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让满洲勇士们善战且悍不畏死,更是因为太祖太宗他们能够知人善用,并向我们的敌人学习。我们跟毛文龙学,我们跟袁崇焕学,甚至连八旗制度,都是太祖由明朝军户制启发而来的。祖大寿为我们造炮造火铳,洪承畴来为我们调整方略,得人和后,大清才有了大势。如今南明突然变强,里面一定有很多道理,但是我们不知道,闷着头就去跟他们打,输得不冤枉。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不知己也不知彼,是不能打赢的。所以,现在我们不能盲目地再跟南明打了,我们必须要弄清楚,朱明为何突然又强了起来,那所谓郑和遗部的澳洲,到底有什么本领。朱明能够起死回生,由弱转强,不过是一年的事情,那给我们大清一年时间,掌握了其中道理,我们能比朱明更强!”
玄烨望着孝庄,眼睛亮亮的,仿佛懂得了极为深刻的道理。
孝庄吩咐鳌拜等人道:“着人去江宁,与朱慈煊议和,哀家相信他们扩张到这个程度,也已经扩张不动了。内部的问题反而会更大,他们也要自行调整。接下来,我大清要整备军务,要让现在已经不堪用的八旗,重新变成当年百战百胜的雄师。”
鳌拜眼睛都瞪大了:“跟朱明议和?!”
虽然这是一个听上去让人很难接受的方案,不过鳌拜想了想,这好像也是必然的事情。就算湖广和福建清军仍有余力,但是再失败了,那么大清就真的要完了。而且此时他们缺少钱粮军饷,根本支持不了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满清一下子就落入到了一个无比尴尬的处境里。
204 太子殿下的日常(一)
永历十六年(1662)的冬天,白明修在江南过了。这一年他去了澳洲、又返回到了广州,发动了西南战争,又海路进占了江南,似乎做了许多的事情。十一月份的时候,白明修从南京回到上海,而早在之前,理政院就已经全面搬迁到了上海市。
虽然广州府方面对于朝廷的搬迁还是有些不舍和失落,但毕竟就连广州人自己都知道,广州从来都没有作为都城的资历,地处岭南的广州虽然经济越发繁荣了,但是地缘位置还是太南,不适宜成为一国之都。明人都知道,在太子收复南京之后,南京应该成为新的行政首都,倒是白明修并未给予南京真正的首都身份,而是称之为旧都,由江宁改回应天府。
说起来,由于永历仍身在熙天府,所以熙天府也算得上是某种程度上的首都。只不过现在明人都务实地只知太子监国,不知有皇帝陛下,几乎下意识地都忽略了永历的存在。毕竟从永历登基开始,这位皇帝总是在不听地落跑和失败,并未有什么真正建树。而年仅十五岁的太子却不同,不仅整合各路抗清力量,收服李定国、郑成功等藩王,而且连战连胜,获取了南明今日之局面,是无可争议的雄主。
白明修留驻上海主要考虑的还不是政治上的事情,想的主要还是利用上海的优势,进一步发展江南的经济和贸易。理政院也自然开创了一番全新的局面,不仅是在广东带来了一批新培养的官员,而且白明修还补充了一大批来自系统招募的行政人才。
广东那边许多事情已经有了雏形,加上从理政院手中完全接替行政职能的省政府,从治政到发展经济已经有模有样。广东在这几个月里,已经是以五小工业为基础,开始兴建起一大批公有私有的轻重工业,成果算是相当喜人。为了让江南工业也发展起来,广东各国有企业的一批员工,又借调到了上海这边来,进行援建。
这一套完全就是历史上新中国的“全国一盘棋”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做法,白明修用得很是娴熟,也得益于他手中一批能力优秀的人才所支持。
白明修的案头上现在已经是累积成山的各种公文,这里面许多东西其实并不需要他亲自处理,只不过是一番汇报,白明修如果有什么意见,会做一些批示,跟原本明朝内阁的批红是差不多的做法。
在理政院的行政体系之下,内阁的权力还是非常大的,基本上真正在处理政务的都是唐北庐带领的内阁官员们。白明修作为太子监国,并不太会超越内阁直接武断修改什么政务,他更多是在军事上,或者一些经济大事上做一些要求。
白明修手中捏着一张信纸,这封是来自他的便宜老爹永历的回信。白明修基本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会非常“谦恭”地向正牌皇帝陛下写一封信,介绍一下他近期来取得了哪些成就,顺便再虚伪地表达一番想念父皇母后。永历的回信也是差不多的节奏,夸赞一下吾儿能干,大明中兴尽是吾儿之功,然后再写一些什么王皇后因为思念儿子而清减消瘦的话语。
从字里行间,能够看出永历在澳洲过得还算挺开心,毕竟永历的前半身基本上都在逃命中度过,每当皇帝时跟着父王逃避农民军的追杀,当了皇帝就逃避清军的追杀,好不容易逃到了一个不会有人追杀的地方,天大地广,还有一群人伺候着,永历整个人都放松下来,甚至还发福了不少。
给白明修的信里,永历自我夸赞他迷上了打猎,而且枪法越来越好,他让人给白明修带来了一身皮袄,说是他猎杀了一只鳄鱼之后,让皮匠制作的一身衣服。
白明修见到永历玩物丧志,没有心思做什么正事就很放心了。毕竟现在永历还是正牌的皇帝,如果他反复提出要回到本土,甚至收回他的太子监国之权,也会让他很困扰,即便白明修知道永历即便这么做也根本不会取得任何效果。大明复现在只认他,理政院的官员们也都是他的派系。永历在澳洲更是都被白明修的人看着,也什么做不了。
白明修随便写了一点文字,又签了个条子,命司礼监弄一些珍玩、好茶叶什么的,给北辰宫享用。白明修手里的司礼监跟以前都是宦官的司礼监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白明修在澳洲的时候就取消了阉人传统,原本大明有十二监、内宫二十四衙一类的机构,白明修严格简化相关机构之后,仅设了司礼监。
司礼监也跟原来能够代皇帝批红的那种大权力宦官机构不同,主要的职能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