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1 / 1)

南明日不落 白面黑厮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讶,但是总比一夜之间看到一个城市要相对可以接受。

上海直辖市的出现给了白明修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虽然他如今首要任务仍是占领江南,断掉清廷的钱粮,继而断了清廷的命根子,不过对他而言,一个能够提供强大经济后盾的江南,也同样意义重大。

“江南这边人地矛盾大概是全国最尖锐的地方了,这里即便是在这个乱世中,土地都是高度集中在江南地主阶级手中的,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只能成为佃户,毫无疑问这就会造成社会矛盾,而且不利于小农经济的转型。要在江南开拓工商业,怎么样也得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啊。”走在上海街道上的白明修,趁着还没有上船之前,就这样自己思考一下方略。

“真是有点麻烦诶,现在江南士绅恐怕是普遍支持我这个南明太子的,满清催科加重,对于江南士绅打压,其实都是我想要做的事情啊。广东那边人地矛盾并不算是多么尖锐,而且那边人开拓精神更强一些,转行做工商并不难,江南这里就不太一样。土改肯定是要土改的,不能因为这边地主支持我就转而对他们照顾。当年大明倒掉的时候,他们这些食利者怎么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持?”

白明修的心理活动,系统也是非常明白,系统问道:“宿主,你果然是个白眼狼啊,江南地主们如此热心你的回归,你的主意却打在他们身上,这也算是恩将仇报了。”

白明修白眼一翻,说道:“不愿意做我大明子民,去做鞑子也是可以的。鞑子对他们苛刻,他们却老实得很,大明对他们优待,他们却蹬鼻子上脸,这人啊,就是贱嗖嗖的。玩《欧陆风云》的大萌,一个‘士绅优待’就够折腾人了,在我手里绝对不能出现这个情况。

我都想好了,一方面要破除宗族化和家族控制,户籍上人口多的家族,采用高额的税收,对于一夫一妻的核心家庭,实行较低的税务,甚至进行一定的税务抵免。另一方面,对土地集中实施重税,比如一个家庭所持有的土地,在100亩以上就征收高额的土地税。当然,想要豁免这种土地税也可以,那就把土地长租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再由合作社组织农民进行生产,关于农业的国营化垄断,我可是认真的。

这还都是比较温和的处理手段,我准备采用换地的方式对付地主们。比如江南的一亩水田,我换给他们爪哇、缅甸的三亩地,或者换给他们四川的一亩半。江南欠赋情况严重,有的地方甚至万历年间的税都没交齐。这样没事啊,欠赋多年的就直接没收土地。外加投靠满清的、为祸乡里的,诸如此类,我都用司法途径将他们的土地夺过来,进行分田。

我还要在江南进行大规模的招工,用优厚的待遇吸引劳动力进入上海等城市,进入工厂成为我大明国有企业的在编员工,反正都是人身依附,进入国企对他们来说保障却要比给地主种田要更旱涝保收吧。”

系统不由沉默了很久,说道:“宿主,你真的是一个很讨厌的革命者。”

187 顾炎武和傅青主

白明修为了镇守上海,直接招募了一个团规模的守军。除此之外,他还从系统征招了一批工程师和工人,数量只有几百人,不过至少能够让他们在上海进行军械的生产和修理,不需要大费周章地从广东甚至澳洲运过来。

太子殿下再次登上战舰,进入长江口,逆流而上,剑指应天府。

长江虽然是大江,但是水深还是有限的,像是东海号铁甲舰这个级别的大型战舰就难以在长江口及下游一些航段进行航行。海军自然是考虑过这个问题的,所以进入长江的战舰都是吃水相对较浅的舰艇。而运送士兵的大型运兵船(飞剪型东印度商船),则在长江换乘小型船只。

征发小船花费了一些时间,白明修等不及,先行令战舰出动,进入长江。在舰队行驶到崇明的时候,明军发现有人船翻落水,便将落水者救了上来,一询问身份,才发现居然是有两个名人。

三个年纪都已经不轻了的男人哭哭啼啼地跪在地上,因为刚从江水里被拉出来,头发、胡须都是湿漉漉的,根本分不清他们脸上是泪水还是江水。

“天可见怜,终于得见太子殿下,数载飘零未白费,大明终究还有希望!”说话的这位大叔脑袋上光溜溜的,明显是新近将辫子给剃了。他原本应该是戴着幅巾的,只不过落水之后幅巾给冲没了。

另一个跟他年龄相仿的大叔,则是一身道士打扮,也大概是因为此,保全了自己的头发以及名节。

“臣顾炎武叩见太子监国。”

“贫道傅山叩见太子监国。”

白明修不仅惊喜,没想到救了几个落水的,里面居然还有这么两个大牛。

明末三大思想家中,王夫之之前就从湖南跑到了广东,现在属于南明官方宣传阵线的人物,日常就在《国声》杂志上发表对新学的观点。白明修抵达宁波之后,也知道黄宗羲就在余姚,不过黄宗羲并未亲自上门拜见,反倒是他的学生万斯同、万斯大等人投奔,白明修对黄宗羲观感不佳,加之他又是东林一党,根本没有搭理。

现在原本应该在北方游历,写下了《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的这位启蒙思想家顾炎武,居然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

而另一位傅山,也不是寻常之辈。换一个名字,恐怕知道的人就更多了,傅青主,也就是梁羽生小说《七剑下天山》中的主角之一。这位傅青主与顾炎武一样,也是学识渊博,他是明末道学大家道,哲学、医学、内丹、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都有很深的造诣,更因为会武艺,行事颇有侠气,成为了后世许多武侠小说中的大侠。傅青主曾经参与过抗清事业,为了避免剃发,甚至出家当了道士,自号朱衣道人,缅怀前朝。

一同被救起的第三人,白明修倒是未曾听过声名,不过却是一条好汉。此人名叫蒙世南,是应天府人士,在江南武林有一些声名,擅使大枪。清军入寇江南时,蒙世南联络江南义士反抗,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一家除了老母被救,妻儿等几十口全部丧生。后来蒙世南遇到了顾炎武,奉顾炎武为先生,一直与顾炎武走南闯北,秘密开战反清的活动。

白明修亲自将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