没有别的办法,点头答应。

这场仗从一开始打就让吴三桂非常的不舒服。按理讲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明军应该退却才是,反而明军就是愣头青一样地杵在这里跟他交战。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明军阵容相当齐整,始终镇守于位置上没有动摇,这让吴三桂怎么也想不通。

“让过中军,从左右攻击。”

清军大队果然动了,这一次清军直接忽略掉了强大的中军,而是选择从左右分头攻击明军的军阵。明军摆出了一个个方阵,阵列齐整。

清军的进攻也不是全无章法的,他们虽然没有像是明军这样排面长的步兵方阵,但是他们也有一定的阵型。

居前的是鸟枪手,后面则排布着弓箭手,骑兵则在后方或者两翼掩护。清军还会携带便于携带的小炮,如子母炮等增强火力。可以说,清军的战术还是以考虑以发挥火器的威力为主的,只不过齐整程度和灵活程度要差一些。

看着清军如此行动,白明修也早有预料了。李定国也按之前的计策,下令道:“炮兵调转炮口,迎击左翼来犯之敌,警卫连由正面转移右翼。”

大明复炮兵的准备速度是极快的,这也得益于阵型安排,以及拿破仑炮相对轻便的设置。

攻打明军左翼的清军再次遭到了复炮兵的洗礼,死伤惨重。不过这一次,还是有部分清军是成功进入了明军列阵的线列步兵的射程。

执行三排轮射的复线列步兵在军官的口令中齐齐开火,三排火枪子弹伴随着烟雾噼里啪啦地打出,如同弹幕一样直接将第一排冲过来还没有举起鸟铳的清军打得躺倒一片。

阵线根本不齐整的清军鸟铳手根本没有能力做到顶着大明复线列步兵密集的枪弹进行射击的能力,只偶尔有的鸟铳手能够放一枪,然后根本就没办法做到稳定装填,只能向后逃跑。

清军绵软无力的射击根本不能动摇士气高炽的大明线列步兵,偶尔也有几名线列步兵被清军的子弹打中倒下,而后面的同袍会立即补位上来,最危险的第一排,始终站满了举枪射击的大明线列步兵!

人们形象得称这个时期的步兵战术叫作“排队枪毙”,其实是再形象不过了。这种战斗其实就是两边的人用步枪互相枪决,站在最前面的人需要极大的勇气,他们在杀死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