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2 章(1 / 1)

丝路大亨 克里斯韦伯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上这不过是个美妙的误会罢了。明代的内阁乃是专制君主的秘书;而英国近代君主立宪制度下的内阁制乃是专制君主和议会之间的斗争和妥协的结果。后者出现的前提是英国出现了一批经济基础独立于君主专制制度之外的阶层,比如乡绅、船主、商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十七世纪中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才能组建强大的新模范军击败王军,处死查理一世。而在明代的士大夫阶层是皇权的依附品,他们的身份是科举考试的结果,必须依靠官府的支持,才能保证自己免税免役等特权,确保对大批依附人口和土地的占有;士大夫阶层本身既没有独立的军事力量,也没有组织发展社会生产的能力,一旦失去皇权的保护,无论他还有多少财产,也很快会沦为官府和其他权力者的饵食。而兰芳社的出现逐渐改变了这一点,江南的新兴阶层的财富来源很大部分是来自手工业、种植园业、水运和远洋贸易,这些都和皇权无关;而通过将次子、第三子送往讲武堂和讲谈社,他们又获得了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军事力量,并在南洋的殖民战争和接下来的靖难之役中证实了以讲武堂学生为骨干的新军的战斗力。作为新兴阶层中的代表,唐顺之、项高还有徐渭等人也意识到已经不再需要皇权来保护自身的利益,随之而来皇权和科举在他们眼里自然也就不再神圣。这也是唐顺之在和戚继光的交谈中流露出对皇权冷淡、乃至隐约敌意的真正原因。

“南塘,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唐顺之见戚继光一直沉默不语便笑问道。

“接下来?”戚继光露出了迷惘之色,他摇了摇头:“我现在不过是阶下囚,身不由己,还能有什么打算?”

“这倒也是!”唐顺之笑道:“不过南塘你也不要太担心了,以我对周可成的了解,你的性命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最坏也不过在江南呆上两三年,等仗打完了,以你的才具一定可以获得重用的!”

“两三年?先生觉得两三年就能打完仗?”

“我这也就是一顺口!也许一两年,或者更多些,但应该不会超过五年!”唐顺之笑道。

“你觉得周可成一定能赢?”戚继光问道:“可现在大部分州县都在朝廷手中呀?”

“那又如何?”唐顺之笑道:“南塘你还不明白吗?朝廷有再多州县又有什么用?你能够从那些州县得到多少粮饷?多少兵源?多少甲仗?归根结底还不是要看朝廷能拿出来的钱粮来?朝廷的钱粮重地就在江南,打个一两年还好,要是打个三五年你觉得朝廷能顶得住?”

第四百五十二章 返京

“大明两京十三布政司,又不只有江南一地!”戚继光冷笑道:“江西、湖广、北直隶、南直隶、山东也都是富庶之地,忠义之士更是车载斗量,周可成不过是得意一时罢了!”

“呵呵呵!”唐顺之摆了摆手:“罢了,我们就不要做口舌之争了。南塘,你要是不嫌弃我这里简陋,接下来就在这里住下来吧?”、

“讲武堂?”

“你不是最喜欢军伍之事吗?莫非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打算?”

“那倒也没有!”戚继光尴尬的笑了笑:“只是我这个身份,呆在这不太方便吧?”

“这个就不用你操心了,老夫自同周可成去说就是!”唐顺之拍了拍胸脯:“问题应该不大!”

“唐公!周可成难道就不怕我在这里学了兵书战策,回去后反过来对付自己?”

“笑话,这里每年出来的学生少数也有两三百人,难道还怕人学了去?”唐顺之冷笑了一声:“你多待些时日就知道了,这就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学去的。”

听到唐顺之这番自信满满的话,戚继光不由得松了口气,不管他对于周可成抱有怎样的敌意,但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生恶死的本能都让其渴望能够留在讲武堂。于是戚继光就被安排在距离讲武堂只有半里左右路程的一个小院子里,依照唐顺之的承诺,只要获得周可成的允许,戚继光就可以摆脱俘虏的身份,在他身边担任特别助理。对于唐顺之的人品,戚继光还是颇为信任的,所以他回到院子里之后便耐心等待起来。但让戚继光失望的是,自从那天过后,唐顺之那边就再也没有了消息,倒像是把他遗忘了一般,他禁不住想,莫不是周可成因为过去的事情对自己怀恨在心,所以拒绝了唐顺之的请求。

但软禁中的戚继光不明白的是,之所以唐顺之的承诺变得杳无音信倒不是周可成对自己怀恨在心,而是战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周可成不得不临时从湖口返回南京,召开了一系列紧急的御前会议,以商量对策,自然就无心去管戚继光的这点小事了。担任两广总督的欧阳必进屯兵于闽粤交界的南澳岛,形成了对中左所乃是整个闽南地区的威胁,这样一来,就形成了靖难军南北两面夹击的局势,这样一来,靖难军刚刚在浙东赢得了辉煌胜利就变得褪色了。逼近对于兰芳社来说,以中左所为中心的闽南三角洲地区不但是仅次于江南地区的丝绸、茶叶、陶瓷等明国商品输出地,而且还是东番的门户,仅次于淡水的兵工厂(苏松常的军械制造还在布局建设中),大量从南洋、东番而来的资源、雇佣兵都是在中左所停泊之后,然后再沿着海岸线北上抵达金山卫的。如果闽南地区不稳,那就不仅仅是影响江南前线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到庞大的兰芳社海外领地的安全,后果将不堪设想。

南京,万寿宫。

“大都督,对眼前得局势你有何对策呀?”由于这只是一次小范围的御前会议,朱载垕只是身着一件明黄色的袍服,相比起刚到江南的时候,他胖了几分,脸色发黄,眼圈下略有几分浮肿,一副睡眠不是很好的样子。

周可成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全神贯注的看着长桌上的地图,半响之后他才抬起头来,向朱载垕沉声道:“陛下,臣刚刚从湖口赶回来,对于很多情况不是很了解,还是先听听其他几位的吧?张大人,你觉得呢?”

“我觉得应该先向中左所派出援兵!”张经毫不犹豫的答道:“中左所乃是大都督您的根本之地,不容有失!”

“嗯!”周可成的目光转向一旁的魏了翁:“魏公的意思呢?”

“老朽以为张大人所言甚是!”魏了翁沉声道:“甚至老臣以为大都督应该亲自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