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周兄弟也曾经提醒过我,双屿非久留之地,我虽然听进去了,但去没有说服家兄,才落得今日的田地。”说到这里,他禁不住双目垂泪,抽泣起来。
“四爷!”陈四五见状,赶忙劝说道:“生死有命,令兄这也是劫数。您这次逃过大劫,必有后福,何必忧伤。”
“哎,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你看我等在这浯屿岛上,要啥没啥,朝廷大军相逼,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说到这里,他突然抬起头来:“陈掌柜,若是可以的话,我想去东番地看看,万一将来不成了,也好有个退路!”
“这个——”陈四五一愣,他脑子里立刻盘算起来,这许梓在海上闯荡了十余年,对海上的针路,各类门道熟得很,虽然遭了大难,可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手下人船不少,若是带其回去了,会不会夺了周兄弟的基业?可这里他人多势众,自己若是拒绝会不会出不了这个门?左右为难之际,额头上禁不住渗出汗来。
许梓见陈四五的样子,如何不知道对方心里想的什么,便笑道:“陈掌柜,我也知道这样唐突了些,所以我打算就搭乘你们的船去便是!”
“那这里的人船呢?”
“便留在这浯屿便是了,我留个人暂代便是了,反正这里去东番往返最多也就是半个月功夫,应该也不会出什么事情!”说到这里,许梓笑嘻嘻的拍了拍陈四五的肩膀:“怎么样?贵船上应该还有我的位置吧?”
陈四五脸色微红,知道对方猜出了自己的心事,赶忙笑道:“四爷说的哪里话,船上您便住我的地方便是了!”
台湾,淡水圆堡。
“什么,许梓来了?”周可成惊讶的抬起头来,看着眼前气喘吁吁的小七。
“嗯,阿叔说在浯屿岛碰上的,那厮听说您在东番立下了脚跟,便说要来见您。阿叔推辞不得,只得应允了”
“许梓他带了多少人船来?”
“他是搭我们的船过来的,只带了几个伴当!”小七说道:“阿叔还说浯屿岛上有一千多人,船五十多条,不过看上去狼狈的很,还和我们起了点小冲突!”
“看样子在双屿岛上许家兄弟损失不少呀,也难怪了,要不然这等老江湖也不会一个人来我这里!”周可成笑了笑,站起身来:“走,我们去码头迎接许四爷!”
当船驶进淡水河口的时候,许梓站在甲板上,以一个老海狗的目光仔细的观察着周围。在河口的左岸的小丘上,可以看到一座接近完工的炮台,人们正在借助滑轮和牛将大炮吊上炮台的顶部,而在对岸,可以看到另外一座炮台正在修建中。随着船逆流而上,他可以看到河边一座座建筑物,堆积如山的木材,正在修建的干船坞,川流不息的大小船只,正在操练的军队。
“好大的局面!”许梓不禁暗自咋舌,相比起双屿,这里还粗陋的很,但规模和前景却远胜,毕竟双屿只是一个岛,除了淡水和少量的石材,其余一切物资都要从海外运来,而这里几乎一切都不假外求,简直就是立国之基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基业
“让四爷见笑了!”陈四五看到许梓这幅样子,心中也暗自得意,毕竟这份基业也有他的一份功劳:“您看,那边就是圆堡了,大掌柜平日里便住在那里!”
许梓顺着陈四五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的河岸高地上有一座大约四层楼高的建筑,外形来看有些像客家的土楼,相比起周围低矮的房屋可谓是鹤立鸡群。看来他周围还有许多敌人,许梓心中暗想。
许梓对船的兴趣远胜过对房子,随着靠近码头,他注意到不计其数的独木舟之中,一条单桅纵帆船正在卸货,与周可成先前建造的那条白鸟号一样,狭长的船身、尖利的船首,宛若飞鱼一般,唯一不同的就是只有一根主桅,船身的长度也少了三分之一左右,像这样的船在码头上还有四五条,他注意到这些船的两舷的侧板都有几个窗户,许梓知道弗朗基人那些威力惊人的大炮便安放在那里,难道这些船也有大炮?他寻找着白鸟号的船影,最终在另外一条形状大小都颇为相似的船只旁找到了,炮窗洞开,露出里面黑洞洞的炮口来。
难不成这一切都是给我看的?许梓禁不住伸手向腰间摸去,紧握住刀柄,自己这一趟该不会来错了吧?
他转念一想,这也许只是防患于未然,朝廷严查海禁,刚刚攻破双屿,他提防严密些也是寻常,再说他这里防御越严密对我越好,毕竟我是个生意人。
随着船越来越靠近栈桥,许梓的心里也越发焦虑,目光扫视岸边,周可成应该会亲自迎接自己吧?自己亲眼看到那个陈四五在进入河口时就放下小船了,假如周可成在的话,应该早就知道了。
终于,那个熟悉的高大身影出现在许梓眼前,搬运货物的人们纷纷散开给他让路,在他的身后跟着四个侍从——这也太少了吧,即便是现在的自己都带着七个伴当,对方才只有自己的一半。
“许四爷,有失远迎,还请见谅!”周可成笑嘻嘻的对从跳板上下来的许梓拱了拱手,随即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听说双屿的事情,我忧心的很,听陈大哥说在浯屿遇到您,才算是放下心来,当真是吉人自有天佑!”
“侥幸的很,都怪我当初不听兄弟你的话,才落得这般下场!”许梓叹了口气,笑道:“不过今日看到这般局面,也禁不住为兄弟高兴。”
“这也多亏了您当初那枚祖母绿戒指,我送去当铺当了几百两银子,这才有了来东番的本钱!”周可成笑了笑,让许梓看了看自己食指上的戒指:“幸好后来挣了钱赎回来了,要不然还真没脸面见您!”
“这都是兄弟你的福分!”许梓笑道:“在我手上也是块好看点的石头,在你手上才是物尽其用,谢我作甚?”
两人穿过人群,登上通往圆堡的道路,很快河面就消失在他们的视野里,周可成笑着向对方介绍左右的一切:那是砖窑;那是用于烘干制造船只的木材的烘干炉;那边是炼铁炉,不过很快就要被一座更大、更高、效率也更好的高炉所替代;在更上游的地方将修建一座堤坝,不但可以排干沼泽成为肥沃的稻田,而且还可以把水流汇集起来,驱动高炉所需要的鼓风机、船厂的水力锯子、兵工厂的水力锻锤等等;在圆堡对面的河岸上,将会种满桑树,每年会产出大量的生丝,取代由于海禁而短缺的湖丝;为了确保交通方便,还打算修